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复辟君主专制——1849年4月意大利反革命政变
104.复辟君主专制
——1849年4月意大利反革命政变
1848年初,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斐迪南二世和撒丁王国相继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意大利中部的托卡纳公国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也被迫于2月17日批准宪法草案并颁布宪法,组成了以资产阶级自由派左翼代表人物孟塔涅利为代表的新内阁,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准备召开全意大利制宪会议。但由于孟塔涅利等与封建势力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利益关系,政治上就表现为很软弱,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背后策动了一场全面恢复封建专制制度的政变。
撒丁国王战败,孟塔涅利组阁
1848年中,由属亚平宁半岛的撒丁岛王国国王查理·阿尔伯特领导的意大利反奥战争遭到失败,由撒丁王国军队总参谋长萨拉斯科与奥地利军队统帅拉德茨基签订了可耻的停战协定,意大利北中部地区重新沦为奥地利的属地。半岛上摩地那、帕尔马和皮亚琴察等地,逃亡的君主与贵族重新归来并恢复了昔日的淫威,疯狂地迫害革命者和人民群众,无数的难民逃向南方。
这在意大利各邦国首先是威尼斯引起了巨大反响。威尼斯立即宣布与撒丁王国脱离从属关系、重建共和国,并奋起抵抗奥军对北方的接管。亚平宁半岛中部的托斯卡纳公国的人民群众也行动起来,要求恢复对奥战争,示威游行浪潮席卷了整个公国。作为自由派右翼集团与封建王朝联盟纽带的利多尔菲内阁被民众的革命运动冲垮了。新上台的自由派的卡波尼内阁,也难逃革命运动的冲击。起义的民众英勇作战数日之久,终于迫使政府军队放下了武器。
9月初,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公国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不得不按照民众的意愿,任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戈维拉齐为里沃那市自治局局长,任命原自由派左翼代表人物、现已归向民主派的孟塔涅利为里沃那省省长。
孟塔涅利曾亲身经历了对奥战争,目睹了撒丁王国国王查理·阿尔伯特及其将领们的庸碌无能,认识到由撒丁国王领导反抗奥地利的统治的斗争来统一意大利,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他认为,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进行反奥斗争、自下而上地统一意大利,才是切实可行的道路。因此,他一就任省长,就向里沃那以及全公国的民众提出了“争取召开全意大利制宪会议”的口号。即发动人民的对奥战争,争得意大利的解放与独立。托斯卡纳公国各城市的居民以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来响应孟塔涅利提出的口号。示威游行的居民高呼“打倒自由派的内阁”、“制宪会议万岁”的口号。
10月27日,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出于无奈而任命孟塔涅利组阁,并在后者的坚决要求下,同意戈维拉齐入阁担任拥有巨大权势的内务大臣一职。孟塔涅利之组阁与戈维拉齐之入阁,不仅标志着民主派掌握了托斯卡纳公国的政权,而且也标志着争取召开全意大利制宪会议的口号已成了合法的口号,托斯卡纳公国的革命运动将在这个口号下深入进行。
狡猾的君主
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是个城府颇深、富于统治经验的反动君主。从承认卡波尼内阁到接受孟塔涅利内阁,他一直采取“顺乎时势”的退让态度,为的是要在最大的限度内保住封建势力的阵地,以等待时机进行反扑。尽管托斯卡纳公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因占有土地并采用封建方式剥削农民而与封建势力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由他们的代表人物孟塔涅利和戈维拉齐掌权的政府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割断联系,表现得软弱无能,可人民群众却把民主派政府的上台看作是深入进行革命的信号,把孟塔涅利仅仅从政治角度提出的召开全意大利制宪会议的口号看作是消灭以大公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动员令。
