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退守陈留
东郡,这片土地已然成为了战火纷飞的炼狱,硝烟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刺鼻的气味充斥着人们的鼻腔。
徐庶肩负使命,正率领着麾下的将士们在东郡顽强地抵御着来自冀州方向袁绍部队的猛烈进攻。
徐庶深知袁绍的实力雄厚,其兵强马壮,军备精良,麾下更是有颜良、文丑等猛将威震四方。他站在城楼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毅如炬,仔细地审视着城外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敌军。
袁绍的大军旌旗蔽日,遮天蔽日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东郡城淹没在这喧嚣之中。将士们士气高昂,个个都像是被激发了斗志的猛兽,迫不及待地想要冲破城池。
徐庶身边,黄忠、太史慈等将领也毫不畏惧,他们严阵以待,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心,随时准备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袁绍营帐中,沮授和田丰两位谋士正襟危坐,为这场战役绞尽脑汁地出谋划策。沮授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进言道:
“主公,徐庶此人智谋超群,非等闲之辈,东郡城防又坚固异常,若我们贸然强攻,恐怕会损失惨重。依我之见,宜采用围困之策,切断其粮草补给,待城内守军军心大乱,再行攻城,如此方可一举拿下东郡。”
田丰在一旁点头称是,他眼神深邃,缓缓说道:
“主公,沮授之言甚是。徐庶善于用兵,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切不可中了他的计谋。”
袁绍坐在主位上,手抚胡须,沉思片刻后,听从了二人的建议,下令大军在东郡城外扎营,对城池形成了严密的包围之势。
徐庶见袁绍采取围困之策,心中明白这是一场持久战的开端,而粮草无疑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他一方面下令严格控制城内粮草的使用,每一粒粮食都要精打细算,确保能够支撑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他安排士兵加强巡逻,增加巡逻的频次和范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敌军奸细混入的角落,以防敌军奸细破坏粮草。
然而,尽管徐庶做了诸多努力,城内的粮草储备仍在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少,而袁绍的围困却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仿佛一道铁箍,紧紧地勒住了东郡城。
就在徐庶全力应对袁绍正面进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了他的后方。袁谭的部队,如同鬼魅一般,趁着夜色的掩护,巧妙地绕过了徐庶的防线,如饿狼扑食般偷袭了他的后方营地。
这支敌军行动迅速而果断,他们毫不犹豫地烧毁了大量的粮草辎重,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营地,照亮了夜空。同时,他们还斩杀了许多毫无防备的士兵,惨叫声在夜空中回荡,令人毛骨悚然。
徐庶得知后方遭袭的消息后,心中大惊失色。他清楚地意识到,东郡的局势已经变得极为严峻,若继续坚守,恐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城池失守,全军覆没。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贾诩出现了。他就像一道曙光,给陷入绝境的徐庶带来了一丝希望。贾诩深知徐庶此时面临的困境,他目光深邃,冷静地分析着局势,然后建议全体撤退至陈留:
“徐将军,如今后方粮草被烧,我们已经陷入了绝境。继续坚守东郡,只会让将士们白白牺牲,这是毫无意义的。”
“陈留地势险要,城防坚固,且我们在那里还有一定的兵力和物资储备。撤退至陈留,我们可以重新整顿军队,再图反击,这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徐庶听了贾诩的建议,心中虽然有些不甘,毕竟东郡是他们坚守已久的阵地,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心有不舍。但是,他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能够保全将士们性命,为日后反击保留力量的选择。于是,他咬了咬牙,下令全军准备撤退。
然而,撤退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袁绍的大军在城外虎视眈眈,就像一群等待猎物露出破绽的猎人,一旦发现徐庶的军队撤退,必然会毫不犹豫地趁机追击。为了确保撤退的顺利进行,徐庶和贾诩开始精心策划一系列复杂而巧妙的计谋。
