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1年10月多哥兵变 - 168次世界重大政变内幕 - 李一新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6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1年10月多哥兵变

64.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991年10月多哥兵变

多哥是非洲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5.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2000年),贫穷落后,且政局一直动荡不安,20世纪末数次发生政变。1990年到1991年,国家多次发生动乱,政局处于极度混乱状态。1991年9月,成立过渡政府,科菲戈出任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为了削弱亲总统势力,撤换军队要职,调整军事防务,削弱少数高级军官利益,引起了军队对过渡政府的极大不满。1991年10月,多哥武装部队曾先后两次发动兵变,占领国家电台和电视台,闯入科库·科菲戈总理居住的宾馆,要求科菲戈辞职,造成严重的流血冲突,多哥因此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过渡政府成立

1991年9月7日,在长期动乱之后,多哥过渡政府成立,科库·科菲戈出任总理兼国防部长,但在军界尚无实权。他为夺取军队实权并削弱军队中的亲总统势力,科菲戈组阁后先以国防部长身份接管军务,后增设国防委员会,旨在全面控制武装部队。与此同时,他还任命了一批倾向民主化、支持过渡政府的军官担任军队要职。事情并不止此,科菲戈还采取步步紧逼的策略,9月26日签署法令,以总统应是文官为由,暂停埃亚德马总统的军籍。这一系列措施加剧了亲总统势力(一部分军队高层势力)与过渡政府的矛盾。不少高级军官为埃亚德马身处逆境而不安,进而考虑到自己在武装部队中的地位也不会长久,利益也将要受损。有些士兵认为,昔日“国内之敌”如今竟是过渡政府领导人,根本不能信任它。特别是过渡政府一上台就全面否定埃亚德马总统,开始在政府官员中进行清洗,换成亲过渡政府的人。这些使武装部队根本不能接受,从而开始酝酿兵变。

发动兵变

10月1日9时,多哥武装部队20余名士兵全副武装,突然占领国家电台和电视台,持枪胁迫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播发他们的公报。公报要求解散多哥最高委员会(临时议会,由反对派控制)和过渡政府,由埃亚德马总统任命新的最高委员会,还要求科菲戈辞职。公报宣布,过渡政府最近任命武装部队负责人的命令无效,今后任命军队高级军官应由总参谋部向国防部长建议。公报提出军队重新接管海关、提高军人待遇等项要求,再次重申支持最高统帅埃亚德马。

10时许,获悉兵变的埃亚德马在国家电台发表讲话,要求兵变军人放下武器,返回兵营。兵变军人随即返回兵营。此间,首都数千名南方埃维族居民上街示威,支持科菲戈总理的过渡政府,并在部分地区发生冲突。为此,最高委员会决定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兵变的指使者。

兵变再起

10月8日凌晨2时许,首都洛美夜深人静。10余名总统卫队成员持枪破门闯入科菲戈总理居住的宾馆,胁迫工作人员领他们到科菲戈的套房,试图绑架科菲戈。然而,科菲戈早已离开宾馆,与过渡政府成员在商讨对策。这些卫队成员发现扑空时,立即撤离宾馆。

8日上午,关于军人在凌晨搜捕科菲戈总理的传闻引起洛美埃维族居民的强烈反应。他们设置路障,致使全城多处交通受阻,秩序混乱。10时左右,科菲戈总理在电视台发表讲话,证实他安然无恙。此后,城内交通秩序转好。中午,洛美局势再度恶化。一些由居民组成的民兵,抢、砸前政权和现政权某些要人的住宅。此后,还出现了部族冲突的迹象。支持总理的南方埃维族居民冲入北方卡布列族居民区,掷石块、弹弹弓。卡布列族居民组织自卫,在其街区巡逻,禁止异族人出入。实际上,他们同本族军人联合起来与埃维族居民展开对攻,直至傍晚,枪声不断,造成7人中弹身亡,59人受伤。

在洛美局势严重混乱的情况下,科菲戈总理主持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呼吁保持平静,谴责破坏行为,称群起殴斗、暴力冲突“违背民主理想”。然而,他的呼吁未能奏效。9日晚,科菲戈总理被迫下令禁止“任何街头示威”。至此,再次发生的兵变及其引发的部族冲突方告停息。

点评:

凡政变频繁的国家,均有政变的“传统”和诸多历史原因。多哥1963年曾发生自独立后的首次政变,埃亚德马总统就是这次政变的最大受益者,他当时是这次政变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政变后不久便当上了总统。他任总统后,全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到1991年,武装部队中军官多为埃亚德马总统的嫡系,并且,部队中80%的士兵来自与埃亚德马同族的卡布列族,南方埃维族官兵则处于臣属地位。而以埃维族人为主的多哥反对派长期视武装部队为心腹之患,所以,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政变与反政变就接连不断。并且,这种部族间的权力之争不解决,政变就不会绝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