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君臣密谈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森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10章 君臣密谈

杭州皇城垂拱殿,这是平日里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鉴于宋朝士大夫的厉害,所以这里经常争吵不休,唾沫乱飞。而皇帝则是坐在龙椅上,眯着眼睛看着下面大臣们在那里折腾。

但是今天的垂拱殿却很是安静,大殿里只有两个人,大宋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赵构的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正是关于这次金国使臣被刺杀案,看着看着赵构的眉头皱了起来,对着秦桧说道:“秦爱卿,你这份奏折怎么都是大概、有可能、甚至莫须有,此事到底结论如何,能否给个明确的答案?“

秦桧脸色有点尴尬,不过这种神色一闪而过,对赵构说道:“官家,经过大理寺和杭州府衙共同勘查,无奈那些歹徒没有留下活口,线索也全无,故无法找到确切证据,但是我们经过推断,也获得了一些结果。”

“就是这些所谓的大概?有可能?”赵构冷笑道。

秦桧似乎没有听出赵构话语里的不耐,依旧不急不慌的说道“根据那帮歹徒所用炸药,可以推断出为我大宋军人所为,既有可能就是赵君的扬州军!”

“炸药此物现在大宋几支屯田大军都在使用,你为何偏偏指扬州军?何况听枢密院说也有部分手雷已经流落到民间,此事不一定是军队所为。”

“官家考虑周祥。”秦桧赶紧说道:“但是此次事件中,经过兵器监检验,其炸开都亭驿中院大门炸药并非几支大军所用手雷那种炸药,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炸药,且威力比原来的大,现在只有扬州军的火器监生产炸药,故老臣推测这是扬州军生产的一种还没有公开的新型炸药!”

听了秦桧的话,赵君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沉吟了一下问道:“扬州的杨亦有没有关于炸药生产的奏折,还有皇城司那边可曾有这个方面的消息?”

“杨大人那里每月上报的奏折并无新意,而皇城司在扬州的细作也没有发现火器监的异常。”秦桧知道据实回答,没办法,实在没找到最关键的证据。

还没等赵构再次开口,秦桧又赶忙说道:“还有一事也增加了臣对驸马的猜疑,就是那些黑衣人所用的箭矢,和普通箭矢不太一样,比较短而粗,这种箭矢虽然射程较近,但是力道却很大,很适合近战,此箭矢非大宋军队所用制式,也不常见,但是根据大理寺的记载,在靖康元年发生在应天府原汪伯言汪大人的孙子被杀一案,现场也出现了这种箭矢,虽然此时依旧是个悬案,但是有人说与当时身为天子第一营的赵君有关。”

听了秦桧的话,赵构也想起了这件事,“那按照爱卿的意思是?”

“通过这各个迹象表明,金国使者被杀案,极有可能就是扬州军所为,即便不是也和扬州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秦桧说出自己最后结论。

“可惜这只是你的推断,没有确凿证据。”赵构回答。

“官家英明。”秦桧赶紧说:“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但是就凭这些也足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赵君拿下!这样就可以给金人一个交代,重启和谈!”

“重启和谈?”赵构突然冷哼了一声:“完全答应金人重启和谈的条件?朕还没有昏庸到如此地步!死了几个使臣就提这么苛刻的条件,那么一旦答应他们,正式开始和谈时候,金人又会提出什么样的无理要求?前些日子曾经在那个什么杭州周刊上登载了金人的和谈内容,现在还要让朕向金国皇帝俯首称臣!现在已经不是建炎三年之时,好歹赵君在黄天荡灭了他们五万精兵,岳飞和赵君又收复了北方几个州郡,我们在军事上现在处于优势,金人还这么猖狂!如果像靖康元年在东京发生之事,那不是也要把朕虏回上京吗?金人是在欺人太甚!”

秦桧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年轻皇帝突然发起怒来,吓得赶紧低下头不敢再说什么。

赵构发泄了一会,感觉心里舒服了些,长长叹了一口气,看到秦桧小心翼翼的模样又说道:“爱卿对朕的忠诚,朕自然明白,和谈嘛,自然是要谈的,只是对于此事,爱卿有点操之过急啊。”

“老臣愚钝,请官家明示。”秦桧赶紧表了姿态。

“和谈也要有和谈的资本,既然金人如此刁蛮,那么不妨再让他们吃点苦头,不是嚷着要让朕再一次入海躲险吗,我们现在有赵君、岳飞、吴阶几员大将镇守边界,我看看他们还有没有这个能耐!到时候再和谈的时候看他们还嚣张与否!”赵构冷笑了一下,说道。

秦桧自然明白赵构的意思,迟疑了一下说道:“这样固然可以打击一下金人的嚣张气焰,但是如此以来更加大了赵君等武将的实力,现在他们已经联合一起发声了。”

“所以我们最后要和谈嘛。”赵构笑着说:“等和金国签订了合约,两国交好,边界自然平安无事,对于这帮悍将,当年太祖是怎么做的?”

“杯酒释兵权。”秦桧赶紧回答道。

“朕再做一次太祖所做之事又有何妨?”赵构笑着回答。

“官家高明。”秦桧马上拍了个马屁。

君臣商谈完毕,秦桧出了皇宫,坐在马车车厢里,脸色阴沉。他看出了皇上的矛盾心里:一方面想利用赵君等武将在战场上的战绩使在和金人的谈判中减少一些让步。另一方面又想利用和谈签订协议来削弱赵君等武将的实力。

杯酒释兵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他赵构能和太祖赵匡胤比吗?

而赵君、岳飞等又岂是石守信、高怀德之辈?

难啊........秦桧叹了一口气。

绍兴二年十一月初,大宋朝廷终于对发生在杭州都亭驿金国使者被刺案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照会金国:

一.对于金国使者被刺之事,大宋向金国公开道歉,并承诺以后绝对不能发生类似的事情。

二.对受害者家属表示慰问,并愿意赔偿三万两白银作为补偿。

三.愿意就两国和谈进行进一步磋商。

四.拒绝其他无理要求。

这个消息传出后,大宋上下无不叫好,但是金国朝廷却勃然大怒,扬言要报复大宋。

战争的乌云再一次出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