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南华未来综合学府
1626年12月29日这些人算是逐渐的走出了净化营分配到了各自的岗位,跟别的大洲人一样,在净化营里的时候,他们就在记录和观察每人的情况,根据他们掌握的技能分配到不同的组别,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技能的不是往工程组一丢就是往农林组一扔,在工程组和农林组这里是没有肤色偏见的,听话肯干活的就受欢迎和重用,反之就准备挨打饿肚子吧。
刘然他们制作的雕塑也制作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从旧时空买的雕像,这起码有近百人了,于是它们被按秩序的摆放在新建设的学校操场旁边,学校门口,道路两旁等地方,他们的画像和人物介绍会放入画框会出现在学校的走廊上,然后被叶明取名为未来学府,明面上意思是学生是我们南华国的未来,而深层次的意思只有穿越者知道了。
如同临高启明一样,南华国的教育也选择了面对少儿的国民教育和面对成年人的速成教育。
未来学府面对儿童的教育是学府里国民教育中的基础。面对的是收容来的孤儿和直接为穿越者们服务的土著的子女。它是强制性的,年满七周岁,不满十二周岁的儿童,全部要入学。超过年龄的,放宽为可以只参加成人速成类的扫盲学习,拿一张最为基础的扫盲班毕业证书。
在学校上南华国采取的是21世纪那些寄宿制的直升系学校,现在是小学、初中和高中,甚至不排除再来个大学,除此之外,还设立了一个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把旧时空的幼儿园和学前班合为一体。
小学的课程就是以的基础的读写算、公民教育――包括简单的南华国通史、母国中国的历史、基本道德与社会公德以及简单自然科学知识,学年为三年。设置劳动技能课传授各种有用的工作技能,以提高动手能力和为未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则是设置一定量的体育课增强体质,从孩子开始重视劳动、重视动手实践,哪怕在学校里各种办公也是不会少的。
这一阶段教育完成之后,就发给小学毕业证书。毕业生可以进入军队服役、进入职业学校,也可以直接加入穿越集团属下的某个部门工作。教育部门计划在未来几年里,以普及小学文凭为最大的任务,包括在军队、工厂、农场等等各个方面,这个时候是没有21世纪那种童工一说的,年纪到了全部都要工作。
有能力继续学习的孩子可以升入初中,学制三年,毕业后获得初中毕业证书。
拥有初中毕业证书的人,可以选择继续升入高中或者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中学为三年。根据穿越者的计划:能够读到中学的人,将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课程设置偏重于更多的理论和基础科学,使这些孩子能够最终掌握穿越者带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和文化。换而言之,能够完成九年国民教育,得到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未来南华国的接班人之一。
因为对那种综合性学府的推崇,职业学校也在这个学府里,招收的对象有面向所有获得过毕业证书的人,当然,不同的文凭能够学习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打磨工和护士只要扫盲班毕业证书,教师就必须是小学毕业证书及其以上获得者,医生则是中学文凭获得者。
职业学校的培养的重点技术含量较高,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才能胜任的工种,包括技工、教师、医护人员之类,也为未来。根据工种的不同,培训时间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期间即有文化学习,也有在各部门实习劳动,但是基于后世文凭万能的情况,在对某些人员年纪不小,学习理论知识精力不够,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十分熟练的人也是可以颁发相应的特殊毕业证书,拥有同等法律权利,这是在一线工作的穿越者们强烈要求的,他们有着深刻的体会,比如中医界颇有一批“一招鲜”的医师,他们或者掌握某种独门治疗技术:如针灸、红伤、推拿、正骨;或是特别擅长某种疑难杂症,诸如皮肤病、毒蛇咬伤、花柳病等等。