徐庶首先想到的是利用疑兵之计来迷惑袁绍。他深知袁绍此时虽然围困东郡,但也不敢轻易发动进攻,因为他对徐庶的智谋有所忌惮。
于是,徐庶命令士兵们在城楼上增加旗帜的数量,原本稀疏的旗帜瞬间变得林立起来,远远望去,仿佛城内有大量的守军。同时,他还安排士兵在夜晚轮流击鼓,咚咚的鼓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让袁绍误以为城内的守军正在积极备战,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计果然奏效,袁绍在城外听到鼓声,看到城楼上密密麻麻的旗帜,心中犹豫不定,不敢轻易发动进攻,只能继续在城外徘徊观望。
沮授察觉到徐庶可能会撤退的意图,他目光敏锐,向袁绍进言道:
“主公,徐庶的粮草已被烧毁,他必然会寻找退路。我们应当加强对东郡周边地区的巡逻,以防他趁机撤退。”
袁绍听了沮授的建议,觉得十分有道理,立刻下令派出一些骑兵在东郡周边进行巡逻。
贾诩得知袁绍派出骑兵巡逻的消息后,心生一计。他让徐庶挑选出一些精锐的士兵,这些士兵不仅要有出色的武艺,还要具备机智灵活的头脑。
贾诩对这些士兵进行了精心的伪装训练,让他们身着袁绍军的服饰,模仿袁绍军的口音和行为习惯,力求做到以假乱真。然后,他让这些伪装的士兵混入袁绍的巡逻队伍中。贾诩对这些士兵详细吩咐道:
“你们混入巡逻队后,要寻找机会制造混乱。可故意挑起一些小摩擦,比如争抢道路、争抢水源等,让袁绍的骑兵误以为是自己人发生了冲突。”
这些伪装的士兵按照贾诩的计划,成功混入了巡逻队伍。在巡逻过程中,他们巧妙地制造了一系列混乱。
在经过一处狭窄的道路时,一名伪装士兵故意策马加速,撞向前面的袁绍骑兵,引发了双方的争吵和推搡。另一名伪装士兵则在旁边煽风点火,使得争吵迅速升级,巡逻队伍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无法有效地执行巡逻任务。
贾诩还让徐庶安排一些士兵在东郡周边的一些关键地点,制造出一些假象来迷惑袁绍的巡逻队。
在一些山谷口,士兵们故意留下一些杂乱的马蹄印和行军痕迹,仿佛有大量军队刚刚经过这里,并且朝着不同的方向。
同时,在一些树林边,士兵们设置了一些简易的营地假象,用树枝和树叶搭建起类似帐篷的形状,还在周围留下了一些燃烧过的篝火痕迹和丢弃的食物残渣。
这些假象让袁绍的巡逻队误以为徐庶的军队正在分散行动,或者准备从多个方向突围,从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巡逻力量。
田丰为袁绍出谋划策,他思维缜密,认为徐庶撤退路线可能经过一些险要的地形,建议袁绍在这些地方设伏截击。袁绍听从了田丰的建议,派了一些将领带领士兵前往可能的撤退路线上设伏。
贾诩深知袁绍可能会在撤退路线上设伏,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东郡周边的地形。
他发现有一条小路虽然较为崎岖,但可以绕过袁绍设伏的主要区域,并且这条小路通往一个隐蔽的山谷,从山谷出来后可以直接通往陈留的一条捷径。
贾诩让徐庶改变撤退路线,沿着这条小路撤退。他对徐庶说:
“徐将军,我们避开袁绍设伏的地方,走这条小路。虽然路途艰难,但可以出其不意。而且,我们在这条路上可以利用地形设置一些简单的防御措施,以防万一被发现。”
同时,贾诩还安排一些士兵在原来的撤退路线上制造出一些假象,让袁绍误以为徐庶的军队仍然会按照原来的路线撤退。
这些假象包括留下一些行军的痕迹,以及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设置一些假的营地。士兵们用树枝和树叶在地上拖动,制造出类似大队人马走过的痕迹。
在一些适合扎营的地方,他们搭建起一些简陋的帐篷模型,里面放置一些石头和树枝,伪装成有人居住的样子。还在营地周围故意散落一些破旧的兵器和铠甲,营造出一种匆忙撤离的假象。
经过精心的准备,徐庶的军队终于开始了撤退。徐庶深知此次撤退的危险性,他亲自率领着一部分士兵在前面开路。他身先士卒,小心翼翼地探测着前方的路况,警惕着可能出现的敌军。
贾诩则在后面指挥着军队有序地撤退,他不断地发出指令,确保军队的行进速度和秩序。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袁绍的巡逻队伍和设伏地点,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袁绍在城外等了许久,始终没有发现徐庶的军队有撤退的迹象。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中了徐庶的疑兵之计,于是下令派出一些士兵前去试探。
当这些士兵靠近东郡城时,发现城楼上的旗帜仍然林立,鼓声依旧不断,他们以为城内的守军仍然在坚守,于是回去向袁绍报告。袁绍听了报告后,更加坚信徐庶不会轻易撤退,于是放松了对东郡周边地区的警惕。
就在袁绍放松警惕的时候,徐庶的军队已经悄悄地离开了东郡,向着陈留的方向撤退。他们一路上昼伏夜出,避开了袁绍的追击。当袁绍发现徐庶的军队已经撤退时,为时已晚,他只能望着徐庶远去的背影,懊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