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社交眼光:挖掘人际关系中的金矿(3)
第35章社交眼光:挖掘人际关系中的金矿(3)
胡雪岩觉得这两句话受益匪浅,便举杯相敬,同时问道:“老兄,你跟蒋方伯多少年了?”“我们至亲,我一直跟他。”
“我有句冒昧的话要请教,左大帅对蒋方伯怎么样?是不是当他是自己的替手?”胡雪岩问道。
“不见得!”何都司答说,“左大帅是何等样人?他当自己是诸葛亮,哪个能替代他?”
这两句闲谈,在旁人听来无关紧要,但对胡雪岩来说,却不亚于一道惊雷。他猛然意识到,投资蒋益澧为自己新的官场靠山并不妥。显然,左宗棠对蒋益澧,不可能像何桂清对王有龄那样,提携唯恐不力。胡雪岩原先以为左宗棠会力保蒋益澧做浙江巡抚,而朝廷原定的浙江巡抚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将另有安排。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因为从蒋益澧本身的能力来看,实在还不够格当一省的巡抚。于是,胡雪岩打定主意,今后自己寻找靠山,只有死心塌地跟着左宗棠才行。
就这样,胡雪岩为自己重整旗鼓、重新选择,从投资蒋益澧到投资左宗棠。后来的事实证明,胡雪岩的选择是明智的。
选择靠山,其实就是在选择你个人的机遇,你必须选择那些对你最有用的人,才能使自己获得成功。有的人可以助你逢凶化吉,事业兴旺发达。如果胡雪岩选择了蒋益澧而放弃了左宗棠,那么他是不可能取得后来的成功的。
善于选择那些对自己最有帮助的贵人,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创造发达的机遇。
与老朋友讲交情的艺术
韩冬人到中年了却下了岗,这可把他愁坏了,儿子明年就要考大学,只靠妻子那点工资怎么供得起儿子呢?何况他现在已经不年轻了,再找工作也不容易。看着丈夫消沉的样子,妻子倒给他想出了个主意:“哎,我问你,你不是说你有个姓李的‘发小’在建筑公司当老板吗?你找找他,怎么还不混个工作!”韩冬却有点犹豫:“唉,人家现在是大老板了,出入坐奔驰,哪还能认识我,再说我们十来年没联系了,有事找上门去谁帮你呀!”但妻子却觉得这事可行,韩冬只好去求李某了。一进门,韩冬就觉得很尴尬,李某倒还算客气,让自己的小儿子出来叫叔叔。看着李某十来岁的儿子,韩冬感慨地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咱们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天天在胡同口堆沙子,想起来就像是昨天的事情!”李某也叹了口气,跟着点点头,然后他诚恳地看韩冬说:“冬子,咱们虽然很多年没见了,可小时候的情分却忘不了,我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上门的,有什么事你就说吧,能帮上忙我绝无二话。”韩冬把自己的难处说了一下。李某点点头,“这样吧,你先回去等信,我尽快给你回话!”第二天,韩冬就接到了李某的电话,“冬子,过来吧,给你安排了个办公室的工作,先凑合干着,月薪两千三!”
韩冬和老朋友有了很大的距离,也很多年没见了,但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老朋友还是帮他办了事。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的朋友富贵发达了,有意或无意地疏远了你,而这时你却偏偏迫于无奈要求他帮忙办事。很多人觉得张不开嘴,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求这样的朋友要比求陌生人容易得多,至少你们有过交情。
那么,怎样跟发达了的老朋友打交道呢,下面介绍几种技巧。
1.以情感人聊过去。
因为回忆过去,就唤起了对方沉睡多年的交情,这交情才是对方肯为你办事的基础。当然,回忆过去,闲聊往事,也有个妥当不妥当的问题。当年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后,先后有两个少时旧友来找他求官做,一个说了直话,引起了他出身的尴尬,被杀了头;而另一个说话委婉、隐讳的朋友被朱元璋授以高官。
与朋友及家人闲聊过去,如果是当着他的孩子和老婆,也要尽量少去提及对方的尴尬事,这样可能会损害对方在家庭中的权威,引起对方对你的反感,而达不到办事目的。
2.以言相激扭转败局。
长时间没有来往,突然登门,对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于他。他若不愿帮忙,一进门就显得非常冷淡。当你把事提出的时候,他会表现出含含糊糊的拒绝态度。这时,你就得把“死马当成活马医了”。“以言相激”不失为一种扭转对方态度、继续深入的好方法。
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你能帮我,我才来找你的,否则,我也不能大老远的跑到你这里来。”“我想你有能力帮我,再说这事也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
当然,以言相激也必须掌握分寸,若是对方真的无能力办此事,我们也不能太苛求人家,让人家为难,不能说出绝情绝义的话,伤害对方。只有你了解了对方确实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时,才可以以言相激,逼他去办。
如果他真的帮你去办事,不管办成没办成,事后,你都应该说个道谢的话,这样会显得你有情有义。
3.诱之以利谈合作。
如果把事办成的难度大,或者对方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即使帮你办成,也会留下一个天大的人情。这样,你不妨以合作的态度去找他,对他诱之以利。
如果你把实情道出,说这是自己的事,事成之后,给他多少多少好处,对方可能会碍于旧交之面不好接受。所以,你可以撒一个小谎,说这事是别人托你办的,事后可以怎么怎么样,这样,对方就会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显得不卑不亢,事后也避免留下还不完的人情债。
一些“得道”的朋友,似乎看起来高不可攀。然而,他们也是你宝贵的人际资源,所以,要提醒自己,放下架子,厚起脸皮,多同这类朋友拉拉关系,也许就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你的事就被顺利办妥了。
晴天留人情,雨天才好借伞
我们知道要得到贵人的帮助,就要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与贵人建立关系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经常保持联系。有事没事打个电话或者登门拜访,都能让你们“日久生情”。
平时要不断寻找机会与贵人沟通交流,哪怕你现在没有事情求助于人,也要经常进行情感投资,巩固你们的关系。
法国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对他们的兴趣、好恶、性格都得一一记在心。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
