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发现与吃醋
折赛花从杨崇婧拿到的案件信息中,发觉了不少问题,但因为没有第一手的资料,也缺少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她决定让杨崇婧去找刘承钧问问,能不能去现场看看。
但到了杨崇婧的房门外,折赛花却发现杨崇婧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完全没有听到自己进来的声音,她迈步而入试探着问道:“婧儿,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听到近在咫尺的声音,杨崇婧才回过神来惊叫道:“折姐姐?你什么时候来的?”
折赛花有些担忧的看着杨崇婧说:“怎么了婧儿?不舒服吗?”
杨崇婧有些慌乱:“呃,没什么,没什么事,就是在想点事情,折姐姐找我有什么事吗?”
折赛花认真的看了看杨崇婧,确认她脸色红润,不像是生病的样子,这才松了口气,将自己的来意向杨崇婧说明。
杨崇婧听了后却一反常态地沉默着。
折赛花继续说:“虽然过了一个月,但最近太原没有下过雨,很多痕迹应该还留着,所以现场应该还能留下不少痕迹。另外就是现场看一下地形……”
没等折赛花说完,杨崇婧开口打断了折赛花的话:“折姐姐,现场一定要去吗?”
折赛花听到似乎察觉了什么,问杨崇婧:“怎么?不方便吗?”
杨崇婧沉默了一会说:“只是觉得刚找过太子殿下,又麻烦他,会不会不好?也许会让太子觉得我们得寸进尺。”
折赛花明白杨崇婧的担忧是对的,本来嫌犯的亲眷看卷宗就是受太子的眷顾了,现在还要求去现场,这让太子夹在中间,只怕也不好做。但折赛花总觉得不甘心,可看着杨崇婧为难的样子,折赛花叹了口气:“那就算了,希望卫家那边能有好消息吧。”
杨崇婧看着折赛花离开,再想起自己的哥哥如今还在牢狱之中,心急如焚,她当然相帮哥哥,但今天她看到刘承钧的眼神后,有点不敢面对他。杨崇婧不是情窦未开的少女,她自然明白那眼神中的意味,权衡再三,杨崇婧下定了决心,就当自己是自作多情了,太子可能只是对杨家人好奇?只要没人说破,就可以永远当做不知道这件事,杨崇婧已经决定去找太子,明天就求!
第二天一早,杨崇婧又到了太子府上。
见到太子,她说明了来意,本来她都做好了要被拒绝的准备,却没想到太子思考了一会,竟然答应了。
杨崇婧小心翼翼地问:“太子殿下,我能不能带个人一起去?”杨崇婧知道自己的定位,除了用药,其他一切用脑子的事情和自己关系都不太大,而折赛花看过卷宗就想到了查案的突破口,这种情况她在场最为合适。
“带谁?”刘承钧有点意外地问。
“杨哲。”
“不行!”刘承钧几乎是听到名字后就脱口而出。
杨崇婧有点惊讶地看着刘承钧,刘承钧脸色难看:“为什么是带他?”
杨崇婧小心翼翼地说着早就编好的理由:“杨哲他之前负责的是追踪的工作,对于寻找这些蛛丝马迹应该比较擅长。”
“胡闹,这是探案,又不是军中索敌,完全是两码事,不要混做一谈。”
杨崇婧没想到这个提议会引来刘承钧这么大的反弹,但要去宫中还需要太子许可,也就不敢多说什么,只是一副委屈的样子。
刘承钧看着杨崇婧可怜巴巴的样子又有点于心不忍。最终叹了口气说:“好吧,杨哲可以带上,但记得提醒他不要乱来,更不能乱闯。”
杨崇婧本来还在想怎么和折赛花解释,结果听到刘承钧的话后大喜,忍不住抓住了刘承钧的手:“太好了!谢谢太子殿下!他一定不会乱来的!我们不过是求证几个疑点,看完就走!”
