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 琴玑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琴玑 >

第49章

“她真这样说?”

“是的,陛下。”

亨利八世背对着克伦威尔面向窗外,这有助于他掩饰神情。

人民心灵的寄托需要场所,所以需要教堂。

她的教堂,她说了算。

有意思。

亨利八世承认,这两句话说到他的内心深处去了。

他叫过侍从:“诺里斯,拿两本给王后,让王后按照这书上说的,好好修养,好生个健康的儿子。”

“是的,陛下。”

不得不说,托马斯·克伦威尔很会办事,虽然琴玑是送了他一套,但是他离开琴玑的小楼前,又自掏腰包跟琴玑的女官们买了两套,所以亨利八世能留下一套自己阅读之外,还能给王后安妮送去一套。

安妮·博林要疯!

她的这次流产不仅是对她的严重打击,对于博林家和诺福克一系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托马斯·博林和托马斯·霍华德原以为安妮生下公主后就是他们难以承受的低谷,现在他们才清楚地意识到,原来事情可以更糟!

就是再生一个小公主都不会这么糟。

“你做了什么没有?!”托马斯·博林如此问道。

安妮·博林摇了摇头,道:“我什么都没有做。不,我换了斯旺伯爵的衣裙。一定是这些裙子……”

就在这时,侍女来报:“陛下,国王的侍从亨利·诺里斯爵士带来了国王的礼物。”

围绕在安妮·博林的床边的诺福克公爵和博林们立刻调整自己的情绪。

就连安妮也带上了平静的面具,这才点头,示意侍女领诺里斯进来。

亨利·诺里斯将手里捧着的两册厚厚的书展示给安妮·博林看,他道:“王后陛下,这是来自圣人国的关于女性生育和生理健康的书。国王陛下希望您能仔细阅读这两册书,并且卧床修养两个月,以便调养好身体好生下健康的威尔士王子。”

安妮·博林刚要开口,她的父亲托马斯·博林就已经抢着道:“请转告国王陛下,我的妻子和女儿会监督王后,确保王后会调养好身体。”

亨利·诺里斯颔首,表示明白,然后很快就回去复命了。

他一走,安妮·博林就炸了:“什么圣人国的书!我不看!”

托马斯·博林道:“安妮!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调养好身体。这是来自圣人国的宝贵书籍,就连法兰西国王都求不到!”

安妮·博林道:“父亲,您以为我会相信吗?法兰西距离圣人国非常遥远,英格兰则更远!”

托马斯·博林沉声道:“斯旺伯爵就是圣人国的公主。”

“怎么可能!”

安妮·博林刚想反驳,可是抬头一看父亲和舅舅的神色,她被震住了。

托马斯·博林虽然很宠爱两个女儿,给了两个女儿相当好的教育,可是这都是有代价的。

他在博林家的权威,就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霍华德·博林都不敢违逆,哪怕她是一位真正的公爵小姐。

“我想办法抄录了几页《洗怨录》送去了法国,找到了在巴黎做生意的奥斯曼人。”

“天哪!爸爸!”

“听我说完,根据那几个奥斯曼商人所说,这种方块字的确是圣人国的文字。圣人国和它的藩属国都使用这种文字。而且斯旺伯爵和她的侍女们不但使用香料,她们还举行品香会。过于浓郁的香气会被嫌弃,香料的使用有着一整套的规则和审美。只有香料遍地、人人都会香料习以为常的地方,才会诞生这样的文化,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遍地黄金和香料的圣人国。”

这些都是托马斯·博林根据自己的外交官经验,总结出来的结论。

“我不知道你对这位公主殿下有多大的敌意,但是!斯旺伯爵就是圣人国的公主,就是圣座的女儿都不能跟她相比。因为圣座的女儿终究不过是私生女。而她,完全可以跟查理五世平起平坐。”

安妮·博林倒吸一口凉气。

父亲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无论她有多憎恨那个女人,无论那个女人跟她的丈夫有多少友谊,她都只能忍。当年凯瑟琳王后是如何忍耐自己的,她就要跟凯瑟琳一样忍耐。

“要比凯瑟琳更加忍耐。”

安妮·博林无意识地呢喃被托马斯·博林听得清清楚楚,他如此提点女儿。

乔治·博林到底有些不忍,他道:“父亲,我听说斯旺伯爵打算修建一座教堂。”

安妮·博林的脸上立刻迸发出希望的光彩。

“愚蠢!”托马斯·博林道,“你以为国王陛下不知道吗?你以为那位殿下不会向国王陛下报备吗?想想吧!她连给lady玛丽送礼物都要向国王报备!总之,除非国王陛下发作,否则,我们最好当做没看见!”

告诫过女儿之后,托马斯·博林就跟在诺福克公爵身后,带着儿女们退出了安妮·博林的房间。

安妮·博林说不出的委屈和愤怒,她恨恨地把两册书摔在地上,惹得她的侍女们不敢靠近,只敢在帐幔后面探头探脑。

国王默许、诺福克一系沉默,让新年舞会上琴玑的封爵仪式十分顺利,没有人反对。而且琴玑的圣人国公主的身份得到了普遍承认,无论是英格兰贵族还是各国使节,都称琴玑为殿下。

新年舞会之后,西伦敦工程迅速展开。

此时的伦敦大约有十二万市民,可乞讨者并不比市民少多少。

就跟托马斯·摩尔在他的著作乌托邦里写的那样,因为圈地运动,大量的农民失去生计沦为乞讨者,而乞讨者毫无疑问,通常会涌向大城市。这些乞讨者并不是因为懒惰而陷入贫穷,他们很愿意为了吃饱穿暖而干活,只要让他们吃饱穿暖、让他们头顶上有个遮挡,他们都会非常听话。

为了照顾这些乞讨者,一排排的竹棚是最先修建起来的,架高的竹棚有助于排水,保持室内干燥,竹棚里还有半高的间隔墙,把竹棚分成一个个六英尺宽的小间,正好可以容纳两个人居住。

这些竹棚也不是固定的,因为一处工程建造好之后,竹棚会拆掉,材料运到新的工地,用来修建新的竹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