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来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天大的本事,别人也不知道。
a先生曾担任某公司总经理,每年年底,礼物、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当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这一年却寥寥无几,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两三年后,a先生被原来的公司返聘为顾问,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了这位职员。
与贵人没事也要常联系,否则,当你哪天需要贵人帮助的时候,再去“临时抱佛脚”,关键时刻找不到人可就悔之晚矣。晴天留人情,雨天才好借伞。对贵人多做一些感情投资你绝对不会吃亏。
让老板成为你的贵人
王熙在一家集团公司的公共部门担任经理助理,他工作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都非常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公司调来了一位新老板。新老板在人事部门干了三年,成绩斐然,似乎公司准备重用他。
王熙发现调来的新老板在专业知识上非常欠缺,在与外商进行谈判时缺乏应有的知识,在上任的头几天便出了很多洋相。
一天,公司需要接待一位来访的外商,新老板为了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所。王熙发现老板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布置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对新老板说:“老板,这些小事,你根本无需亲自来做,由我代劳吧。”新老板同意了王熙的提议。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
事后,王熙在与新老板的闲聊中,有意无意地让老板明白各国人的禁忌和偏好,其中还穿插着一些笑话,使这位老板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一年后,他的老板被提升为集团的副总裁,他指定王熙接替了他的经理职务。
王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智慧型的下属,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主动出谋划策,给老板提供帮助,成功地把老板变成了提拔他的贵人。与老板的关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拉近与老板的关系,把老板变成你的贵人,那么你就能得到老板更多的帮助和眷顾,这对你的个人发展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那么,怎样做才能把老板变成贵人呢?
1.充分领会老板的意图。为了充分领会老板的意图,当接受老板的指示或者嘱咐的时候,应该问得尽可能清楚一些。不要畏惧,应该以探讨式、带有商量性的口吻,把老板的意图真正领悟透彻。不要老板简单地说了几句,就以为自己完全理解了。写一份报告、出席一次会议、完成一项任务,老板总会有一定的意图和目的。首先,应该明白这项工作在整个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其次,应该了解老板处于怎样的需求和心理状态;最后,应该根据老板的一贯作风和思想来加以完整的理解。
2.要向老板表明你的忠心。每个老板都喜欢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员工,所以,你要抓住机会,随时随地向他表明自己的忠心。
比如,听到公司有小道消息流传,不妨悄悄地告诉老板,以表示自己的忠心。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表达方式,言语要简明、直接,比如,可以这样说:“不知你有没有听到这个消息,不过,我想应该跟您说一下……”
所有的言行都是为了向老板表明:我是你的朋友,我会极力地支持你。老板会把这份忠心记在心中,对你产生好感。
3.避免与老板发生正面冲突。若与老板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吃亏的肯定是自己。更加不要当众与老板争得面红耳赤,因为那样会使矛盾升级。毕竟对方是老板,当面顶撞会让他因面子而恼羞成怒。应该知道:你只能试着改变自己,因为要老板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4.关键时刻能替上司卖力。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在关键时刻,为老板出力,老板才会更加认识和欣赏你,会认为你是忠诚的。人生的机会可遇不可求,绝对不要错过千载难逢的、可以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时,如果你能挺身而出,肯定能赢得老板更多的赏识;尤其当老板深陷泥潭时,你若能妙语安慰,甚至伸手拉他一把,老板一定会满怀感激。
5.适时地为老板说好话。对老板的是非千万不要评论,更不要在背后议论。当别人说老板闲话的时候,应该主动地为其辩护,应该提醒那些批评者:别忘了老板的优点。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氛围下,建设性的意见才能产生。若自己也是抱怨者中的一员,首先应该检讨一下自己。通过自我反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6.不与老板争功。美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倘若对自己的事业有相当美好的憧憬,就不要斤斤计较,而应该大大方方地将功劳让给身边的人,特别是自己的老板。与老板争功是不明智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了,即使遇到的是一个非常明智的老板,将功劳归于你,但是,他的心里肯定会不舒服,对你的印象当然也好不起来。更何况不是每个老板都是那么明智的。
7.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与老板一致。要求员工的言行应该让老板满意,而且能够竭尽全能地去帮助他。比如,他与某一客户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你应该尽力使两者之间的关系缓和。另外,要尽量与老板保持工作习惯上的一致。如果老板习惯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文件,那么,你也应该将自己午餐的时间缩短。
不必担心与老板拉关系会惹来非议,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人际交往,就像老板需要了解下属一样,下属也同样需要了解老板,拉近与老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