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浴血远征军(一)
日本从侵略中国大陆开始,就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统帅部大本营制订的以战养战政策在全中国人民的抗击下遭到了破产。
战至四一年,峡小的日本岛国的物资资源,人口资源都不足以支撑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在与苏联远东军军事冲突试探的两次战争中,被苏联的重炮、坦克打的落花流水,彻底打消了北上与德军夹击苏联的念头。
为了称霸亚洲,同时为了掠夺战略资源,继续支撑战争消耗,日本转向进攻英、美、法在南洋的殖民地。
目空一切的日本海军在四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重创美国第六舰队,促使美国对日本宣战,至此敲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丧钟。
正如早在四一年五月份,周镇山向钱德贵分析的那样:日本军国主义必然会扩大南洋战略,一是它在遭到国共两军和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抵抗下,根本无法完成战略构想。二是由于日本欺软怕硬的民族性格决定了它在受到苏军严利打击下,必不敢北上进攻军事实力强大的苏联,只能转向去进攻实力受到严重削弱的南洋英法殖民地,同时会与美国海军直接冲突。
周镇山当然知道战争进程和结果。他说:假如日本有战略眼光的话,必然能看的出苏联两线作战的利害关系,尽全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就算德国战败,苏联也会原气大伤,一个强大的红色苏联却不是西方国家愿意看到的,日本很有可能不会战败,与西方国家停战。分割苏联远东和中国东北。二次世界大战在美、英帝国和日本会得到最大利益。也有可能维持一种三角平衡。但这是一种假设,因为日本没有这样出色的战略家。日本人骄横自大的民族性格决定了它必然要进行南洋战略,这也是我们布局缅北的原因。
与历史的规迹一样,日军于四—年夏季开始进攻越南,它以强悍的战力只用一个月占领越南,二个月占领泰国、老挝、柬浦寨、只用—个联队横扫新、马群岛。而后在印度洋击溃英国海军,一个旅团就占领了英军重兵驻守的缅甸港口仰光。
对日军强悍战斗力心有余忌的英国政府和首相丘吉尔深怕缅甸失守连带印度遭到日军攻击,十月份派官员与重庆政府协商,请求中国军队入缅作战。
被日军压缩到大西南的重庆政府此时与外国的援助通道只有滇缅公路连通的缅甸,为保住这维一的外援通道和广西、云南后方不受日军攻击,四一年底两国政府达成了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协议。
美国支援重庆政府,装备二十万部队与英军共同协防缅甸,并成立了远征军司令部。蒋总统任总司令、前线总指挥罗卓英、副总指挥杜聿明、参谋长是美军将领史迪威、参联团长林蔚、先期入缅十万人,六个师:20o师师长戴安澜、38师师长孙立人、22师师长廖耀湘、96师师长余韶、28师长刘伯龙、29师师长马维骥。六个师十万人分批经云南沿滇缅公路进入缅甸。
就在联防军布局藏南时,远征军先头部队200师在师长戴安澜的率领下,于二月中旬赶到同古地区,与后期赶到的38师、22师在禅邦高原与日军展开血战。而28师、96师是新组建的部队都是新编部队,多靠抓丁抵数,战斗力极低,只能驻守二线,特别是同古战事紧张时29师大半部队还在滇缅公路的半路上。
日军通过一段时间调动,入侵缅甸的兵力达到了四个步兵师团、一个飞行师团共近二十万人,强悍的陆空战斗力己经优于远征军。虽然先期远征军取得了几次战斗上的胜利,可是当日军兵力全部展开,英国空军在曼德勒机场全军覆没以后,远征军的战场态势变的空前严峻。
失去了制空权,兵力少于敌人,指挥系统混乱,战士训练差的远征军高级指挥官,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作出了与敌决战曼德勒的错误方针。
三月三日晚,刚刚开完山南军政会议。周镇山回到办公室,快速看完参谋处整理的敌情通报。点上一支烟狠狠的抽了一口,走到地图前看了起来。
战争的进程和前世一样,国军将领还是在犯同样的战略错误,英军也在自私地后撤,面对远征军既将发生的溃败,怎么办?
思虑半晌,对隔壁叫道:周雪莲过来—下。
雪莲从机要室过来问道:军长,有什么指示?
