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杨宏劝战,备战寿春 - 三国:想当谋臣,大哥却让我称帝 - 原来是个石猴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6章杨宏劝战,备战寿春

寿春城内,袁术高坐于殿堂之上,他的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堂下众人皆垂首而立,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诸君,如今敌军来犯,如之奈何?”

袁术强作镇定,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但那微微颤抖的手指却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杨宏率先出列,他身着华丽的服饰,昂首挺胸,双手抱拳,朗声道:

“主公,莫要惊慌。我军实力强大,何惧来敌?想那敌军虽人数众多,但长途跋涉,已是疲惫之师。我军以逸待劳,正可正面迎敌,将其一举击溃。”

袁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看向杨宏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他的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仿佛杨宏的话给了他一些勇气。

此时,阎象却重重地哼了一声,他迈着大步走到堂中,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决心。他对着袁术深深一揖,眼神中满是忧虑。

“主公,不可轻敌。汝南、江夏之败,犹如昨日之痛,不可不察。”

阎象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般,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他直视着袁术,希望自己的主公能够清醒过来。

袁术的脸色瞬间变得不悦,他将手中的玉如意重重地拍在案几上,

“阎象,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的声音中带着愤怒,眼神中透露出对阎象的不满。他站起身来,在殿堂上来回踱步,脚步显得有些急躁。

杨宏见状,赶忙又道:

“主公,阎象所言差矣。朝廷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难以运达,我等又可据城而守,何以忧之?恐是阎大人怕了吧……”

阎象心中焦急万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袁术走向败亡。他再次抱拳,声音提高了几分:

“主公,非是臣胆怯。如今局势,敌军来势汹汹,且兵多将广。我军虽有兵力,然士气不振。若强行正面迎敌,恐重蹈汝南、江夏之覆辙。臣提议,我军应边收边退,保存实力。主公可提前迁至吴郡建业,那里有长江天险,又可远离敌军锋芒,以防三路合围。”

阎象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哀求。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心中既为袁术的固执而无奈,又为淮南的未来而担忧。

袁术瞪大了眼睛,怒视着阎象:

“你这是要让本公做逃兵吗?本公坐拥淮南之地,兵精粮足,岂会怕了那些鼠辈?”

袁术气得浑身发抖,他的手指着阎象,眼神中仿佛要喷出火来。

阎象心中一阵绝望,但他仍不愿放弃。沉思片刻后,他再次说道:

“主公,若您执意不肯退至建业,那请主公退守合肥。合肥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凭借合肥城之险,抵挡大军以待袁绍、曹操救援。”

阎象说完,长舒了一口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他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袁术还是不听,那淮南军恐怕真的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袁术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杨宏却在而冷笑一声:

“阎象,你这是何意?难道我淮南军要依靠他人救援吗?我军将士皆可拼死一战,何需等待援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看着阎象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胆小鬼。

阎象转头看向杨宏,眼中带着怒火:

“杨宏,你这是罔顾事实。如今局势危急,保存实力才是上策。若一味逞强,只会让我军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阎象的声音中带着愤怒,身体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袁术挥了挥手,打断了两人的争吵。

“杨宏,你所言有理。本公就依你之言,整军备战,与敌军一决高下。”

阎象回到家中,坐立不安。他在房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劝说袁术的办法。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焦虑,不时地搓着手,心中充满了无奈。

“大人,您莫要太过焦急。主公或许会改变主意的。”

阎象的亲信在一旁劝慰道。

阎象摇了摇头:

“主公性格自负,一旦决定,很难更改。此次敌军来犯,若是处理不当,我淮南之地恐将不保。”

阎象长叹一声,眼神中满是忧虑。

在袁术的军营中,士兵们听闻即将有大战来临,也都人心惶惶。一些老兵深知战争的残酷,他们私下里议论纷纷。

“此次敌军来势汹汹,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抵挡得住。”

一名老兵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听说主公想要正面迎敌,这可如何是好?”

几名士兵附和道。

在杨宏的建议下,袁术亲自坐镇前线,以纪灵和桥蕤为大将,自己作军师,于寿春外迎战来敌。

寿春城外,战云密布。袁术身披华丽战甲,端坐在中军大帐,面色凝重。纪灵和桥蕤两位大将分立两侧,神情肃穆。士兵们紧张地忙碌着,布置防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阎象在家中坐立难安,他深知袁术此举的凶险,但又无力改变主公的决定。他不断地在房中踱步,心中思索着是否还有其他办法能够挽救淮南之地。

亲信提议道。:

“大人,要不我们再去劝谏主公?”

阎象摇了摇头:

“主公心意已决,此时再去劝谏,只会惹恼他。我们只能另想他法。”

阎象决定前往军营,看看是否能在战争中找到机会影响袁术的决策。他换上便装,悄悄来到军营附近。此时,军营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士兵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