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社交眼光:挖掘人际关系中的金矿(2)
第34章社交眼光:挖掘人际关系中的金矿(2)
3.投其所好套近乎。通过了解,掌握了你所要攀交情对象的兴趣爱好,这个时候,你就有了由头和借口,就很容易和对方缩短距离。有个人喜欢书法,尤其喜欢收藏盛唐时期的碑拓。别人想求他办事,于是专门找了一幅早年的碑拓去请他鉴赏。自报过家门后,把拐了几个弯的关系一讲,那人还是一脸的冷漠,于是他马上转换话题,盛赞这人是盛唐碑拓的鉴定行家,他有一幅碑拓,想请这人鉴定一下,从而辨别真伪。这时,这人的脸色马上温暖如春。这个人展开了他的拓片,两人一边看一边聊,谈得十分投机,临行前,他见那位领导喜不释手,就以碑拓相赠,并顺便麻烦他一件小事,于是便大功告成了。
4.察言观色,相机而动。
当今社会,能被人攀交情的人,大多具有相当的能量,因而在他的周围会形成一个曲意逢迎的竞争圈子,你要在这个圈子中生存,并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讲究一些策略,动用一些手腕,察言观色、听风看雨,一旦有好风,你就可以借力成为攀交情对象的心腹,那你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呢?
朋友是你一生用不尽的财富
姚东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家有名车、别墅,有自己的公司,可他常说自己最大的财富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围绕在身边的朋友。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单枪匹马是寸步难行的,只有广结人缘,多结交朋友,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因此,姚东广交天下良朋,而且对每一段友谊都十分珍视,朋友有困难时他总是全力以赴,对朋友无论高低贵贱,一律一视同仁。结果他的朋友越聚越多,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很少有做不成的,这都要归功于他有那么多的好朋友。
姚东因为珍视朋友而得到了一个坚实的靠山,朋友成了他永远的财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努力为自己寻找朋友,把朋友当作靠山,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成功。
一个真正的朋友,在思想上会与你接近,也能够理解你的志趣,了解你的优势和弱点。他会鼓励你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件正当的事,消除你做任何坏事的不良念头。为你增加无穷的能量与勇气,让你以“不达成功决不罢休”的精神,积极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见识过人、能力很强的人,即使目前看上去已经事业有成,如果没有几个真正的朋友,那就不能称得上是成功。因为“一个人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择友是否成功”。朋友的力量是你永远的财富;而失去了朋友的人生则会变得黯淡无光,找不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贫穷而不幸的。14岁那年,他借钱买了一条小船,开始偷捕牡蛎。可是,不久之后就被水上巡逻队抓住,被罚去做劳工。杰克·伦敦找机会逃了出来,从此便走上了流浪水手的道路。
两年以后,杰克·伦敦随着亲戚一起来到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在淘金过程中,他结识了不少朋友。他这些朋友中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大多数是美国的劳苦人民,虽然生活困苦。但是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生存的活力。
杰克·伦敦的朋友中有一位叫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辛酸历史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书。杰克·伦敦听他的故事经常潸然泪下,而这更加坚定了杰克·伦敦心中的一个目标:写淘金者的生活。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学习。1899年,23岁的杰克·伦敦写出了处女作《给猎人》,接着又出版了小说集《狼之子》。这些作品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主题的,因此,赢得了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喜爱。
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著作的畅销也给他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与他同甘苦共患难的淘金工人们,正是他们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与素材。他经常去看望他的穷朋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喝酒,回忆以往的岁月。
但是后来,杰克·伦敦的钱越来越多,他对于钱也越来越看重。他甚至公开声明他只是为了钱才写作。他开始过起豪华奢侈的生活,而且大肆地挥霍。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忘记了那些穷朋友们。
有一次,坎里南来芝加哥看望杰克·伦敦,可杰克·伦敦只是忙于应酬各式各样的聚会、酒宴和修建他的别墅,对坎里南不理不睬,一个星期中坎里南只见了他两面。
坎里南头也不回地走了。同时,杰克·伦敦的淘金朋友们也永远地从他的身边离开了。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写作的源泉,杰克·伦敦的思维日渐枯竭,他再也写不出一部像样的著作了。于是,1916年11月22日,处于精神崩溃边缘和金钱危机中的杰克·伦敦在自己的寓所里结束了生命。
一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谁也无法单枪匹马在社会的竞技场上赢得胜利、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他只有在朋友的帮助和拥护下,才不至于失败。”杰克·伦敦就是因为抛弃了朋友,才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社会中有许多靠着朋友的力量而成功的人,如果能把他们的成功过程一一研究,你会发现朋友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和朋友在一起不但可以陶冶你的性情,提高人格,还可以随时在各方面给你带来帮助。而且,你的朋友往往还会给你介绍许多使你感兴趣、获得益处的其他朋友。在社会上,你的朋友又能随时帮助你、提携你,能把你介绍到本会被拒绝的地方。这些朋友都是诚心诚意的,无论是对于你的生意,还是你的职业都到处替你做宣传,告诉他们的朋友说,你最近又出了什么书;或者说你的外科手术很高明;或者告诉别人,说你是水平极高的大律师,最近又赢了一场官司;或者说你有许多先进的发明;或者说你的业务非常棒。总而言之,真挚的友人没有一个不肯帮你、不肯鼓励你的。
如果你知道有人信任你,那是一种极大的快乐,能使你的自信心得到格外的增强。如果那些朋友们——特别是已经成功的朋友们——一点都不怀疑你,一点都不轻视你并能绝对地信任你,他们认为你的才能完全是能够成功的,完全是可创下一番有声有色的事业的,那么,这对你来说不啻于一剂激励你奋发有为的滋补药。
