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法西斯鼻祖的末路——1943年7月意大利宫廷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124.法西斯鼻祖的末路——1943年7月意大利宫廷政变

【五】

专制独裁统治引发的政变

对内横征暴敛、强奸民意、独断专行、血腥统治,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有的对外实行强权政治、穷兵黩武、肆意征伐、到处树敌,致使群起攻之、危机四伏,这就是独裁统治。独裁统治必然失去民心,还会受到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的反对,或者说很可能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因此,为推翻独裁统治,政变很可能发生。发生了政变,大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民众得以解放,相关敌国得以安宁。

124.法西斯鼻祖的末路

——1943年7月意大利宫廷政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即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成功登陆,对意大利的进攻已为期不远。此时意大利国内也出现了重大政治危机,人民反法西斯起义蓬勃兴起。有鉴于此,意大利垄断资产阶级、以王室为首的封建贵族和法西斯委员会的多数成员,为了保住其统治地位,希望意大利退出轴心国同盟,退出战争,但墨索里尼一意孤行,不仅不同意退出战争,还于1943年2月实行政府改组,这更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7月25日,意大利法西斯党最高权力机构发动了“宫廷”政变,试图把墨索里尼赶下台。

战场失利,国内矛盾激化

1942年底,意大利军队在北非和苏德战场失利。尤其是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敦促德、意、日三国无条件投降的声明后,意大利都灵约有10万工人大罢工,举行反法西斯运动。此外,垄断资产阶级、以王室为首的封建贵族和法西斯多数成员也希望意大利尽快退出战争。但是,墨索里尼不仅不审时度势,反于1943年2月实行政府改组,11名内阁大臣被撤换9名,这更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意大利国王、三军高级将领和反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大委员会委员决定发动政变,把墨索里尼赶下台,转而投靠英、美。

随后,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一方面派王室成员玛丽娅·约塞公主、达奥斯塔公爵和巴多里奥元帅秘密与英、美两国联系,以取得他们在赶墨索里尼下台的问题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委托宫廷大臣达夸罗内代表他同国内业已形成的两个“倒墨”秘密集团进行接触。这一个集团以亲英、美的格兰迪、博塔伊和齐亚诺为首,由法西斯大委员会委员和其他法西斯高级领导人组成。他们的目的是推翻墨索里尼,由他们组成政府,推行以亲英、美法西斯主义代替亲德法西斯主义的新政策。另一派是由与王室关系密切的保皇派和三军高级将领组成,其中包括前内政大臣费德尔佐尼、前国防大臣迪亚兹将军和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他们提出把国家大权“还给国王”。两派相互对立,但都维护国王的地位。最后,经过协调,双方达成共识——驱赶墨索里尼下台。

6月3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会见格兰迪,提出召开法西斯大委员会会议,以通过议案的方式逼墨索里尼交权。7月10日,英、美同盟军在西西里登陆。为配合意大利国内出现的推翻墨索里尼的行动,盟军司令部正式提出,“如果墨索里尼不离开罗马,就派飞机轰炸”。7月19日,同盟国飞机开始轰炸罗马城。7月22日,格兰迪会见墨索里尼,劝其主动交权,但遭其断然拒绝。于是,格兰迪建议他于7月24日下午举行法西斯大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这一问题。墨索里尼当即表示同意。

墨索里尼众叛亲离

7月24日下午5时许,墨索里尼步入会议厅。与会者按常规起立迎接“领袖”的到来。但墨索里尼发现他们当中有人未像往常那样向他行举手礼。虽然墨索里尼早就知道会议的内容,深知他们对他的不满与怨恨,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次会议会是一次结束法西斯统治、驱赶他下台的会议。

5时15分,他宣布会议开始。出席会议者共计29人,除他之外,还有26名法西斯大委员会委员,他们当中有两名是1922年10月“向罗马进军”的法西斯巨头,16名是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的头子和8名墨索里尼选定的任期3年的法西斯高级领导人。此外,还有临时邀请出席会议的内政副大臣和外交副大臣。这29人无一不是墨索里尼的亲信,他们均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墨索里尼首先发言,他做了一个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形势报告,可一点也不慌张。他口若悬河,好像是在谈别的时代、别的国家和别的战争。最后他谈了继续与纳粹德国并肩作战的必要性。

