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政坛不倒翁由此崛起——1960年9月扎伊尔军事政变
152.政坛不倒翁由此崛起
——1960年9月扎伊尔军事政变
大约从15世纪起,刚果就开始受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直到1960年6月才获得独立,但仍受制于比利时。刚果在实际上未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各种政治力量自然就表现得相当活跃,治国主张各不相同。在中央政权内部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以著名的反殖民主义斗士帕特里斯·卢蒙巴为首的亲苏反美派,另一派是以卡萨武布为首,反苏亲美。两派斗争完全是内讧,于国家、人民毫无益处。1960年9月14日,刚果陆军参谋长约瑟夫·蒙博托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卢蒙巴总理的合法政府。从此,蒙博托操纵着刚果政局。
摆脱殖民统治
1908年,刚果(后改称“扎伊尔”)正式沦为比利时的殖民地。为了摆脱殖民主义的奴役和压榨,刚果人民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1959年1月4日,刚果首府利奥波德维尔(后改称“金沙萨”)爆发了大规模反对殖民统治的群众暴动,但遭到殖民当局的血腥镇压,被打死的群人有500多人,上千人被捕。野火扑不灭,春风吹又生,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1960年1月,比利时政府被迫同意刚果独立,但签订多项双边协定,使比利时仍在刚果持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实际上仍在控制刚果。5月,刚果举行大选,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以微弱多数获胜。卢蒙巴主张建立一个民主、统一和独立的国家,对外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坚持反帝反殖的立场。6月30日,刚果宣告独立,约瑟夫·卡萨武布当选为总统,卢蒙巴任总理(宪法规定刚果为总理内阁制政体)。
幕后的较量
刚果政府宣布与比利时断交,卢蒙巴总理赶往纽约向联合国,要求制止比利时的侵略和给予紧急军事援助。7月14日,联合国通过决议,派遣联合国部队进入刚果,任命美国人本奇为联合国驻刚果代表。
美国一直害怕卢蒙巴激进的非洲民族主义言行对非洲大陆的影响,企图利用这次联合国军事干预的机会达到推翻卢蒙巴政府的目的。美国早已垂涎刚果丰富的矿物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刚果的金刚石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铀矿石的输出量也占世界首位,铜和锡的产量各占世界第4位。刚果铀矿石的90%以上、钻矿石100%、钮矿石79%、锰矿石64%和工业钻石87%输往美国。美国在广岛投下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使用刚果的铀矿石制造的。美国在刚果建有40多处军用机场以及海军基地。
联合国军不但不要求比利时撤军刚果,反而借口“维持秩序”,解除抵抗比利时侵略军的刚果国民军的武装,如守卫马塔迪的刚果国民军多次击退比利时军队的进攻,本奇却命令联合国军接管马塔迪,逼迫刚果国民军退出该城。当刚果国民军向分裂的加丹加省进军时,联合国军却出面阻挡。本奇竞公然宣称:“卢蒙巴打算加强刚果中央政府对包括加丹加省在内的整个刚果权力的目的,将得不到联合国的支持。”
本奇的讲话,引起刚果人民的愤怒,卢蒙巴表示绝不允许联合国军代替比利时占领刚果,他说:“如果联合国军不能迅速迫使比利时军队撤出刚果,刚果政府就要邀请苏联出兵帮助。”苏联政府立即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支持刚果卢蒙巴合法政府,苏联“决不能听任侵略继续下去,将采取措施击退侵略者”。美国政府立即发表声明,表示美“绝不允许未经联合国同意的军队进入刚果”。事实上,刚果事件成为一场美、苏在非洲大陆的争夺战。
在美、比和联合国的支持下,刚果的分裂活动有了新的发展。8月9日,开赛省省长阿尔贝·卡隆吉宣布成立“开赛矿业共和国”,使完全依赖矿业收入的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加深。同时,还有一部分地区领导集团也准备宣布自治或独立。卢蒙巴坚决与肢解刚果的阴谋作斗争,一再揭露美国和比利时企图控制刚果和攫取刚果战略矿物资源的阴谋,并宣布在全国实施6个月的军事管制以制止分裂活动。这使刚果国民军参谋长的权力急剧扩大,美国和比利时也已看上了思想右倾和领袖欲强烈的蒙博托上校,并积极拉拢他。
中央政权内部分歧
在国家处于危急的情况下,中央政权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见分歧和分裂,以卢蒙巴总理为一派与以卡萨武布总统为一派之间发生了冲突。卢蒙巴一派坚持民族独立,要求比利时侵略军立即撤离刚果,反对联合国偏袒侵略者和敌视刚果政府的行动,主张对一切分裂活动采取镇压的手段,表现了亲东方反西方的立场。