许多胸怀大志者在惊涛骇浪中挣扎、在恶劣的环境中奋斗,希望获得一点立足之地时,倘若他们突然知道有许多朋友恳切地期待着他们的成功,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将变得更有勇气、更有力量。
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了几分能量和智慧,也多了几分帮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的源动力,你的朋友是你一生也用不尽的财富。
交际之前可先进行“背景调查”
美国民主党员罗斯福在奥马哈的一次筵席上发现有很多自己并不认识的共和党人。
很明显,这些共和党人认识罗斯福,但由于之前他们并无什么交情,所以他们之间只做着礼节性的应酬。但在筵席结束之前,罗斯福想对每个共和党成员都表示自己至诚的好感。当时,刚从非洲回国的罗斯福正为1912年的选举做准备,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展现自己魅力与风度的绝好机会。
他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来应对这些在筵席上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准备了一个计划,可这一计划的实施必须由一个简单的问题展开。
当时,罗斯瓦特博士就坐在罗斯福身边,他回忆说:“在彼此互相介绍之后,罗斯福悄悄凑近我耳边对我说:‘罗斯瓦特,你说一下我对面的这些人的大致情况。’于是,我向他简单说了一下那些人的性格特点。”
接下来,罗斯福就开始着手“进攻”这些陌生人了。对于他来说,这太容易不过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情况,明白每个人所自负和自傲的东西,有何特殊嗜好等等。所以,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罗斯福会被人称为“私人交际天才”了。接着,罗斯瓦特博士又回忆到:“了解了这些人的背景之后,罗斯福马上就掌握了和在座的每位共和党人谈话的尺度与资料。”
为了应对这些陌生人,他一遍又一遍地打听有关他们的细节。这样,他才能调起这些人的胃口,这些人也认为罗斯福对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这种策略,罗斯福满足了宴会上的每一个人。散席后,罗斯福也成功地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罗斯福十分擅长运用这种策略,在他做了总统以后,著名新闻记者马可森也说过:“他早在一个人来拜见他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个人所有的资料……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点虚荣心,所以,让人们觉得你对他所有的事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把这些事真正地放在心上也就是对于人们的这种虚荣心的最合适、最有效的恭维。”
罗斯福真诚地尊重那些与他人息息相关的事情,以及他们所特别关注的事情。于是,他就运用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满足了所有他想赢得其好感的人的心。
大人物通常都会运用的最重要的策略就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交际之前进行“背景调查”,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在交际中赢得主动权。
大人物们都懂得这样一个事实:每个人的个人兴趣是人与人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既然这样,如果能有效利用这种差别的话,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如果想了解一个人,就得先掌握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料,比如这个人生活中的人和事,他曾说过、想过、做过的主要的事,他的习惯、嗜好,以及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等等。这些都是你应该了解和掌握的。这种策略的关键之处在于:从外围着手,在攻入本垒之前,先了解堡垒的周边环境,以做到胸有成竹。有了这样稳固的基础,在你要逐步接近堡垒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准确地抓住对方所想,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曾把这种人们赖以生活、活动的个人能力称为“私人乐园”,这是很高明的。
能在人际交往中顺利地进入他人的“私人乐园”是大人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加利在初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时,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麻烦——他的同事对他并不太欢迎,也没有几个人支持他,所以,他的工作很难做。
加利的一个熟人说:“一次,他对我说,在他刚做钢铁公司总经理之时,很多同事都不太认同他。他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而想要有所改变,就得先从他们为何不欢迎他下手,还得努力与他们交朋友,之后,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从而改善自己困窘的境地。”
我们来看看加利是怎样处理这一问题从而结交朋友的。
这位著名的工业领袖是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的呢?
史可特是西北大学的校长,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曾说过:“加利常在他给下属写有关业务的信件中夹杂点私人话题。他常在信里写几句收信人最感兴趣的事,或谈及收信人的特殊才能,收信人的家人和朋友,或顺便提起他们上次见面的愉快情形等等。于是,没过多长时间,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开始拥戴加利了。”
其实,这种让他人感觉到你的关注的方法是十分简单的,但简单的方法却往往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善于选择自己的靠山
为自己寻求贵人的帮助,是成功的一条必要途径。然而,我们该如何寻找贵人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哪些人可能成为我们的贵人,然后重点投资和这些人的关系。
刚开始,胡雪岩准备投资收复杭州的蒋益澧,因为蒋益澧收复杭州以后便坐镇杭州,成为杭州的“当家人”。与蒋益澧见面后,胡雪岩觉得这个人为人倒还憨厚,如果结交得深了,将来言听计从、亲如手足。但是在谒见左宗棠的路上,胡雪岩与蒋益澧的属下以及表侄何都司的一番交谈,使胡雪岩改变了主意。
离左宗棠大营不远时,胡雪岩和何都司在一起对酌,胡雪岩听何都司谈论左宗棠。
“我们这位大帅,什么都好,就是脾气不好。不过,他发脾气的时候,你不能怕,越怕越糟糕。”何都司说。
“这是吃硬不吃软的脾气。”胡雪岩说,“这样的人,反而好相处。”
“是的。可也不能硬与他对着说!最好是不理他,听他骂完、说完,再讲自己的道理,他就另眼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