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顺势而夺——1969年10月索马里政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87.顺势而夺——1969年10月索马里政变

87.顺势而夺

——1969年10月索马里政变

非洲索马里共和国曾长期受西方国家殖民统治,直到二次大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兴起才摆脱殖民统治。1960年6月26日英属索马里宣布独立,7月1日意(大利)属索马里独立,同日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7年7月,阿卜迪拉希德·阿里·舍马克当选第二届总统,穆罕默德·哈吉·易卜杜勒·埃加勒为政府总理兼任外交部长。这两人因属于不同部族,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政见有很大的分歧。1969年10月15日,舍马克遇刺身亡。当以西亚德为首的武装部队得知埃加勒推选他的亲信博戈尔为总统后选人的消息后,遂利用部队长期对埃加勒的不满和民众对舍马克死因不明而对埃加勒不信任,于10月21日发动政变,顺势推翻了埃加勒政府,并接管了政权,西亚德自任“全国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

舍巴克总统遇刺

索马里于1960年7月1日获得独立后,经过一年的酝酿准备,于1961年7月1日宣布成立共和国,亚丁·阿卜杜勒·欧斯曼任总统,阿卜迪拉希德·阿里·舍马克被任命为政府总理。1967年7月,舍马克当选为第二届总统,他任命穆罕默德·哈吉·易卜杜勒·埃加勒为政府总理兼任外交部长。这两人虽都同属“索马里青年联盟”,但舍马克来自原意属索马里,而埃加勒来自英属索马里,两人又属于不同的部族,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不久,总统舍马克和总理埃加勒出现了更大的政见分歧。舍马克的思想比较激进,倾向于阿拉伯民族主义领袖纳赛尔;埃加勒比较保守,主张与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争取援助。两人的矛盾不断扩大,影响到索马里的政局。在两人的斗争中,政府的权力逐渐掌握在埃加勒手里。

1969年10月,舍马克总统去原英属索马里视察遇刺身亡。暗杀总统的刺客是一位担任警卫的警察。这被认为是一件政治暗杀事件,引起全国的震惊,首都摩加迪沙宣布宵禁,治安部队在市区进行巡逻。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埃加勒总理中断行程,立即乘机返国。

争夺总统职位斗争

在安置舍马克总统葬礼期间,出现了争夺总统职位的斗争。照理,总统一职可以由总理埃加勒担任,但反对者坚持不足45岁的埃加勒不到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的年龄,反对他的总统提名。在10月20日舍马克总统的葬礼结束后,执政的青年联盟于当天晚上举行秘密会议,磋商总统候选人提名问题。埃加勒提出的博戈尔获得通过,他准备第二天召开选举总统的特别国民议会。

索马里军方大多忠诚于前总统舍马克,一直对保守的、倾向西方的总理埃加勒不满,认为舍马克的遇刺是一件政治阴谋,对埃加勒存有怀疑。当军方获得埃加勒已推选他的亲信博戈尔为总统的消息后,即决定抢先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埃加勒政府。同时,以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为首的索马里高中级军官,他们大多怀着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倾向于纳赛尔主义,认为武装部队负有拯救危难中国家的责任,惟有武装部队才能领导索马里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惟有武装部队才能在索马里建立一个公正与平等的社会。因此,索马里军方早就有军人执政的意图。

部队政变

1969年10月21日凌晨2时,在国民军司令西亚德将军的指挥下,驻扎在首都地区的部队开出营房,驶向摩加迪沙市。凌晨5时,下榻于旅馆参加舍马克总统葬礼的外国代表们,在梦乡中被隆隆的坦克声惊醒,当他们从窗口看到全副武装的索马里士兵守卫在十字路口时,已意识到发生了军事政变。摩加迪沙居民待在收音机旁,等待听取电台的新闻报道。索马里国民军迅速占领电台、政府机构和其他重要机构,立即切断了首都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国民军搜捕埃加勒总理和他的亲信及党政要员。索马里的武装力量由国民军和警察部队组成。当国民军占领了警察总部、抓捕了警察领导人科歇勒后,科歇勒和警察部队转而参加政变。这是一场由武装部队发动的、没有遇到抵抗的不流血政变。几天后,首都摩加迪沙就恢复了正常的活动。

政变的当日上午,武装部队在电台发表公报,宣布国民军发动了政变,已推翻了埃加勒政府,并接管了政权。公报指责索马里的政界领导人已陷入部落主义和贪污腐化之中。公报攻击埃加勒总理是一个“榨取人民血汗的剥削者”,他“贪占国家的财产,并将国家的土地廉价出售给他的朋友”。公报宣称武装部队将与国内的“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还要调查暗杀舍马克总统的幕后人物。公报宣布武装部队成立了“全国最高革命委员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由西亚德将军任委员会主席。随后,革命委员会宣布将索马里共和国改称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规定10月21日为革命节(国庆日),而原7月1日国庆节改为独立节。革命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议会和停止一切政党活动。革命委员会阐述了它将实施的政治纲领:对内将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坚决消灭一切贪污腐化、滥用权力、无政府主义、部落主义和其他伤风败俗的现象,将建立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原则、保证人民权利和社会传统习俗的社会;对外支持世界团结和民族解放运动,反对一切新老殖民主义,继续保持积极中立政策,尊重并承认所承担的一切国际义务。

西亚德执政

10月24日,西亚德将军发表第一次广播讲话,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表示要在索马里“建立一个平等、社会主义和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号召全体索马里人民同新政权合作,以“消灭一切帝国主义及其在索马里的代理人”,表示要通过发展民族经济,避免向外国乞讨,建设一个走向进步的和受到国际社会尊重的国家。西亚德和革命委员会十分重视纳赛尔的支持,让参加舍马克总统葬礼的埃及代表团团长、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执委会委员努尔转交给纳赛尔一封信,阐述了“索马里革命”的情况,希望埃及给予新政权支持。10月29日,纳赛尔给予西亚德复信,表示埃及全力支持索马里军政权,希望西亚德和索马里全国最高革命委员会维护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利益。

西亚德执政后,实施了一系列比较激进的政策,其中部分是仿效纳赛尔在埃及的做法,如对外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对粮食等重要商品实行统购统销。在反帝反殖的外交路线指导下,索马里与原宗主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关系恶化,驱逐了美国的和平队,增进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点评:

西亚德的政变背后隐藏着必然因素:一是人们对保守的、倾向西方的埃加勒的不满,对舍马克遇刺持有疑异;二是国民军大多怀有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认为惟有武装部队才能领导索马里走上繁荣昌盛。可见,为保持政权稳定,首先是要稳定人心,要使总统在民众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受到民众的拥戴;另外就是要使军队完全听从于总统的指挥和调动。特别是在这样的小国家中,总统对军队必须有绝对的控制权,否则,军事政变就难以避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