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996年1月尼日尔军事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9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996年1月尼日尔军事政变

99.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996年1月尼日尔军事政变

尼日尔共和国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曾受法国殖民统治,1960年独立。独立后的尼日尔,因部族众多,矛盾复杂,经济极为困难,政变、兵变迭起。1995年,总统马哈曼·奥斯曼与总理哈马·阿马杜明争暗斗,使尼日尔政局混乱不堪。1996年1月27日,军人马伊纳萨拉上校借高层混乱之机发动政变,软禁了奥斯曼总统,逮捕了阿马杜总理等一些政界要人,宣布解散政府和议会,中止宪法和政党活动,并成立由12名军官组成的临时全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拯救委员会,自任该委员会主席。总统与总理矛盾尖锐,一个上校是怎么夺得最高权力的呢?

奥、阿明争暗斗

1995年1月,尼日尔立法选举中反对派获胜,总统马哈曼·奥斯曼顶不住反对派的压力,极不情愿地任命反对派提名的哈马·阿马杜为新政府总理,两人的明争暗斗也就此开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彼此互不相让,无心致力于国事。1995年4至7月,奥斯曼总统3次拒绝主持召开部长会议。8月4日,他却越权召开部长会议并公布40项人事任命。1996年1月4日,奥斯曼拒绝批准已于1993年12月被议会通过的1996年国家预算法案,并要求议会重新审议。二人近一年的权势较量使尼日尔政局处于混乱状态,国家正常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干扰,广大人民深受其害,不但国家公务员工资不能正常发放,工人和学生的工资和助学金也被拖欠。

马伊纳萨拉政变

1996年1月27日下午1点45分,尼日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易卜拉欣·巴雷·马伊纳萨拉上校策划和指挥部队向总统府发起进攻,软禁了奥斯曼总统,逮捕了总理阿马杜、议长穆罕默杜·优素福及一些政界要人。宣布解散政府和议会,并成立全国拯救委员会,自任该委员会主席。马伊纳萨拉上校通过电台向全国发表声明,解释政变理由,他说,军人这次行动的目的是要救国救民,结束近一年来国家政治生活的混乱状态。他指责尼政府领导人利欲熏心,治国无能。他还表示自己和军人无意长期掌权,将尽快制定新宪法,组织选举,让真正有能力、有经验、有威信的人出来治理国家,并保证未来的新政府不会有军人成员。

对于这次政变,许多西方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尼日尔的政变,认为这是在民主化道路上的一次大倒退。作为尼日尔前殖民宗主国和重要出资援助国的法国,率先宣布中止与尼的民事和军事合作,并要求政变军人立即恢复合法宪政体制,让奥斯曼总统重新执政。美国、德国、丹麦等也宣布中止援助,以此向尼政变军人施压,迫其还政于民。然而,与国际社会的反应截然相反的是,尼日尔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对此次军事政变拍手称快,对军人的行动表示理解和支持。

马伊纳萨拉当选总统

1月30日,尼日尔全国拯救委员会任命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副总裁、经济学家布卡里·阿吉为新总理。31日,奥斯曼总统、阿马杜总理和尤素福议长被释放。2月3日,尼日尔工会组织和政党代表以及社会名流举行会议,并向军政权提交报告,要求军政权在12个月内恢复民主制度,重新修订宪法、选举法和政党章程,并将全国政党数从过去的20多个减少到5个以内。5月22日,全国拯救委员会颁布了新宪法。新宪法加强了总统的权力,规定总统任期为5年;政府对总统负责;议会由两院组成。同时决定7月7日举行总统选举。4月1日,全国拯救委员会主席马伊纳萨拉召集600名全国各界代表,包括一些传统的首脑人物、前议员及被挑选出来的名流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国论坛”,讨论国家形势,研究对策。4月7日,代表们推举马伊纳萨拉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总统。随后成立了以尼日尔原总统阿里·塞义布为主席的全国贤人委员会,临时行使立法职能。7月7日至8日,尼日尔大选如期举行,马伊纳萨拉获52%以上的选票当选总统。11月23日,尼日尔又举行了立法选举。由于反对派的抵制,参加选举的候选人大部分是支持总统的政党和一些无党派人士,选举结果是总统派在83个席位的议会中获得69个议席。马伊纳萨拉基本上完成了政权合法化的程序。

探求新政策

马伊纳萨拉虽然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政权合法化,但面临的问题相当多。首先是需要解决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保持国内社会稳定。为此,马伊纳萨拉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政变第三天就释放了前总统奥斯曼、前总理阿马杜和前议长尤素福;恢复法制的时间也一再提前,原定于六七月份公布的新宪法,于5月12日出台。随后取消党禁,7月7日又如期举行总统大选,前总统奥斯曼被允许参加选举。但是大选后反对派组织的游行、罢工和集会仍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是改善国际关系,努力寻求外援,发展经济。2月,马伊纳萨拉派出部长级代表团前往法国参加法语国家部长级会议,向与会代表解释尼日尔国内形势和政变发生的原因,并向法国政府寻求谅解和要求恢复援助,他还亲自出访利比亚,争取北方重要邻国的支持。这些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法国很快缓和了强硬的态度,不久就恢复了对尼的大部分援助,并派主管非洲事务的合作部长出席马伊纳萨拉的总统就职仪式。尼日尔还采取行动,放弃台湾,并于8月19日重新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鉴于尼日尔外债负担沉重,财政十分困难,马伊纳萨拉上台后任命阿吉为总理,拟利用他在经济方面的经验和关系,争取外援,重振尼日尔经济……

点评:

奥斯曼总统和阿马杜总理的明争暗斗,致使国内经济陷于瘫痪是尼日尔这场军事政变的主要根源。这次军事政变曾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可国人却拍手称快,因为他们早已厌倦了统治者之间的尔虞我诈及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政变后的新政府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释放政变中逮捕的政界要人,取消党禁,对缓解国内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他灵活的外交政策也获得了一些国家的谅解,使一度中断的外交关系得到了恢复,打破了国际僵局,为重新振兴国民经济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马伊纳萨拉巧妙地利用了总统与总理两人的矛盾以及国家所处的困境发动了政变,得到了民众的认可。真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