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见草原 - 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 繁花一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3章见草原

褚时環宣读完“元王”册封的圣旨,那冰冷的封号和“漠北无际之地”的空洞许诺。

如同沉重的石块投入死寂的湖面,在十几万北族人心头激起无声的、复杂的涟漪。

质疑、不甘、屈辱,以及对末帝尸骨归乡的一些复杂慰藉,在人群中无声地翻涌——不过若要直接反抗,恐怕要付出惨烈代价!

这城内外可有四十多万大夏军驻扎!而北族人的单兵战力虽高,但现在的十几万人可不是一心的,一团散沙很难形成战团!

就在这压抑的寂静几乎要再次被窃窃私语打破时,褚时環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喜气”和“恩泽”,再次响彻全场:

“大夏皇帝陛下为固漠北安宁,永结大夏与元王之好,特旨!”他环视下方黑压压的人群,目光尤其在那些年轻力壮的北族贵族身上扫过,“择吉日于归元城,设擂招亲!陛下皇女二人——欣公主褚欣、柔公主褚柔,及威宇将军秦双宇之女——长宁郡主秦蓁!此三位金枝玉叶,将择草原英杰为婿!”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整个广场瞬间炸开了锅!一些的悲愤、疑虑被这突如其来的“喜事”冲击得七零八落…这背后蕴含的机遇必是巨大!

无数双眼睛亮了起来,尤其是各部族的年轻贵族和勇士们!大夏公主!还有那位在草原上威名远扬的战神——威宇将军秦双宇的女儿?长宁郡主!

“凡北族各部尊贵子弟,身具勇力、才德兼备者,皆可参与!”褚时環的声音压过喧嚣,“唯有一则:最终得胜者,需得公主、郡主之父兄认可,方算礼成!”

观礼台侧后方,被重重侍卫隔开的一片区域,正是几位即将“被招亲”的主角所在。

欣公主褚欣,年方十五,眉眼间带着一丝矜傲,她看着下方沸腾的人海,撇了撇嘴,对身旁的柔公主褚柔低声道:“皇姐,你看这一群蛮子……还好有三千随从跟着,不然恐怕是有得苦了。”

她口中的“三千随从”是包含了护卫、侍女、仆役等庞大队伍,也是她嫁来北地,身份和安全的保障。

柔公主褚柔,年十六,性情更显沉静谨慎些,闻言只是微微蹙眉,轻声道:“妹妹慎言,此乃国策。”

一旁的长宁郡主秦蓁,正与柳如思、以及现在“女扮男装”负责看守的方秋又成了三人组叽叽喳喳聊天。

“你真的要和亲?你才十四岁吧?”柳如思不禁怜惜,她知道在这旧时期女子嫁人得早,可这么小,就要背负和亲的重担,还是和民风豪放的北族人…

但长宁自己不这么认为,她反而兴致勃勃!眉飞色舞道:“再几个月就十五了!本来就该谈婚论嫁了,大夏国内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来这儿挑正好!还是要过我爹那关的比武招亲!那岂不是我想选谁都行?”

观礼台的前方,一闱之隔便是端王、康王等人的观礼位置,后方的声音也能听见。

此时康王褚时琨听见长宁那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轻佻”的话语,不由皱眉,他身体虚弱,声音不高,带着一丝忧虑对身旁的褚时钰道:“这和亲人选,应当是要能拥有一定号召力的北族贵族,如今瓦剌势微,鞑靼分裂……长宁这般儿戏,若真选了个不堪用的……”

褚时钰的目光依旧沉静地扫视着下方躁动的人群,闻言微微摇头,声音低沉而清晰:“皇兄多虑了,原本就势大之人恐怕难以掌控,易生异心。最好…”

“选的是有身份血统,但处于失势状态的人。原黄金家族的落寞分支,就是极好选择之一。借我大夏之势,助其崛起,方能为我所用,成为真正的‘元王’臂膀,而非掣肘。”他刻意强调了“元王”二字,点明了这过继与和亲背后的核心目的——扶植一个可控的代理人。

回到中央高台上。

褚时環看着台下因招亲消息而重新活跃、甚至开始互相打量较劲的北族青年们,心中稍定,知道这步棋是稳的了。

他趁热打铁,将目光转向王座上依旧沉浸弥天悲恸中、不为外界所动的瑟日古冷,用一种更加郑重、带着“体恤”的口吻宣布:

“元王殿下年高德劭,志存高远,然膝下犹虚,诚为憾事。为续之圣嗣,永镇北疆,陛下特恩准元王殿下!”

