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本第1回主仆小街大步走叔嫂寒夜热情高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家传本第1回主仆小街大步走叔嫂寒夜热情高

一九零二年,海西的冬季来得早、来得猛,天气异常寒冷。

这天早上,李庆侠起床后发现,下了一夜的雪还没有停下来。

根据惯例,下雪天,李家的私塾是不会有学生来上课的。

吃了早饭,李庆侠仍然哈气连天的,因为最近两个多月没有到李景虎家去,昨夜里一直想着和嫂子的事情,失眠了。

“困就再去睡吧!今天又不上课。”怀着身孕的李惠氏道。

李庆侠又躺回被窝里睡觉,不久便进入梦乡。

月黑风高夜,李庆侠提着灯笼,在荒郊小道上行走。

突然,空中电闪雷鸣。李庆侠抬头望去,只见一大清官员的身影出现。

“中堂大人……”李庆侠一遍遍呼喊道,然而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慢慢的,这条身影很快分成了三股,似在人与犬的形状之间变换。

不一会,一犬成形,降落在地,然后,风驰电掣般向北方奔去。

紧接着,又两犬落地,接着互相撕咬。

不一会,斗败的一犬逃跑,另一犬尾随其后紧追不舍。

李庆侠正在惊诧不已,却忽然看到从空中飘下一副对联——海西郡魔头下界,贵人家犬子诞生。

李庆侠正要去捡落在地上的对联,却被儿子李德金吵醒。

类似这样的梦境,李庆侠记得好像有过不止两三次了,与以往不同的,这次多出了对联。

“此联乃章回体小说标题,有什么含义呢?有什么征兆……”李庆侠想道。

想啊想,李庆侠竟然想起了自己先辈海西侯的故事:

“李爱卿征战西域多年,功勋卓著,愿到何方为侯?”汉武帝刘彻问战功显赫的李广利。

李广利想到自己打败仗时,多数族人因害怕受到牵连已经陆续东移至海西地,便连忙跪曰:“臣愿奔赴海西。”

众臣愕然,因为海西地是因泥沙淤积而成,人烟稀少,是贬谪官员或流放犯人的不毛之地。

刘彻亦对此疑惑不解道:“爱卿为朕开疆辟土,功勋卓著,为何不享大汉丰腴之地而图偏僻之壤?”

李广利再拜道:“禀皇上,吾若舍海西而图别处,则虽可安身,然无可安心。”。

刘彻心中甚欢,暗暗佩服李广利的明智之举。因为他的皇亲国戚,还有许多像李广利一样的重臣功勋,对皇城周边安全之域及黄河流域丰腴之地,早已垂涎三尺,明争暗斗。

于是,刘彻欣然道:“朕恩准李爱卿为海西侯!”

……

数日之后,李广利率族人及府兵家丁等近三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奔赴海西腹地,所经之处,常有自称李姓者加入迁徙队伍。

接近海西荒芜地带时,由于迁徙队伍越来越庞大,李广利便将其分成两股,沿着相距十八里的南、北六塘河,水陆两路继续前行。

忽一日,两股人竟然又奇妙地汇合到了一起。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南、北六塘河在此合二为一。

交汇而成的河大约五丈宽,李广利便为它取名为五丈河,并在离南岸五十里处安营扎寨筑城池。

……

想了一天,李庆侠仍然想不起来在哪本书里看过此联,也未能解其深意。

吃过晚饭,李庆侠说要去找大哥李庆虎,商量开春后出去做生意的事情。

天空中,稀疏的寒星时不时地从浮云里钻出,窥探着这片由泥沙淤积、被历代移民开垦的海西地。

凛冽的西北风狂呼怒号,肆意地把刚刚落下的积雪又抛向半空。

在这恼人的风声里,冷不丁地又从沿河边狭长柳树林子里传来猫头鹰的“呜呜”声,阴森森的恰似怨妇哀嚎。

河口街青石板街道上,一盏马灯在摇摇晃晃地由东向西移动着,忽闪的灯光里有两个黑影在街边行走。

拎着马灯走在前面的是小伙计郑天贵,十一岁的他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小棉袄,牙齿被冻得直打颤,浑身哆哆嗦嗦的。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巴不得一下子赶到目的地。

后面跟着的主人是李庆侠,他一边走一边骂道“该死的小歪嘴!走这么快干嘛?赶着去投胎呀!”

“是,是!二、二老爷。我、我走慢、慢点儿。”郑天贵结结巴巴地答应着。

他表面对李庆侠恭敬地点头哈腰,可心里却在狠狠地骂着:“老王八!老臊驴!你自个儿穿着棉袍子,当然不怕冷,还不让我走快点暖和暖和!”

李庆侠一路上唠唠叨叨的,一袋烟的工夫便来到了街西头的一座院子前。

听到里面响起的狗叫声越来越小,李庆侠心中甚是高兴,感叹道:“好狗通人性啊!”

“是,是啊!”郑天贵口头上附和道,心中却十分气愤,“他这是说我连狗都不如。他口口声声‘勿以身贵而贱人’,都是骗人的鬼话!”

这宅子是朐南镇富人家居的普通样式,是十二年前李肥南为李庆虎买的。

在或明或暗的月光下,院墙斑驳陆离,墙角边几株枯黄的野草随风摇摆着,不过从高大的门楼还能够看得出院子当初的气派。

李庆侠前年过年写的对联因为风吹日晒,红纸已成了白纸,字迹已无法辨认。

不过,他依然记得那是李章铜二十四岁中皇榜进士时的诗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郑天贵见李庆侠呆站在院门前,便麻利地快步上前,微微踮起脚尖,昂着头,抬手抓住门环,“哐哐”地叩打着,嘴里喊着:“快开门,快开门呀!二老爷找大老爷有事来了!”

不一会儿,院门“吱呀”一声慢慢地打开了半扇,郑天贵提高马灯一照,看清了来人,原来是李庆虎家的老佣人薛嬷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