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浴血远征军(二) - 威震山南 - 山顶洞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威震山南 >

第四十五章浴血远征军(二)

杜聿明走到望远公司的铺面里对掌柜的说道:我是远征军35军军长杜聿明,有事找你们老板。

掌柜的笑道:老总,我们的老板是南洋的陈嘉庚,这是分号,只有管事负责日常事务,请问老总有啥吩咐?

啊!这是陈老先生的分号?找你们管事谈谈行吗?杜聿明微微吃了一惊,他久闻陈嘉庚大名。

行!杜军长请跟我来。

掌柜当先领着杜聿明朝后院走去。走到上房门前,掌拒轻轻咳嗽了一声道:管事,35军杜军长来访。

哦?快请!

掌柜推开房门,杜聿明见屋里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放下书,站起来迎接自已,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好。

青年抱拳道:是杜军长么?望远公司管事周强见过杜将军。

杜聿明看着比自己的身材还高的青年笑道:突然冒昧相访,恐怕打扰了。

掌柜,让人上茶。杜将军请坐。

两人坐下后周强笑道:将军军务繁忙,有事请明说,只要我们公司能够办到得,必尽力相助。

杜聿明道:陈嘉庚先生古道热肠,对我国抗日帮助极多。今日见管事年轻而热情,杜某先谢过。今天我找到贵公司是希望打听一个人。

呵呵,请教杜将军打听谁呀?

杜聿明郑重地说:山南抗日联防军军长周镇山。

哦,周军长啊!我们董事长与此人交厚,但不知道杜将军找他有啥事?

杜聿明这时候己经估摸到望远公司和联防军的关系了,说道:今天蒋委员长转来周军长的情报,并有对我军的建议,我认为情报可靠,建议可行。可上峰无视敌情变化,一意孤行,虽然我立争而无效。想到周军长有远见而中肯建议,实想替我军在此特殊情况下出一良策。

周强正色地问道:杜将军对战事如此悲观么?

杜聿明望着远处的群山道:上年我在昆仑关以六倍兵力伏击日军,然付出两倍伤亡将敌歼灭。现在日军两倍与我,又有空军助战,恐怕我军失败已成定局。

周强忽然讥笑道:是杜将军惧怕日军强悍兵力不敢力战吧?

杜聿明乎的从椅子上站起来,意正词严地道: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此次无论胜败必须面见委员长,胜不缴功,败请处分。

然后指着远处的群山叹了口气道:密支那往北乃是山高林密的胡康谷地和野人山,近千里缈无人踪迹。如果远征军不敌日军,最后只能退进野人山,试想枪无弹、兵无粮的数万远征军战士该怎么走出去?生还者能有几人?

说着凄然泪下。而我有何颜面见家乡父老?

周强忙站起来道歉道:对不起将军,小子不懂军事,不了解将军苦心,刚才言语冒犯了。现在确实为将军仁心感动。月前董事长曾交待我们商号撤离密支那。交给我一个与联防军联系用的电码本,嘱咐若有紧急情况可与周军长联系。我们商号近日就将辙走,这个电码本已无用处,现在转送给将军吧。希望将军在紧急时刻与周军长联系。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交给杜聿明。

杜聿明十分清楚这是专门为他预备的电码本,只是借用陈嘉庚的口气而己。

接过电码本真诚地说:替我远征军数万将士谢谢陈先生,谢谢周军长。

好!我一定转达。

周小哥,前方军务繁多,告辞了。

我送杜将军。

周强送杜聿明出门。

心有底气的杜聿明又恢复了坚强自信严峻的神情。

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村田口廉大将召集手下的四个师团长开会,分配作战任务。

他威严地说:英缅联军毫无战斗力,入缅的远征军虽然能战而实力太差,我命令:18师团、55师团担任中线主攻,尽快突破斯瓦河,进攻平满那。33师团西线攻击仁安羌,占领仁安羌油田,进攻八莫。56师团穿插西线,将远征军压缩至密特拉西部或伊瓦洛底江预以歼灭。如远征军收缩过快,达不到战略目标,56师团一部应分兵一部在空军配合下,突袭腊戍封锁远征军退路。

是!

四人回答。

缅甸战争空前激烈起来。自远征军进入缅甸戴安澜的2oo师就是尖兵部队,丢下行进缓慢的炮兵营、高射机枪连,只带着三个步兵团于二月二十六日赶到同古一线。

没想到三个步兵团的敌人竟是33师团二万七千日军。双方战至三十日2oo师伤亡三千了多人。2oo师的战士顶着一个炮兵联队近百门火炮,五十架飞机血战了整整五天,大部分伤亡的战士还没看见进攻的敌人就被炸死在战壕里,看到死伤的战士戴师长心痛的直跳,咬着牙严令战士们坚守在战壕里。

直到三十日晚七点钟,罗卓英才命令2oo师撤出同古。

战士们望着被战友们的鲜血染红的战场,挂在树技上的肠子和碎肉忍不住失声痛哭。这一战有两个团长受伤,两个副团长牺牲,营级军官有四个营长牺牲,五个营长受伤,连级军官没受伤的只有五个。

598团团长怒骂道:这他娘的打的啥子仗,坚守同古为的啥子,就是让我们跑到这鬼地方送死吗?

戴安澜喝道:闭嘴!让战士听见是啥影响。

师长,战士们心里都有数,我不说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是啊,大家都心中有数。

戴安澜和22师师长廖耀湘接通了电话,两人决定不在执行这种愚蠢的命令,而是采取弹性防守,与日军进行了小部队防守反击互有攻守的战术。

战至四月十四日,西线英军一师配属一个坦克营七千多人在执行亚历山大司令官命令炸毁仁安羌油田、炼油厂时,因贪图运输物资后撤迟缓被日军一个大队约一千五百人包围在仁安羌附近的—个土山上,英军坦克大炮打了一天乃不能突围,急得英军参谋长史利姆找到杜聿明请求援助。

杜聿明讥笑道:只听说多数包围少数,没见过七千遭一千五包围的。这样,你严令他们必须坚守二十四个小时,不准投降。你给我准备一百五十辆汽车,准备好了,我就去救人。

行!行!

我还要向委员长汇报,请求批准。

得到批准的38师孙立人师长派出刘团长一团车运五个小时赶到仁安羌附近,命令战士们掩秘休息后,刘团长带着侦察员站在高地上用望远镜看见英军在阵地上用坦克和火炮向日军阵地猛轰,却不见一个人冲击日军。日军也不向英军进攻。

身边的侦察员道:团长听说英军的军饷很高呀,三个月赶上工人干一年,咋这样子呢?看来英军炮弹打完了就要投降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