以后从明国来的移民里肯定会有几个类似的医生,要这些人去从头考小学初中文凭那是不可能的,顶多能通过个扫盲班。但是因此就禁止他们行医显然又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所以这样的人才可以不考理论,直接带到医院去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合格即发给“特色毕业证书”。自然他们除了本行之外也不能染指其他科目,同理机械加工业和工程建筑业是如此,而且这也得到了几个委员的大力支持,于是第一个教育组组长兼南华国未来学府的校长穆子萧自然不会反对。
而在论坛上未来综合性学府的出现也让论坛里热闹起来,陆军要建立军官学院,装甲兵学院,海军出身的也自然要求同等待遇,卫生组要搞卫生学校,农林水渔组要搞农业学校,勘探队要搞地质学校,穆子萧打算成立个简易师范学院,出来的学生教幼儿和小学生。
“依我看,目前可以增加一个简易师范教育和简单的干部培训班就可以了。”成新说,“首先,南华的普及教育是学校的事,目前而言我们要培养的是目前需要的基本应用型人才――士兵会写字,会算100以内的加减乘除就够了,最多工兵、炮兵懂四则运算外加简单的几何应用。普通工人的要求不会比士兵高多少。担任行政干部再懂一些珠算之类,如同电视剧《海魂》里的海军学校一样,国民党的海校要上八年,而在天朝初期就上一年够了,只知其然就够了。”
虽然委员会没有通过成立其余学校的申请,但是这些单独学院出来都是迟早的事情,有心人都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
“海盗和疍户出身的去海军,那些日本浪人去陆军。”唐胜辉看着面前的一脸殷切的军官揉了揉脑袋,自从浅煤层位置找到后,对搬运工的需求就大了,负责电力的人直接派了几个人去那开始建立火电厂,从时光门过来的火力发电设备进来后就立刻运到了大同港,一向吝啬的委员会表示电力设备直接走卡车,需要什么物资尽管提,而这需要的人力想想就头疼。
“既然我们是主动穿越的,那不管是谁都想让我们的生活跟现代更贴近些,所以让良家子当兵暂时等等吧,谁叫我们这个位置短期根本就没什么敌人呢,我能要来这些人已经很不容易了。”看到众人如此的失望,唐胜辉也没办法,离他们最近的葡萄牙忙着对付荷兰人和东非海盗,南美洲一样天天打,只要自己不作死,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来进攻自己,陆地上的敌人根本不堪一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指望委员会划拨人手给军事组想都别想,而军事组的训练跟21世纪比也是非常简易版本的,有时候也会被拉去干活。
“所以军事组要做的就海军尽快形成战斗力,有需要时候搞运输和水文测量,依然是去抓人口和牲畜,需要海军配合的时候海军也配合下,煤矿建设起来了,那火力发电厂也要建立起来,那些什么都不懂的几大洲的人肯定不懂得安全生产,对我们的命令也是一知半解的,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哪怕死一个都让委员会心疼一会了,上次那次大捷抓了一千多人,这可是实在的劳动力,如果想让我从委员会那里多拉点人过来,就要多抓俘虏,彻底肃清周围的部落,有了成绩我才有底气去要名额。”
“那我们在舰船上进行蒸汽机的测试没问题吧。”陈海阳问道,相对于配合陆军去抓人,他还是更想提高海军的战斗力,这还是一票海军军官的想法。
“当然,海军跟欧洲列强的海军比是优势最小的,必须尽可能的提高我们战舰各方面的性能,这全权交给你们了。“得到满意答复后,陈海阳敬礼后就离开了,杨晓东撇了撇嘴。
“指望海军帮我们抓人,还不如指望我们自己呢。“杨晓东的话获得了众陆军的赞同,唐胜辉只当看不见。
“别废话了,赶紧带着那些新兵蛋子去抓人,这些部落正好用来锻炼新兵,告诉他们别担心没军饷,休息的时候会提供香烟和酒的福利,至于女人会给那些受伤的二线军人配媳妇的。”
唐胜辉直接把他们轰走了,接下来他在和几个军武宅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建设,作为一名退伍排长,他深知他的能力有限,这个未来国防部长的位置也是因为自己来的早而已,不然光陆军来的这一票人里就有好几个校级军官,不管从哪方便都比他强,唯一区别是他们只带着家人而来,这跟他不同,初期他可是拉了一票人过来的,但是这样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小然后被反超,所以那几个上尉和校级军官到现在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他们知道以后日子还长着呢,所以他已经下定决心,等以后稳定下来了,他就申请负责成立一所陆军军事院校,国防部长这个位置交给他们之间竞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