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一大退步——2006年12月斐济军事政变
72.一大退步
——2006年12月斐济军事政变
斐济群岛共和国是大洋洲一个很小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1.8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万,但政局却一直不稳定,对国家权力的争夺相当激烈。远的不说,仅从2000年说起,这一年的5月,一伙武装分子发动政变,被三军总司令姆拜尼马拉马领导的军方镇压。2001年9月,斐济大选,恩加拉塞在大选中获胜,任总理并组织内阁。2006年,恩加拉塞再次获胜担任总理。但此时一心想当总统的姆拜尼马拉马总是横生事端,对政府事务横加干涉,这便引起了恩加拉塞的不满。随着双方矛盾的加深与激化,姆拜尼马拉马以武力相威胁,强迫恩加拉塞辞职,并发出最后通牒。恩加拉塞以己是民选总统为由,拒不辞职。一时,斐济被政变的乌云所笼罩。12月5日,斐济士兵包围了首都苏瓦的政府大楼,解除了总理恩加拉塞的职务,任命乔纳·塞尼兰加卡利为过渡总理。
三军总司令要纂权
斐济1970年独立,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2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其中,斐济有约4万人在旅游部门工作,旅游业是最大外汇收入来源。
1999年5月,斐济根据1997年宪法举行全国大选,以印度族为主的斐济工党获胜,乔杜里成为斐济历史上第一位印度裔总理。2000年5月,武装分子发动政变,推翻了乔杜里政府,并绑架了乔杜里等多位政府要员长达两个多月,一度震惊了世界。
这场政变最终被时任三军总司令的姆拜尼马拉马领导的军方所镇压。之后,姆拜尼马拉马开始实行军人管制。2001年9月,斐济进行大选,恩加拉塞领导的“团结的斐济党”最终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进行组阁。2006年5月,斐提前举行大选,执政的“团结的斐济党”再次获胜,恩加拉塞得以连任总理。
曾于2000年粉碎政变阴谋的功臣——姆拜尼马拉马,野心勃发,一心想当总统,但由于落选,他无可奈何,只得横生事端,常对政府事务横加干涉与批评,从而引起了恩加拉塞的不满。
姆拜尼马拉马公开指责恩加拉塞贪污腐败,对政府要特赦2000年政变者更是异常愤怒,他下达通牒,要求恩加拉塞辞职。因此,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0月31日,恩加拉塞本想趁着姆拜尼马拉马前往伊拉克视察驻扎在那里的斐济部队时除掉这个“眼中钉”,可是却发现自己在军方根本毫无号召力。11月1日,武装部队的车子开上了苏瓦的街头,大批士兵手握机枪四处巡逻。不仅如此,军方还公然运入了大约7吨的弹药。
军方接管政府
姆拜尼马拉马曾向恩加拉塞政府提出多项要求,并向恩加拉塞总理发出最后通牒。通牒时限到期后,姆拜尼马拉马表示,由于恩加拉塞未能满足军方的全部要求,他不得不采取行动,对政府实施和平“清理”。
2006年12月3日下午,姆拜尼马拉马在斐济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要求总理恩加拉塞主动辞职,否则将迫使他下台。姆拜尼马拉马说,斐济将建立一个过渡政府,随后将通过大选恢复民主政治。但恩加拉塞此前已经表示,作为民选政府的总理,他不会辞职。
12月5日,斐济一群士兵包围了位于首都苏瓦的政府大楼,并收缴了总理莱恩加拉塞和部分政府部长的车辆。恩加拉塞说,军方针对政府的“政变其实已经发生”。
同日,被军方任命为新的过渡总理的乔纳·塞尼兰加卡利,出席在首都苏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天下午,姆拜尼马拉马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军方目前已完全接管政府,控制了全国,解除了总理恩加拉塞的职务,任命了新的过渡总理。
姆拜尼马拉马6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随后为过渡政府总理塞尼兰加卡利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并解散议会。
姆拜尼马拉马当天授权发布的公报说,目前的军政府属于过渡性质,其目标是“将国家引向良好管理,消除腐败恶行和尽快增加国民福祉”。公报说,军政府的一个军事委员会将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姆拜尼马拉马同时下令全国约3000名预备役军人返回军营,以协助军队对全国各大城市和重要设施的布防,并表示如有必要将实行宵禁。他还呼吁斐济国民放弃被推翻的恩加拉塞政府,支持新政权。
国际社会谴责
对于斐济发生的军事政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5日发表声明予以强烈谴责,并要求立即恢复斐济合法的民选政府。安南还要求通过和平方式和全面对话恢复斐济宪政,支持太平洋岛国论坛以及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为此作出的努力,并承诺联合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化解斐济目前的危机。
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5日发表声明,谴责斐济当天发生的军事政变,强烈反对斐济军方接管民选政府的权力。声明要求斐济军方停止采取破坏斐济民主进程的行动,并让位于民选政府。声明还呼吁斐济各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对话,以解决斐济当前的这场危机,使局势恢复稳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随着斐济局势的动荡,美国将研究是否需要停止对斐济的援助。美国法律规定,当一个国家发生政变或出现政变企图时,美国将停止对该国的援助。
新加坡外交部6日发表声明说,最近斐济局势的发展是一大退步,它将损害斐济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声明希望斐济尽快通过和平手段,恢复受到宪法保护的民选政府。
点评:
民选政权与军政权,谁更能符合民众的意愿,谁更能代表国家政体发展的方向?显然是前者。所以,当斐济发生军事政变、建立军政府之后,立刻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不予承认。这反映了一种时代潮流:民主政治终将战胜独裁政治,掌军权者也许更容易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但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军政权终将为民选政府所取代。斐济这次政变后,军政权取代了民选政权,故一些国际舆论认为,这是斐济政治发展的一大退步。此话是不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