(十一)五色韭栽培
五色韭是在露地利用麦糠覆盖(每667米2
需150~200千克麦糠,可使用2~3年),经特殊管理,使产品从基部到叶鞘依次呈现白、黄、绿、红、紫5种颜色,色泽鲜艳、味道浓郁、产值高。栽培要点如下。
1.植株准备
选用适于扣韭栽培的北京大白根品种,宽垄墩植,墩距20~24厘米,每墩40~50棵,按露地韭菜正常管理的2~3年生粗壮根株。
2.特殊管理
在韭菜休眠后,覆盖3~4厘米厚园土或细沙土,使叶梢形成白色称“闷白”。而后,盖糠30~40厘米厚,经20天左右,选晴天上午10时把糠全部翻在邻近畦上晾晒,下午1时再将晾晒的糠覆回原畦。第二天依同样方法翻晒麦糠,吸热保温,促进韭菜生长。到2月中旬,晒糠时间为9~15时。如有韭蛆可灌90%晶体*1000倍液杀灭。
韭菜长到7~9厘米时,开始“晾色”,头茬韭菜从上午10时晾到下午2时,韭菜经低温显现紫色称“冻紫”,接着再在邻近各畦交替进行晾色。而后,在畦内留3~4厘米厚的糠不晒,韭菜下部不见阳光,形成黄色称“晒黄”。韭菜靠近麦糠的表层受着麦糠的影响,温度也较高,又得到阳光的照射,形成绿色称“出绿”。同时,随着韭菜长高,和不晒糠厚度的增加,绿色和红色部分上移称“赶红”。经上述反复晾糠,韭菜依次形成了“白、黄、绿、红、紫”5种颜色。为赶早上市,头刀经4次晾晒,4次赶色,就能收割。头茬韭菜每667米2
收600千克左右。然后经过重复上述生产过程,45~50天收第二茬,每667米2
可产800千克左右。以后收回麦糠,撤掉风障,按青韭方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