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出兵伐袁
几月后,刘协在洛阳得知袁术称帝的消息后,大怒不已。他拍案而起,骂道:
“袁术这逆贼,竟敢称帝!朕必当亲率大军,讨伐此贼!”
刘协深知袁术称帝的危害,如果不加以制止,其他诸侯也可能会效仿袁术,天下将会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
于是,刘协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宫殿之中,气氛凝重,大臣们低垂着头,心中充满了忧虑。
司马懿站了出来,步伐稳健,眼神坚定,神态从容地说道:
“陛下,袁术称帝,乃是逆天而行。我们应该立即出兵讨伐,以正视听。臣愿为军师,为陛下出谋划策。”
刘协背过身去,拳头捏紧,叹道:
“谈何容易!今天下诸侯谁人兵力不胜于朕,就说这乱贼袁术,区区一州之地就拥兵十五万,贸然讨伐,恐白折大军!”
刘协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今的汉室,实力已经大不如前,面对强大的袁术,确实没有十足的把握。
司马懿微微抬头,建议道:
“陛下可找外援,如今豫州牧刘备实掌四州之地,可命其共讨乱贼。”
刘协皱了皱眉头,质问道:
“刘备自身难保,河北袁绍、曹操二人虎视眈眈,调兵南下,必失城池。其怎肯为此不利之事?”
“当今刘备自称皇室后裔,陛下何不证实其言?如此其同为汉室宗亲,又以仁义处世,陛下可命其一同发兵。”
刘协看着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
“司马爱卿,既如此,此事由你全权负责。朕任命你为军师,联系刘备,统领大军前去讨伐袁术。你可有对策?”
司马懿不慌不忙回答道:
“陛下,袁术虽然兵强马壮,但他的内部并不稳定。扬州之地或有内应,其次与刘备联合,多路大军压境,乱其军心或可不战而胜。”
刘协听了司马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又问道:
“那爱卿想派谁为大将随此次出征呢?”
司马懿想了想,说道:
“陛下,皇甫嵩和马腾将军乃是当世名将,他们武艺高强,经验丰富。陛下可以派他们为大将,统领大军前去讨伐袁术。”
刘协听了司马懿的建议,立即下令,任命皇甫嵩和马腾为大将,统领六万大军,前往扬州讨伐袁术。同时,他还任命司马懿为军师,随军出征,为大军出谋划策。
皇甫嵩和马腾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大军出发。他们日夜兼程,赶往扬州。一路上,大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
另一面,刘协发布皇榜口伐袁术,称刘备为皇叔,命其共诛反贼。
《讨袁术诏》
朕,大汉天子刘协,承天景命,君临天下。今有逆贼袁术,狼子野心,竟敢僭越称帝,悖逆人伦,实乃大逆不道之举。
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创我大汉四百年基业,社稷宗庙,受之于天。朕虽年少,然亦知守土有责,保我大汉江山之稳固。袁术本为臣下,却不思报效,妄自尊大,妄图篡夺神器,此等恶行,人神共愤。
朕闻古之圣王,伐无道,诛暴逆,以安天下。今袁术称帝,若不加以讨伐,必使四天下大乱,苍生涂炭。朕岂能坐视不管?故朕决意亲率大军,讨伐此贼,以正视听,彰显我大汉天威。
朕已任命皇甫嵩、马腾二位将军为大将,统领六万大军,又命司马懿为军师,随军出征,为大军出谋划策。
豫州牧刘备,朕之皇叔,素以仁义处世,深得民心。今逆贼袁术称帝,天下震动,朕望汝能以汉室宗亲之责,率麾下雄兵,与朕之大军共同讨伐此贼。汝当知,此乃大义之举,功在社稷,名垂青史。若能成功剿灭袁术,朕必重重赏赐,以彰汝之忠勇。
朕亦诏告天下诸侯,凡能与朕一同讨伐袁术者,皆为忠义之士。朕当论功行赏,不吝爵禄。若有观望不前者,朕必严惩不贷。
愿天佑我大汉,早日剿灭逆贼,保我江山永固,百姓安康。钦此!
……
看过皇榜之后,刘仁对刘协出兵之事并不惊讶,反而是看到司马懿作为军师之时,陷入了沉思。
“司马懿,这么快就出场了吗?刘协啊刘协,不知你能不能拿住他……”
随即下令召集各地众人返回豫州共商大事。颖川州府内,众人看着主位上的几人。
诸葛亮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果断,手摇羽扇,率先发言:
“主公,袁术称帝,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已失民心。其内部必然不稳,人心惶惶。如今陛下出兵讨伐,我们若能与陛下的大军合作,袁术必败无疑。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失。”
刘仁微微点头,目光扫视众人,问道:
“诸公以为如何?”
庞统站出来,拱手说道:
“孔明所言极是。我们应尽快调兵遣将,同时派细作潜入扬州,探听袁术的军情。
“蔡勇此人可安排其联系扬州内反袁之人作为内应,了解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将领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作战计划,关键时候也能作为尖刀直插袁术后门。”
徐庶也说道:
“扬州南边孙策等人也收到消息,正在观望,蠢蠢欲动,只要我们正面赢下,必会顺势进攻袁术后方。”
刘仁沉思片刻,说道:
“众将听令!”
“元直、文和你二人带汉升、仲康领六万人马坐守东郡、山阳,能守即守,不能守可退出兖州,来日再夺回来。”
(徐庶、贾诩、黄忠、许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