听到杨崇婧的话,刘承钧皱起了眉头:“你把卷宗给那个杨哲说了?我告诉过你不能告诉别人。”
杨崇婧察觉到自己有些失言,好忙否认:“没有没有,是我察觉的疑点,是我察觉的,但我不太擅长现场查探,所以才要带上杨哲……”看着刘承钧严肃的表情,杨崇婧的声音越来越小。
刘承钧看到杨崇婧的样子,怎么会猜不到真相,但自己又怎么忍的下心拒绝她,感受着握着自己的手的柔夷,刘承钧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没说就好,明天你们来府上找我,我带你们去宫中。”同时举起了手。
杨崇婧讪讪地收回自己的手,往外走了两步,突然转过身来,一脸灿烂的笑容看着刘承钧说:“谢谢太子殿下,你是个好人。”
刘承钧看着杨崇婧的笑脸,想到自己最近的谋划,叹了口气,喃喃地说了句:“希望过段时间你还能这么说。”他的声音低不可闻,只有他自己听得到。
杨崇婧赶回杨府,高兴地告诉了折赛花这个消息,折赛花高兴的同时,却觉得疑惑:“婧儿,你昨天不是说找太子不方便吗?怎么今天又自己跑去了?”
杨崇婧理直气壮:“昨天,刚麻烦完不方便,这不是过了一天了吗?就不麻烦了。”
折赛花无语的看着杨崇婧,完全不知道她脑子里在想着什么
第二天两人随刘承钧进到宫中,刘承钧看着折赛花的男装身份杨哲,紧绷着脸,让折赛花不禁犯了嘀咕,忍不住去回想自己到底是在什么时候无意得罪了太子?为何太子对自己有这么明显的不待见。
到了案发现场,刘承钧板着脸对折赛花说:“调查可以,但不要乱翻乱看,破坏了现场,我唯你是问。”
折赛花点头应是,心里却忍不住吐槽:“这都过了一个月了,现场本来就差不多没法看了,自己还能怎么破坏现场?”
吐槽归吐槽,折赛花还是认真的勘察起来。
其实折赛花的手法也不专业,她来也只是想验证自己之前发现的问题,在确认了汾河和偏殿的距离后,折赛花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测,犯人刻意从汾河逃走的行为太奇怪了。在从汾河返回偏殿的时候,折赛花的眼神瞟过一扇窗户,发现一扇窗户下有一个奇怪的痕迹,疾步走上前,折赛花发现痕迹在窗框侧沿,看上去还很新。
折赛花发现了这个痕迹,便喊来了杨崇婧,刘承钧自然也跟了过来。
折赛花问杨崇婧:“小姐,您的簪子方便借我用一下吗?”
杨崇婧完全没多想,就将簪子扯了下来递给折赛花,一头长发就这么披散下来。一旁的刘承钧脸色却变得非常难看,对于折赛花和杨崇婧的关系判断,似乎出了偏差。
“你这是要做什么!”刘承钧忍不住呵斥道。
折赛花一边比对着窗框上的痕迹一边回答刘承钧:“这个痕迹看上去像是簪子划过窗框造成的,我需要对比一下。”
“这与此案有什么关系?也许是哪个宫女路过窗口时无意中挂上的痕迹。”
折赛花终于忍不住自己的脾气了,回怼刘承钧:“可是据我所知,案发后这里就被封了,除了办案的官差外,恐怕不会有宫女过来吧?这个痕迹显然是新近完成的痕迹。”
刘承钧还是不服气,继续发问:“也许是发现现场时宫女忙乱间不小心碰到。”
折赛花看了刘承钧一眼强忍住骂他的冲动,反驳说:“宫女发现了公主的尸体,要喊人只可能从正门去前面的侧门喊侍卫,怎么可能往后宫方向跑?那岂不是舍近求远?”
刘承钧这才反应过来,案卷中确实提到宫女向宫门的侍卫喊救命的事,但输人不输面,他冷哼一声说:“就算你说的有理,那这个痕迹与本案又有什么关系?”
“太子殿下难道忘了那个消失的侍女?”
刘承钧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这是思思留下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