周镇山面色阴沉地道:你来记录一下电文。八路军总部,毛主席:向您通报缅甸战况。日军第十五军共计二十万人入缅,配属第五飞行师团400余架战机。一、18师团、55师团担任中路进攻多破斯瓦河至平满那一线。33师团向西进攻击仁安羌、八‘莫。56师团机动于西线压缩远征军至曼德勤或西部的伊瓦洛底河一带,企图聚歼远征军。二、英军战力极低,企图利用远征军掩护撤回印度,此举势必影响远征军机动作战。三、英国驻缅空军现己覆没,未向远征军通报,况且英军情报系统至今未发现日军己经在缅甸地区集中投入了二十万部队。四、腊戌乃远征军之关键退路,日军必会派奇兵远程偷袭。应安排强有力部队防守,确保远征军安全。综上建议:远征军在敌情不明,实力不足,英军自私自保,指挥不畅的情况下,应果断后撤回国,在怒江建立坚固防线,实为华夏之大幸也。如何与重庆通报请斟酌。顺祝安康。山南抗日联防军长、周镇山。三月三日二十时。
周镇山说完问道:记完了吗?
嗯!记完了。
马上发出去吧。明天回张家寨,你准备一下。
是!周雪莲回到机要室发电报去了。
望着阴沉沉的夜空,周镇山的心情与夜空一般阴沉,喃喃地低语道:就看天意造化了。
周镇山的电报被快速送到主席的手里。
主席看完电报,又仔细的看着缅甸的地图,心里默默地推演着前线的战况。然后在地图上拍了一下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道:既使重庆得到情报,他们也不会快速撒军的,远征军十万将士的处境堪忧啊!
主席吩咐道:机要员,你马上把电报全文发给重庆的周副主席,请他明天把电报交给远征军总司令部。
是!主席。
三月四日,周副主席亲自把主席转来的电报交给了蒋委员长。
看完电报后,蒋委员长抬头问道:这是真的吗?情报准确吗?
周副主席认真地说:情报绝对准确。
哦,我代十万远征军将士们谢谢你了。我马上和司令部研究一下该怎样应对这个情况。你先回去吧,今后有事再请你。世和替我送送恩来。
委员长,告辞!
待周副主席走后,蒋总统狠狠的把电报拍在桌子上,大声骂道:娘希匹,英国佬欺人太甚。敌情不明打败仗逃跑也罢了,空军打没了竟不通报,分明让我们给他跑路当保镖。
何应钦问道:委员长,是否让远征军快速撤退?
嗯,撤退?如果刚刚打了胜仗就撤退,盟军那怎么交待。让美国人怎么看我们?
委员长的意思呢?
只要我军守住腊戍,缅北的局面还能支撑,你马上命令29师快速增援腊戍,确保远征军后路。向远征军参联处通报敌情。
委员长,29师还在昆明附近,近千公里路程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蒋委员长坚决地说:命令远征军逐步后撤,在曼德勒一带组织新防线,29师加快速度增援腊戍。把这份电报转发远征军前线指挥部。
是!何应钦快步走出总统办公室。
密支那远征军指挥部正在开会,参加会议的有;英印驻缅司令官亚历山大、远征军参谋总长史迪威、参联团长林蔚、总指挥罗卓英、副总指挥杜聿明。
亚历山大兴高采烈地讲:印缅军和远征军联合作战,取得了伟大战绩。胜利的消息传到英国后,女王陛下十分高兴,己经下令给有功将士颁发勋章,希望我们再接再力,彻底击退日军。我提议;远征军各部应快速在禅邦地区修筑防线,阻止日军北进。
史迪威道:我同意亚历山大将军的意见。
杜聿明生气地说:根椐前线报告,日军近来攻势猛烈,重炮、飞机轮番轰炸,给我军造成重大伤亡。戴安澜的200师伤亡三千余人、38、22师伤亡各在一千五百余人。再这样打上去,远征军该死光了。所以我们不能这样死守下去,应该预设战场,主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罗卓英正想说话,看见副官手里拿着电报站在一边不悦地说:谁的电报?念!
副官道:委员长电报。
念!
副官念完两封电报,震惊、不安、尴尬迷漫着整个会场。
杜聿明问道:谁知道周镇山是谁?
亚历山大气急败坏地说:这是个无赖,他怎么发这样的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