他特意加重了“恩准”二字,“于漠北诸部中,择品性端方、才具出众之俊彦,过继为子,承袭元王之位!此子,当为黄金家族血脉之延续,漠北草原未来之共主!”

“共主”二字如同惊雷,在刚刚因招亲而躁动的人群中再次投下重磅炸弹!这一次,连许多部族的首领和长老都瞪大了眼睛,呼吸变得粗重!

元王的继承人!漠北草原未来的共主!这个名号所蕴含的权力诱惑,远非娶一个公主或郡主可比!

无数道目光瞬间变得炽热而贪婪,开始在人群中搜寻可能的竞争者,也暗暗盘算起部族的实力和筹码。

接着,褚时環从身旁侍从捧着的锦盒中,郑重地取出一物。那是一方温润古朴的蟠龙钮羊脂白玉印玺,印钮雕琢精细,玉质在晨光下流转着内敛的光华。印绶是明黄色的,昭示着它曾经代表的无上权力。

“此乃前朝太子信玺!”褚时環高举玉印,声音洪亮,确保传遍全场,“现作为元王殿下身份之凭信!待择定元王嗣子,承袭王位之时,此印,连同元王之尊号,将一并传于新元王,以证其黄金家族之正统,承续漠北共主之天命!”

原本可能因为招亲而产生的合作念头,瞬间被更激烈的竞争意识取代。大夏皇帝这一手“过继”,成功地将一个巨大的、名为“正统继承人”的诱饵抛下,足以让整个漠北在未来陷入争夺继承权的漩涡!

高台上,瑟日古冷依旧流着泪,但已平静下来,只神情恍惚的看着棺椁,他仿佛听到了“过继”的宣告,又仿佛没有。他的世界,似乎只剩下这具覆盖着龙纹的棺椁,和那深埋心底半个多世纪的、对故土的思念。

褚时環完成了最重要的两项政治宣告,看着下方已然被“元王继承人”之位搅动得暗流汹涌的人群,知道火候已到。

比武招亲,和遴选元王继承人的流程,以及三日后开始的日期,都已经用大夏文字和蒙文,在城池四个门口张贴了公告…那么接下来是…

他后退一步,对一直紧张侍立在瑟日古冷座椅旁的朱恒真使了个眼色。

朱恒真会意,俯下身,凑近瑟日古冷的耳边,用极低、只有两人能勉强听清的声音,带着无比的恭敬问道:“殿下……陛下恩典,您……可还有什么心愿?”

瑟日古冷突兀透彻的双眼似乎在这短短时间里浑浊了许多,艰难地、极其缓慢地从父亲的棺椁上移开。他枯瘦的脖颈似乎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极其艰难地转向东方——那是最近的绿海所在。

他的嘴唇剧烈地颤抖着,翕动了许久,才从干涩的喉咙里挤出几个破碎、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音节:

“我想…去看一眼草原……”

朱恒真心中大恸,将末太子的遗愿转告给五皇子。

接着五皇子褚时環就面向下方十几万双注视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将这份卑微到尘埃里的临终心愿,清晰地、悲怆地宣告出来:

“元王殿下言:愿一观故土……面见草原——!”

声音在寂静的广场上传开,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刹那间,所有的喧嚣、算计、贪婪、愤怒,都在这份纯粹的、对故土的眷恋面前,化为一片沉寂的、带着浓浓悲悯的叹息。

“转!”负责王辇的军官立刻低声下令。

那两名魁伟士兵又小心翼翼地连同座椅将枯槁的老人端起,这次没有人呼喊怒骂,都屏息看着士兵将老人和椅子放进王撵,八名精壮士兵将王撵稳稳抬起,走下高台,向城东的通道走去…

塞音山大戈壁与草原交错,东边几里过去就有连绵草原。

抬着“元王”的王撵朝那片绿海走去,不同的人跟上了。以国别与心迹来分,队伍自然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北族人群中,早已心神俱震的“朝圣者”神情肃穆,步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祖先的土地上;有心继承圣太子光辉的年轻贵族们,目光灼灼,紧盯着那华服之下垂危的身影,盘算着自己的机会;当然,也少不了各怀鬼胎、冷眼旁观,甚至暗藏愤懑之人。他们的低语汇成一片压抑的嗡鸣,与草原的风声纠缠。

大夏这边则秩序井然。康王褚时琨重伤初愈,精力不济,与心思缜密的五皇子褚时環留在归元城内坐镇,处理仪式后续的暗流与记录在案的闹事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