之后发言的是法西斯元老德·博诺和德·韦基。他们指责墨索里尼独裁,把国家带进灾难的深渊。二人的讲话一再被法西斯前总书记、暴力主义头子法里纳奇所打断。法西斯和职团议会议长迪诺·格兰迪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宣读了由他本人和墨索里尼的女婿齐亚诺起草的议案,上有前内政大臣、科学院院长费德尔佐尼、司法大臣德·马里奥、财政大臣阿切尔博、农业大臣帕莱斯奇、职团大臣齐亚奈蒂等18名委员的签名,议案并得到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赞同。该议案说,“法西斯大委员会在研究了国内外形势和战局的发展后宣布,捍卫祖国的独立与自由,捍卫国家自统一以来四代意大利人流血牺牲所取得的成果和意大利人民的生存与前途,是每个意大利人神圣的义务。为此,与会者要求墨索里尼立即把国家全部权力归还国王,归还法西斯大委员会、政府和议会……”

紧接着,在继续支持墨索里尼的人和要其下台者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时近午夜,墨索里尼借口胃病发作,提议“暂时休会,明天继续进行”。格兰迪意识到这是墨索里尼的金蝉脱壳之计。于是,格兰迪大声说,“不行!”“不能休会”,“现在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在未作出决定之前不能散会!”这一提法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会议稍息后继续进行,墨索里尼竭力把失败归罪于将领与军队,猛烈攻击格兰迪议案的支持者。但这一切均无济于事,最后他只得同意放弃权力。

25日凌晨2时40分,会议对格兰迪的议案进行表决,结果是19票赞成,7票反对,1票弃权,1人拒绝投票,议案获得通过。墨索里尼本人没有参加投票,在要其下台的议案通过后,他气急败坏地说,“先生们,你们的这项议程造成了法西斯政权的危机,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随后,他十分愤怒地离开会场。其他人,特别是那些投赞成票者也都小心翼翼地去寻找各自的藏身地。

“领袖”变成阶下囚

事实上,大家的担心并非多虑,墨索里尼回到书房后,亲信斯科尔就建议逮捕格兰迪及其议案的支持者。但墨索里尼认为为时尚早。他希望得到国王的支持。但他哪里知道,轰他下台的议案是国王策划起草的。正因为如此,24日这一夜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彻夜未眠,他焦急地等待着法西斯大委员会的消息。直至清晨7时,宫廷大臣达夸罗内送来会议通过的议案文本,他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上午11时,墨索里尼来电话要求谒见国王。国王约他下午5时进宫。这期间,王室成员同格兰迪、巴多里奥元帅等人就墨索里尼的交权事宜作了安排,并商定,在他被接见后离开时将其逮捕。下午5时,墨索里尼驱车来见国王。他佯装镇定,首先向国王报告了国内政局和战场概况,接着谈了法西斯大委员会开会的有关情况。他说:“这次会议的决议是无效的。”

令墨索里尼吃惊的是,国王断然指出,他支持格兰迪议案,坚决要他辞去政府首脑职务,交出一切权力。这犹如晴天霹雳,墨索里尼顿时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数分钟后,他才问了一句:“那我怎么办?社会秩序怎么办?”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说,“你的人身安全将得到保障”,“至于社会秩序,你不必担心,我已任命巴多里奥元帅组成新政府。新的政府首脑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证国家的安宁”。国王说完,起身送墨索里尼出门。

当墨索里尼离开国王走到门外时,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宪兵和便衣警察一拥而上,将其逮捕。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一定要抓住墨索里尼,如他拒捕、逃跑或有人营救,就将其击毙。事实是,墨索里尼既未拒捕,也无逃跑之意,而且也没有发现有人来营救他。他顺从地被押到罗马郊外的宪兵队兵营。

墨索里尼被捕的消息不胫而走,但没有一个法西斯分子闻讯造反,没有一个他的忠实门徒武装救援,也没有人按法西斯党党章规定,誓死用鲜血保卫“法西斯革命”和“领袖”。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法西斯独裁政权被推翻了。墨索里尼先被囚禁在蓬扎岛,后被辗转关押在好几个地方,最后在大萨索山拘留地被德军救往慕尼黑。1943年9月23日他宣布建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傀儡政权,1945年4月27日被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抓获,28日被处死,悬尸米兰街头示众。

点评:

结束了墨索里尼长达21年之久的独裁统治,大大推动了意大利人民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对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个鼓舞。从中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法西斯是极端反动、残暴的组织,它的存在及其头目的存在不仅是危害别国的安全,也危害到了本国人民的安全。正是因为它的极端危害性,意大利国王、法西斯委员会多数委员才痛下决心,把法西斯主要头子墨索里尼赶下台。而把他赶下台,并不意味着意大利法西斯组织对外国人民发善心,而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需要,不得已而采取的“丢车保卒”的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