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我可以休息了”——1945年10月巴西政变
50.“我可以休息了”
——1945年10月巴西政变
1930年热图利奥·瓦加斯发动军事政变,并出任巴西总统,开始了其长达15年的统治。瓦加斯是一个对政权十分眷恋的人,1934年,他本应交出政权,但他成功地让国会正式选他为总统。1937年,他又通过自我政变,使总统的权力大大加强。二战期间,他借口巴西不存在民主大选的气候和条件,对总统选举一拖再拖。二战结束后,实行民主选举成为各界普遍呼声,但瓦加斯依然我行我素。不仅如此,1945年10月,瓦加斯还任命自己的弟弟为里约热内卢警察局长。这遭到国防部长戈埃斯等人的强烈反对。10月29日,军人政变正式开始:里约热内卢的海、陆、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派众多分队,占领了邮局、电报局等战略要点,并切断了总统府与外界的一切电讯联系。无奈之下,瓦加斯被迫辞职。政变后,他不得不这样说:“我可以休息了”。
权力的眷恋者
瓦加斯从1930年军事政变到1945年,他已连续执政达15年之久。1945年4月19日是瓦加斯62岁寿辰,他在自己的避暑别墅举行的寿宴上对在场的朋友们说:“你们知道,我是一个把义务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我认为,我应当在我的服务岗位上再忍受一些时间,以便等待大战结束,使我们的国家过上太平日子。到那时,我就把政府交给我的继承者,而且我要彻底脱离政治,这至多需要一年时间。”但事态的发展,出乎瓦加斯意料,各界对他长期的统治早已厌倦。
瓦加斯是个对政权情有独钟的人。他本应在1934年交出政权,但他成功地让国会正式选他为总统。接着,应当在1937年10月举行改选总统的大选,瓦加斯又借故推迟了选举,并且于11月10日发动了封闭议会、取消选举的政变,建立起了专制主义的“新国家”。之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的扩大,像欧、亚许多国家一样,巴西已不存在进行民主大选的气候和条件,于是大选一拖再拖。但是,随着德、意、日法西斯势力被消灭,结束专制统治,实行民主选举遂成为巴西各界的普遍呼声。
1945年5月28日,瓦加斯签署了一个法令,确定新的总统选举日期为当年的12月2日,并规定新的总统的任期为6年。瓦加斯的这个决定受到了政界不少人士的欢迎,但法令中规定各州长的选举日期应在1946年的5月,则受到各界的批评。因为各州长是瓦加斯任命的,瓦加斯的州长选举日期较晚,意味着瓦加斯本人虽不当总统了,但他在各州的影响却依然存在。
瓦加斯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希望瓦加斯及早下台的人在他周围并不算少。1945年2月22日,瓦加斯的朋友若泽·阿梅里科说,瓦加斯、阿尔曼多和他本人曾因参加过1937年竞选活动而不应再次参加竞选,暗示反对瓦加斯继续当总统。4月,刚刚出使乌拉圭后返回里约热内卢的国防部长戈埃斯·蒙特罗宣布:“我回来的任务是要结束‘新国家’的。”实际上是要结束瓦加斯时代。
7月1日,曾由瓦加斯亲手组建的社会民主党组织过一次群众集会,有19名发言者称颂总统候选人加斯帕尔·杜特拉,而使瓦加斯受到冷落。7月17日,社会民主党在里约热内卢市剧院召开代表大会,正式提名杜特拉为总统候选人。刚刚辞去国防部长职务的杜特拉则对军队进行了整顿,采取措施,以防止总统选举日期推迟。
瓦加斯为此很不甘心。他不再公开称颂杜特拉,甚至指责杜特拉“同政府的死敌有不可告人的默契,然而又不愿放弃这种阴谋”。瓦加斯曾向新国防部长戈埃斯·蒙特罗透露,他可能收回对杜特拉的支持。他先后提出让戈埃斯·蒙特罗、若昂·阿尔贝托、萨尔加多·菲略、贝内迪多·瓦拉达雷斯和科尔德罗·德·法里亚斯为总统候选人,这就鲜明地表达了他对杜特拉的反感,因为杜特拉无疑将成为他的替代者。然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杜特拉是坚信不移的。杜特拉对瓦加斯的言行并不介意,没有发表过触犯瓦加斯的任何言论。
瓦加斯认为,自己并没有失去民心,因为从各种迹象表明,不少平民百姓,因世界大战结束而政治影响大增的巴西共产党人和一部分军人都支持他继续执政。10月3日,即瓦加斯发动军事政变上台15周年之际,“我们要瓦加斯”的口号成为各地群众集会的压倒一切的口号。这一天,里约热内卢市有10万人游行,高呼着这个口号,从主要街道经过。瓦加斯对群众的口号一方面沾沾自喜,另一方面对群众要求由瓦加斯主持召开新的立宪大会的呼声表示赞同。
他说:“召开立宪大会是一种深刻的民主行为,人民有权提出这种要求。当人民的意志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导致混乱和不满情绪的爆发。我们需要在秩序和法律的范围内解决我们的政治问题。”他警告说,现在“有一个强大的、隐蔽的、顽固的反动势力反对召开立宪大会”。10月3日这一天,瓦加斯不顾军方的反对,决定任命自己的弟弟为里约热内卢市警察局长。