卡萨武布一派则持反苏亲美和与联合国合作的态度,还主张建立地方自治邦联体制。8月21日,卡萨武布领导的阿巴科党、冲伯集团和卡隆吉派的代表在加丹加省会伊利沙伯维尔举行会议,讨论成立刚果邦联政府和推翻卢蒙巴总理问题。美国公开表示支持卡萨武布的政治主张。9月5日,卡萨武布总统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宣布罢免卢蒙巴的总理职务和解散他的内阁,任命参议院议长约瑟夫·伊里奥为总理并组建新内阁。
卢蒙巴宣布不承认卡萨武布为国家元首,其罢免总理和解散内阁的命令无效。于是,两派的支持者在首都利奥波德维尔爆发武装冲突。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安理会上发表谈话说:“卢蒙巴政府是非法的,已不存在,卡萨武布总统有权解散内阁。”联合国军借口“维持秩序”,封闭利奥波德维尔电台,占领了国际机场。卢蒙巴指责联合国和美国的阴谋,坚持斗争的立场。9月9日,卢蒙巴宣誓担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在刚果首都,出现了两位自认为惟一合法的总统。
蒙博托是一位怀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军人,他始终觊觎国家统治者的职位,决定利用总统与总理之争的机会夺取权力。蒙博托认为他已获得了美、比和联合国的支持,持有必胜的信心。9月14日,蒙博托以刚果国民军参谋长的身份发动军事政变,他命令忠于他的军队开进首都,占据了一部分利奥波德维尔的战略要地和若干政府机构。在联合国军的支持下,蒙博托通过电台发表政变声明,他说鉴于政府职能的瘫痪和政局的危机,命令卡萨武布总统、卢蒙巴总理及其政府、议会两院于即日起到12月31日,停止行使一切职权。蒙博托还命令关闭支持卢蒙巴政府的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使馆,驱逐两国的外交官。
蒙博托的政变虽然获得美、比和联合国的支持,以及卡萨武布总统的默认,但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胜利,因为卢蒙巴拒绝下台,并宣布“专家委员会”是非法的。同时,一部分刚果国民军反对蒙博托上校的政变。卢蒙巴成为蒙博托夺取权力的主要障碍。
连环谋杀案
卢蒙巴不畏强暴的斗争,获得大多数刚果人的支持,也得到越来越多非洲人民以及国际舆论的支持。这引起蒙博托的惊恐,美国政府也表示不安,一场策划消灭卢蒙巴及其支持者的计划开始执行。
10月10日,联合国军和蒙博托的军队以保护卢蒙巴安全为借口,将他软禁在总理官邸。以副总理安托万·基赞加为首的卢蒙巴支持者,宣布在东方省的斯坦利维尔准备重建合法政府,继续进行斗争,努力营救卢蒙巴。11月27日,卢蒙巴悄悄地逃出总理官邸,驱车前往斯坦利维尔,一路上受到群众的欢迎。他在群众集会上发表了充满战斗激情的演说,进一步引起敌对者的恐慌。12月1日,蒙博托派出的特遣队在桑库鲁河渡口截住了卢蒙巴一行。卢蒙巴在押解回利奥波德维尔的途中惨遭毒打。这引起大多数刚果人的愤怒,引起国际舆论的哗然。
12月12日,基赞加副总理在斯坦利维尔宣布重建以卢蒙巴为首的合法政府,他代行总理职务。斯坦利维尔政府得到加纳、马里、几内亚等非洲国家的承认,也获得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斯坦利维尔政府的势力逐渐扩大到基伍省和加丹加省北部,这促使利奥波德维尔当局和美、比、联合国决定谋害卢蒙巴。
1961年1月17日,根据蒙博托的命令,卢蒙巴和前参议院议长奥基托、前青年和体育部长莫波洛三人被秘密送到伊利沙伯维尔,移交给冲伯集团。这是利奥波德维尔当局企图借他人之手杀害卢蒙巴,以搞垮斯坦利维尔政府。2月10日,伊利沙伯当局的内政部长穆农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卢蒙巴、奥基托和莫波洛于9日晚从监禁地逃跑。2月13日,穆农果又宣布:“卢蒙巴、奥基托和莫波洛在伊利沙伯维尔西南约340公里的一个小村子被当地村民杀害,但未发现尸体。”据社会上的传言,有的说在卢蒙巴等人被押解到伊利沙伯维尔的当晚即被杀害,有的说杀害后被扔进硫酸桶销尸灭迹。
卢蒙巴的被害,在刚果引起政治上的骚动,纷纷要求追究凶手,也引起国际的震惊,激起了遍及全世界的抗议浪潮,各国人民和政府纷纷举行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声明,将矛头指向联合国、美国和比利时。加纳总统恩克鲁玛指责说:“一个国家的合法统治者在他所信任的一个世界组织公开勾结下被杀害,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在群雄纷争的刚果,有政治远见的蒙博托,并不急于坐上国家元首的宝座,他利用所掌握的军事力量,纵横捭阖,操纵着刚果的政局,窥伺夺权时机的降临。1965年11月24日,时机终于到了,蒙博托再次发动政变,夺取了国家元首职位。从此,蒙博托成为刚果的掌门人和政坛上的不倒翁。
点评:
蒙博托发动政变并夺取最高权力,执政25年之久,表明了蒙博托善于利用矛盾,会选择夺权时机,熟练驾驶政治航船的本领。在他任职的20多年里,刚果也是风云多变,各种政治斗争明争暗斗,然而蒙博托总能稳坐钓鱼船,从不为一般风浪所动,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气魄与胆识。综上所述,无论蒙博托政变性质如何,也无论其之后执政怎样,但仅就他顺利夺权并长期稳定刚果政局这一点来说,在非洲到处是“地震”的国度,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