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划破夜空的枪声——1982年11月布基纳法索军事政变
28.划破夜空的枪声
——1982年11月布基纳法索军事政变
1982年11月7日凌晨,在非洲布基纳法索国,以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为首的军人发动了震惊国内外的军事政变,从而结束了泽博军政权的统治,成立了“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稍后,韦德拉奥果出任救委会主席、国家元首、国防部长,向国内外宣布施政方针和内外政策,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支持。
摇摇欲坠的宝座
20世纪下半期,非洲布基纳法索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除经济贫困、民不聊生之外,政治上一直动荡不安。1980年11月,军人赛耶·泽博发动了一场政变并获成功,他本人登上执掌最高权力的宝座。泽博政府成立后,开始在政府和武装部队中打击并清洗异己,对前政权领导人,包括1966年政变上台、后经大选任总统的桑古尔·拉米扎纳进行长期关押,他还以某些莫名的理由迫使一些持不同政见的军官辞职。1982年10月政府改组时,与他有分歧的外交和合作部长、邮电部长、经济和计划部长也难逃被撤职厄运。
不仅如此,他对工会采取限制罢工、限制增薪和停止政治活动的强硬手段。1981年,下令解散人数众多的上沃尔特工会联合会。1982年4月,被迫解散的上沃尔特工联6个基层工会在瓦加杜古发动了席卷全国的72小时罢工,以示抗议。工会与泽博军政府的矛盾空前激化。工会凭借势力大、组织性强和战斗力高的优势,不断组织罢工,搅得局势动荡不安,泽博军政权处于摇摇欲坠的境地。
在赛耶·泽博军政权政治上如履薄冰之时,难以摆脱的国内财经困难更使泽博军政权一筹莫展。这个当时拥有650万人口的内陆国家,由于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十年九旱,虽然农业人口居多,每年都要进口粮食10万吨。泽博上台执政后,尽管把恢复和发展经济作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并制订了有关发展工业经济计划,但由于国库空得快见了底,外债难以偿还,再加上物价不断上涨的困扰,目标和计划只是一纸空文,难能实现,造成城乡贫困队伍不断扩大。泽博军政权执政的近两年中,上百万上沃尔特人不得不到象牙海岸等邻国去找生路。
凌晨突袭一举得胜
1982年11月7日凌晨2时半,激烈的枪声划破宁静的夜空。此时,瓦加杜古新军营医院少校军医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与德杜古军营的托马斯·桑卡拉上尉联合率领一批伞兵,乔装成足球运动员,把冲锋枪藏在大旅行包中,神出鬼没地潜入瓦加杜古城,包围了总统府、国家电台和宪兵队驻地。他们在军营附近与忠于赛耶·泽博的部队相遇,最后,在几乎未遇抵抗的情况下得手。由于一些军官和部长们正在夜总会,政变军人在政府和军队领导人家中只捕到少数人。在国家元首泽博家中,双方未鸣一枪,泽博草草整理完行李就被逮捕了。住在宪兵队驻地的内政部长巴当比耶·内济安在被押往军营的途中因企图逃跑被击毙。此外,在这次军事政变中,另有5人丧生。政变军人在合成团指挥所释放了前总统桑古尔·拉米扎纳和其他在押者,接着把他们软禁起来。
11月7日中午,政变军人通过国家电台宣布:成立“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取代被推翻的争取国家进步复兴军事委员会。公报称他们的行动是对赛耶·泽博推行的冒险和叛变政策的正当惩罚,他们将遵守国际协议和义务,等等。同日下午,前政权的一些官员被逮捕。
一朝天子一朝臣
政变后,全国实行宵禁、关闭边界,切断与国外的交通联系,处于非常状态。11月8日晨,瓦加杜古仍有枪声,全城关卡林立,国家电台、电视台、电讯中心、机场等要地继续由军人守卫,军人在街上执行安检任务。晚间,40岁的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出任救委会主席。此外,救委会批准武装部队原参谋长约里安·加布里埃尔·索梅留任原职。11月8日,救委会发表声明,指责赛耶·泽博军政府“背叛了人民的信任”,“无理镇压劳动群众和大、中学生”,因此宣布军政府解散,并将受到法律制裁。
11月9日,救委会要各部保证国家的连续性,要求作为“技术专家”的各部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直至下达新命令为止”。当日,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接见外交使团,阐明新政权的外交政策。18日,他向国内外记者宣布新政权的对内政策,主要是:恢复秩序,改组武装部队和国家机关;建立真正的社会正义;尊重人权,保证个人和集体的自由;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逐步恢复实施正常的宪法。他作出许诺,“在两年内恢复实施正常的宪法,到时我们就将返回军营”。他透露,新政权的最高机构是拯救人民临时委员会,它由各团民主选举出的代表组成。
1982年11月22至26日,救委会和部队代表举行会议。公报宣布新政府成立,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兼任国家元首、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由他挂帅领导另外16名部长。阁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左右。会议还决定恢复桑卡拉和宗戈·亨利等人的名誉。
12月6日晨,瓦加杜古各战略要地的武装士兵撤回军营。政府发表公报,要求人民严格遵守宵禁。自新政府成立起,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主席决定改变国家的生活方式,采取了节约措施,先以“背叛军民”或以“整顿军队”为由,令21名高级军官提前退役,并指示继续预审被软禁的第三共和国领导人,其中有前国家元首桑古尔·拉米扎纳和前总理约瑟夫·科农博。
点评:
政治、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话题,荣耀与权柄也永远是政变的核心内容。在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下,韦德拉奥果发动军事政变,泽博被推下了政治舞台。新成立的救委会政策的基本点是使国家改变落后面貌和摆脱新殖民统治,同全国人民一道,把国家引向独立、自由和进步之路。确实,在这次政变后,布基纳法索国政治上趋于民主,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但军政府执政始终难以摆脱其政策过于强硬、经济建设缺乏经验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