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这辈子值了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220章:这辈子值了

唐正刚和周琴对刘明理家里来人还是很重视的,本来说好了要提前到酒店迎接的,但唐正刚的一位老同学带着全家人到永城游玩,下午到了的时候才给唐正刚打电话。

没办法,唐正刚跟周琴只能先去接待自己的老同学,不过唐正刚跟自己老同学也打了招呼,晚饭只能请周琴公司的一名经理陪同,他跟周琴得接待自己的亲家。

老同学对此也非常理解,人家亲家*上门,而且又大老远的过来,唐正刚夫妻俩不出面绝对是失礼的事情。

海天一色度假酒店不愧是五星级酒店,各项设施都很豪华,尤其是餐厅的豪华包厢,装修金碧辉煌,让人有一种身在宫殿的感觉。

老刘家一行人在唐静闻和刘明理的陪同下,一路上有的是东张西望、有的目不斜视,东张西望的就是刘明兰,小姑娘此时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稀奇。

目不斜视的就是刘景安和林梅,两人虽然也很好奇,但毕竟身份和年龄在这里,还是要矜持一点的

除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而且还占了大多数。刘明亮和刘招娣心理好奇的狠,但又怕别人说自己没见识,一路上也就躲躲闪闪地观察。而爷爷和奶奶因为年龄大了,但一切看的也就淡了,心态自然就比较平和了,想看就看看,也不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唐正刚和周琴在餐厅门口迎接了老刘家一行,落座后老刘家一行人都有些紧张,*在这么豪华的餐厅吃饭,这个有什么礼数也不知道,万一哪个地方没注意,得罪人都不知道,所以都小心翼翼的。

不过还好,唐正刚和周琴两人都是知书达理的人,特别是唐正刚小时候就在农村,再加上唐静闻在中间作为调和剂,一顿饭倒也吃得宾主皆欢。

席间刘景安作为一家之主,理所当然的代表老刘家向老唐家正式提出了结亲的请求,本来他心里还很忐忑的,因为往往这个时候,作为女方的家长肯定会提出一系列要求,既是事先说好了的,这个时候都会有新增加的要求。

让老刘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刘景安提出后,唐正刚和周琴立马表示了赞同,而且一点要求都没有提,连农村里最基本的什么三金、什么定礼一样都没有提,这让刘景安和林梅心中有点不踏实。

不提要求是不是没有结亲的打算啊?再一想小两个人的结婚证都领了,而且唐静闻都改口了,心里稍稍定了下来,说不定人家这里的风俗是不当面谈礼金呢?

饭后,林梅抽了一个空挡,私下里问刘明理老唐家对结婚有什么要求,能满足的要尽量满足。

对此刘明理笑着跟母亲解释,结婚的事情不需要她们操心,自己跟唐静闻会安排好的,倒是让父母多关心弟弟结婚的事情,农村里别人家有的东西,自家也要有,不能让刘招娣家感受到委屈。

至于钱那就不用担心了,刘明理还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自己能够将大把大把的钱用在贫困学生身上,用在素不相识的人身上,给自己家人花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林梅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在永城肯定混的不错,但她是在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现在的事业有多大,不但是林梅,整个老刘家的人都没有想到。

第二天,唐正钢和周琴又早早的到酒店陪着吃了早饭,他们今天都有事情,没有办法陪同,所以早上过来也算是打一个招呼。

老刘家一行人在永城整整玩了三天,刘明理请了一名专业导游,带着家人将永城的有名景点转了一个遍。不过刘明理也只有第一天陪着家人玩了一整天,后面几天他都没能够陪同,倒是唐静闻推掉了所有的邀约和工作,整个三天时间一直陪着,把一个小媳妇的角色扮演的淋漓至尽。

周老如约而来,前天经过刘明理的针灸治疗,又敷了刘明理专门配置的外用药膏,周老感觉好多了,夜里睡觉时的腿部刺痛难忍的感觉消失了。

“刘先生,真是感谢你呀,有多少日子没睡过好觉了,这两天晚上都是一夜到天亮,别提多舒泰了。”周老一见到刘明理就赶紧握住他的手说。

“这是做医生的职责。”刘明理谦虚了一句。

“刘医生,你说的你个固本培元酒这里有吗?”周老的女儿问道,她也是没办法,刘明理前天提到这个酒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当一回事,可是经过刘明理治疗后,周老病症就减轻了不少,以至于对刘明理的医嘱就有点奉为准则的意味了。

再加上昨天市委高管在看望周老的时候,周老无意中也提起了刘明理说的固本培元酒,这可是拍马屁的好机会,市委高管着实得把这个酒给夸赞了一番,他是服用过的,说的都是真是感受,确实很令人信服。

周老本来酒好酒,只不过最近几年医生和家人出于健康考虑不让他喝了,这下有了这么好的油头还得了,当即周老就要求服用这个“药”。周老可是善于打仗的,他故意将酒说成药,就是告诉其他人我不是要喝酒,而是为了治病,需要吃药。

有时候老人就像小孩一样,说要一件东西,不给就会跟你闹腾,小孩闹一闹,大人训两句,再哄一哄就过去了,可是对于周老这样的老(首)长来说,谁敢训他?他也不是那么好哄的人。

没办法,家人跟医生商量后只能同意了周老的要求。但这个要求以周老的身份是不好向刘明理提的,只能由他女儿来代劳了。

“这个酒是我们济民堂自己炮制的,先前也就泡了几十瓶,都已经分掉了。”刘明理实话实说,前天他手上还有几瓶,但已经被他送给了自己的爷爷和老丈人,现在他手中确实没有了。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能有?”周老的女儿有些不高兴,她还是*开口跟别人要东西,别人说没有的呢。

“我这边已经泡制了,估计在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使用了,到时候我给周老送两瓶过去。”刘明理不卑不亢地回答。

“那个小刘啊,能不能打个商量,帮我先匀一瓶?”周老也不称呼刘明理为刘先生了,在他老人家看来称呼刘先生是官方的,但称呼小刘却显得更亲近一些。

“这个,这样我跟我老丈人商量一下,昨天刚给了他一瓶,让他先贡献出来。”刘明理其实也耍了一个小滑头,其实他给了唐正钢两瓶。

“那就不好意思了。”周老确实是人老小孩的心态。

周老带着刘明理让人到自己老丈人家拿过来的一瓶固本培元酒后,心满意足的走了。刘明理没有想到自己这一次无心举动再一次意外地打响了固本培元酒的名声,这个名声不是民间的,而是来之官方高层的,以至于后来有关部门将该酒作为高级别的退休人员必备保健品,当然这是后话。

老刘家一行人每天的行程安排的都很满,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天请他们吃饭的人一个比一个令人惊讶,以至于刘老爷子在离开的时候,拉着刘明理的手发出了感叹,“大孙子,爷爷看到你这么有出息,这辈子值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