10月10日,为了显示总统仍然掌握着国家的权力,瓦加斯签署命令,决定12月2日,即与总统选举同一天改选各州州长。这突如其来的命令,使一些愿意竞选州长的政治家极为不满,他们向瓦加斯提出了强烈抗议。但这不仅无济于事,更促使瓦加斯加紧在要害部门和单位安插自己的亲信,他亲自任命恩里克·多德斯沃特为外交部长,任命里约热内卢原警察局长若昂·阿尔贝托为里约热内卢市长,让自己的弟弟边若明立即出任里约热内卢警察局长。
国防部发难
国防部领导人已没有耐心了。10月29日晨,里约热内卢市长若昂·阿尔贝托带着瓦加斯的指示前去国防部长戈埃斯·蒙特罗办公室,介绍总统新的人事安排。戈埃斯听后十分恼火,认为瓦加斯任命其弟边若明为首都的警察局长是取消以前诺言,意味着一次政变,其目的是继续保持总统权力。戈埃斯对阿尔贝托说:“瓦加斯如果继续呆在政府里,我已无法用超人的力量来承受了。”
29日上午,戈埃斯口授了一封干巴巴的辞职信给瓦加斯,同时对各军区司令发去指示,要他们开始执行预先准备好的应付紧急情况的计划。戈埃斯将军的各位军事助手一致要求戈埃斯当机立断,行使起三军最高指挥权。他们说,在总统已经失去权威的情况之下,国防部有责任站出来防止一场内战。戈埃斯接受了几位将军的要求,国防部便行使起倒阁的主导作用。
还是在29日上午,总统候选人杜特拉知道了司法部长阿加梅侬·马加良斯和里约热内卢市长若·阿尔贝托已去总统府,说服瓦加斯取消对其弟弟边若明的任命。杜特拉劝告戈埃斯把辞职信的口气写得缓和一些。之后杜特拉又来到圣克里斯托翁兵营,将驻扎在这里的军队进行了整顿。中午,戈埃斯仍在办公室睡了一个午觉,直到下午3点才起床。
29日下午,里约热内卢市的晚报报道了里约热内卢新的警察局长的任命。然而,就在此时,里约热内卢的海、陆、空三军及海军陆战队派众多分队到大街上“巡逻”。军人们占领了邮局、电报局等战略要点。正当瓦加斯准备发动全国总罢工时,军队切断了总统府与外界的一切电讯联系。总统府前门以及大街上,数十辆坦克严阵以待。
29日傍晚,瓦加斯请总统府军事办公厅主任给戈埃斯和杜特拉送去一个通知,要杜特拉晚7点,戈埃斯晚9点到总统府相商。杜特拉接受了,戈埃斯则断然拒绝了。因为一些将军们认为,这只不过是瓦加斯的一个陷阱。
杜特拉在总统府与瓦加斯进行了交谈,杜特拉再次要瓦加斯收回对边若明的任命。瓦加斯回答说:“我如果连将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任命为警察局长都不行,那么我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总统。”
杜特拉回到国防部,此时正在这里的司法部长阿加梅侬再次建议戈埃斯去见瓦加斯。戈埃斯不仅再次拒绝,并且要司法部长回去告诉瓦加斯:“此时我是国家元首。”戈埃斯任命科尔德罗·德·法里亚斯为参谋长,要这位新任参谋长去瓦加斯那里通告:只要瓦加斯辞职,瓦加斯本人、全家及朋友们的安全都将得到保证。
法里亚斯来到了总统府,告诉瓦加斯说:将军们已经控制了国家局势,总统已处在层层包围之中,将军们要瓦加斯发扬爱国主义风格,把总统职务交出去。而瓦加斯对法里亚斯说:我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但我要抵抗到底。瓦加斯指责戈埃斯在发动一场反宪法的政变,并威胁说:“我愿斗争到生命终点,戈埃斯要为总统及家人的死亡负责。”
瓦加斯和法里亚斯陷入僵局。法里亚斯一再保证:军人并不想杀害总统。总统有两个选择:要么体面地辞职,要么在一种难堪的情况之下被剥夺权力。瓦加斯这时答应再思考一下。15分钟之后,瓦加斯回答说:“这已是一次明白无误的政变,我不愿成为混乱的因素。”这样,瓦加斯接受了军方的要求,他辞职了,并要求回到故乡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圣博尔雅去。他强调:“维护公共秩序更为重要。”1945年10月30日,瓦加斯乘飞机回故乡。瓦加斯回到南里奥格兰德州之后对记者说:“现在我可以休息了,只是比我打算的日子早了两个月。”
瓦加斯离开总统府之后,最高法院院长若泽·利尼亚雷斯被任命为临时总统。12月2日,巴西平静地进行了大选,加斯帕尔·杜特拉以325万张选票击败了对手埃阿尔多·戈麦斯,成为巴西新一任总统。
点评:
权力具有很大魔力,它总是吸引着无以计数的权力爱好者,为此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瓦加斯对权力眷恋更甚几分,他总说人民需要他,他并没有完全失去民心,而事实上,一些人对他长期的统治早已厌倦,渴望呼吸民主、自由的空气,最后不得不发动政变来推翻他。就此人们不禁要问:包括巴西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不实行总统竞选制,且最多不得连任两届呢?如果有法律规定,就可能杜绝权力贪恋者,因而也会少发生些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