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徐州之乱 - 三国:想当谋臣,大哥却让我称帝 - 原来是个石猴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2章徐州之乱

曹操率领八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向徐州,其势汹汹,大有一举踏平徐州之势。徐州的天空仿佛被这股压抑的气氛所笼罩,阴云密布,预示着一场惨烈的战争即将爆发。

庞统率领一众将士镇守琅琊。琅琊城,成为了抵御曹操大军的第一道防线。庞统深知责任重大,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到琅琊便开始精心布置城防。

他首先视察了城墙的状况,发现城墙虽然高大厚实,但部分地段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一些裂缝和破损。

庞统立即下令召集城中的工匠和百姓,不分昼夜地对城墙进行修补。在他的指挥下,百姓们纷纷响应,搬来石块、泥土和木材,工匠们则熟练地运用工具,将城墙的破损处一一修复。同时,庞统还命人在城墙上设置了大量的滚木礌石,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城墙的防御,庞统也没有忽视城门的重要性。他亲自检查了城门的坚固程度,发现城门虽然厚重,但门轴处有些磨损,可能会影响城门的开合。

于是,庞统吩咐工匠们对门轴进行了加固和润滑,确保城门能够在关键时刻顺利关闭。此外,他还在城门内侧设置了多道障碍物,如巨大的木栅栏和装满沙土的袋子,以增加城门的防御能力。

在兵力部署方面,庞统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他将士兵分成若干小队,分别驻守在城墙的各个地段。

每个小队都有一名队长负责指挥,确保士兵们能够在战斗中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协作,在城中设置了预备队,由他亲自率领,随时准备支援城墙的各个方向。

为了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士气和技能,庞统还组织了一系列的训练活动。他亲自示范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教导士兵们如何在城墙上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他还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鼓励士兵们相互配合,共同作战。在他的激励下,士兵们的士气高涨,纷纷表示要与城池共存亡。

然而,曹操的大军也并非等闲之辈。

曹操的大军在城下扎营后,并没有立即发动进攻。夏侯惇等人先是对琅琊城进行了一番侦察,试图找出城防的破绽。

他们发现琅琊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城墙上的士兵防守严密,滚木礌石等防御器具准备充足,一时间也找不到攻城的良策。

经过一番商议,夏侯惇决定采用强攻的方法。他下令士兵们制作大量的云梯和攻城车,准备对琅琊城发动猛烈的进攻。在曹军的忙碌下,云梯和攻城车很快就制作完成。夏侯惇一声令下,曹军士兵们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如潮水般涌向琅琊城。

庞统在城楼上看到曹军的举动,立刻下令士兵们准备战斗。他亲自来到城墙上,指挥士兵们用弓箭射击城下的敌军。

一时间,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曹军,曹军士兵们纷纷中箭倒地。但曹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继续推着攻城车前进,一些士兵则扛着云梯,试图靠近城墙。

当曹军的攻城车和云梯靠近城墙时,庞统果断下令士兵们使用滚木礌石。巨大的滚木和礌石从城墙上滚落下来,砸向曹军的攻城车和士兵。攻城车被砸得粉碎,士兵们也被砸得死伤惨重。曹军的第一次攻城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夏侯惇见强攻不行,决定改变战术。他下令士兵们停止进攻,退回营地。在营地里,他与夏侯渊、曹仁等人商议后,决定采用围困的战术。

琅琊城虽然城防坚固,但城中的粮草和水源必然有限。只要围困一段时间,城中的守军必然会因为粮草和水源的短缺而陷入困境。

于是,曹军开始在琅琊城外挖掘壕沟,设置栅栏,将琅琊城团团围困起来。他们还派出小股部队,在琅琊城的周围巡逻,防止城中的守军突围。

庞统在城中得知曹军的举动后,心中十分忧虑。他知道,城中的粮草和水源虽然能够支撑一段时间,但如果长时间被围困,必然会出现短缺的情况。他立刻召集城中的官员和将领商议对策。

有人建议派兵突围,去寻找粮草和水源。但庞统认为,曹军的包围圈十分严密,突围的风险太大,很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士兵伤亡。而且,即使突围成功,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足够的粮草和水源。

经过一番思考,庞统决定采取节约粮草和水源的措施。他下令城中的百姓和士兵减少口粮,节约用水。同时,他还派人在城中寻找地下水,试图增加水源的供应。

然而,就在琅琊城的守军苦苦坚守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兖州失守了。兖州是徐州的重要屏障,兖州的失守意味着徐州的局势变得更加危急。

庞统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沉重。他知道,琅琊城已经无法继续坚守下去了,如果继续坚守,很可能会导致城中的士兵和百姓全部丧生。

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庞统决定放弃琅琊城,退守东海郡,可以牵制曹操的一部分兵力,为徐州的其他郡县争取时间。

庞统立刻召集城中的士兵和百姓,向他们说明了情况。他告诉大家,退守东海郡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存有生力量,继续与曹操的大军作战。士兵们和百姓们虽然心中不舍,但他们也知道庞统的决定是正确的。

在庞统的带领下,琅琊城的守军和百姓们开始有序地撤离。他们带着城中的粮草和物资,沿着通往东海郡的道路缓缓前行。曹军发现琅琊城的守军撤离后,立刻派出大军进行追击。庞统为了掩护百姓和士兵们的撤离,亲自率领一部分士兵断后。

在撤退的过程中,庞统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利用地形的优势,设置了多处埋伏,给曹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曹军在追击的过程中,不断地遭到庞统的伏击,前进的速度变得十分缓慢。

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庞统终于带领着士兵和百姓们来到了东海郡。东海郡的太守得知庞统的到来,立刻打开城门,迎接他们的到来。庞统进入东海郡后,立即开始重新布置城防。

他首先对东海郡的城墙进行了检查,发现东海郡的城墙虽然没有琅琊城那么高大坚固,但也足以抵御曹军的进攻。他吩咐士兵们对城墙进行加固,在城墙上设置了更多的防御器具。同时,他还对城门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城门的厚度和坚固程度。

在兵力部署方面,庞统也根据东海郡的地形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他将士兵分成几个部分,分别驻守在城墙的各个方向和城内的重要据点。他还在城中设置了预备队,由他亲自率领,随时准备支援各个方向。

为了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士气,庞统还对士兵们进行了动员。他告诉士兵们,虽然琅琊城失守了,但他们并没有失败。

只要坚守东海郡,就能够为徐州的其他郡县争取时间,就能够最终战胜曹操的大军。士兵们听了庞统的话,士气大振,纷纷表示要与东海郡共存亡。

曹操得知庞统退守东海郡后,并没有放弃对徐州的进攻。他率领大军来到东海郡城下,再次对东海郡发动了进攻。夏侯惇、夏侯渊等将领率领曹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东海郡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