恰在此时,罗马爆发人民起义,教皇庇护九世仓皇出逃加埃塔,议会决定进行大选召开制宪会议。托斯卡纳公国首都佛罗伦萨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运动,人民群众要求孟塔涅利政府效法罗马,召开制宪会议。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人民群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短兵相接的大搏斗已难于避免。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认为,此时是他采取决定性的举措的时候了。为了个人的安全,也为了给奥军武装干涉托斯卡纳公国提供借口,他决定效法教皇庇护九世逃往加埃塔。为了稳住议会和政府,他虚伪地表示同意召开托斯卡纳公国的制宪会议。而当召开制宪会议的法令一经公布、逃跑准备就绪时,他于1849年1月31日离开首都佛罗伦萨奔向了锡耶纳。他在这里以养病为由骗过了慌忙追来劝他驾返首都的孟塔涅利,几天后又以应孟塔涅利之请返回首都为假象骗过众人,于2月7日离开锡耶纳顺利地逃到加埃塔。
人民群众得知大公出逃十分愤慨,立即提出了推翻大公的统治、成立共和国的要求。2月8日,佛罗伦萨民众举行大会,宣布废黜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并迫使议会任命戈维拉齐、孟塔涅利与马佐尼为三执政,组成了新政府。三执政政府建立后,在政治上出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失去了人民群众支持的民主派发生了思想混乱和组织分裂,孟塔涅利放弃领导权出走法国。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27日又听到了撒丁国王领导的第二次对奥战争失败的消息。面临着奥地利军事进攻威胁的托斯卡纳公国,形势更为紧张。制宪会议决定解散三执政政府,授予戈维拉齐以独裁者的全权。
大公复位
险峻的政治形势使得戈维拉齐急剧右转。他决定着手实现大公利奥波尔德二世的复位。同时,由于大公的复位而赢得奥地利的好感,可以避免奥军的进攻,至少也为签订和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为了顺利地实现大公的复位,他不顾一切地排斥打击民主派中坚分子,不惜任何代价地向自由派右翼及君主派让步。戈维拉齐的一意孤行,使他彻底失去了民主派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又使右派势力得以公开地、放手进行复辟旧制度的活动。君主派的代表人物则在利奥波尔德二世的遥控下脚踏实地地策划着反革命政变。
4月11日,君主派的阴谋分子雇佣一批打手在佛罗伦萨干下了一系列抢劫、杀人的暴行,尔后硬将这些暴行强加在驻守佛罗伦萨的里沃那志愿兵队的身上。他们煽起已对革命不满又不明真相的市民进攻里沃那志愿兵队,制造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直到这时,戈维拉齐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有意制造的反革命暴乱,遂于当晚做出决定,下令采取镇压措施。但是,4月12日清晨,佛罗伦萨的各个城门刚刚打开,被反动势力煽动挑拨而来的大批农民武装队伍就已蜂拥而入冲进了城内。在农民武装队伍寻衅闹事的混乱状态下,竟无人听从戈维拉齐的命令予以反击。已被自由派右翼控制的市自治局乘机宣布接管佛罗伦萨政权。
戈维拉齐因为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只得向市自治局投降,被关进了监狱。从佛罗伦萨开始的反革命政变浪潮很快就席卷了整个托斯卡纳。佛罗伦萨市自治局在反革命政变成功快成定局时,又宣布自己为托斯卡纳的临时政府,并派人迎接利奥波尔德二世驾返首都复位。然而,利奥波尔德二世早已和奥地利军队商量妥洽,要的是全面恢复封建专制制度。自由派右翼成了过时的工具,因而他们派去迎驾的人未被理睬。5月25日,奥地利军队征服了托斯卡纳公国全境,将身着奥地利将军礼服的利奥波尔德二世送进了佛罗伦萨。
点评:
这次反革命政变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是封建势力强大,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二是民主派在政治上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可能割断与封建势力联系,既没能宣布成立共和国,也没能解决召开全意大利制宪会议,完成意大利统一的问题;在经济上也没有给城乡劳动群众带来任何实际利益。人民群众对三执政政府大失所望,甚至抱有敌意。广大的城市下层民众对革命运动完全失去了兴趣,处于消极、冷漠的状态。这为封建势力的复辟提供了可乘之机,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在封建势力的反扑下而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