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调查
刘承钧本是杨哲的身份有假,到天牢试探杨崇贵,却被杨崇贵猜中用意,回答的滴水不漏,圆了这个谎。这让刘承钧心中实在不悦,二人正说话间,杨崇婧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刘承钧微笑地问杨崇婧:“杨姑娘找我何事?”
杨崇婧见到刘承钧后,直接说:“我要看公主遇害案的卷宗!”
刘承钧皱了皱眉头,杨崇贵在一旁呵斥:“你看卷宗干嘛,这事自有太子殿下处理,你不要瞎凑热闹。”
杨崇婧不服气地说:“哥,你这案子都这么久了,一点动静都没有,我只是想看一下案件的进展,不然这没完没了的拖下去,谁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杨崇贵没好气的说:“你也知道这是跟我有关的案子,你不知道要避嫌吗?”
“我只是看一下进展吗,说不定想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就你这个样子,我可看不出来能想出来什么。”
看到两兄妹在一旁争论的样子,刘承钧有些莞尔,仔细思索了一下,刘承钧出来叫停了两兄妹的争论:“杨将军,杨姑娘,不过是看卷宗,此事我应下了,只是杨姑娘要看卷宗只能来太子府在我监督下看,而且事后不能向其他人透露消息,毕竟案件还在侦查中,我不希望节外生枝。”
“太子殿下您不必如此,婧儿根本不懂什么查案,您没有必要如此迁就她。”
“哥!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妹妹的!”
刘承钧笑了笑说:“无妨,不过是看看卷宗,这事就这么定了,不知道杨姑娘打算什么时候看?”
“那当然越快越好了!”
“那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杨将军,我就先陪令妹去看一下卷宗。”
杨崇贵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说:“给太子殿下添麻烦了,舍妹言语莽撞,有什么行为不妥的地方,请多包涵。”
刘承钧哈哈一笑:“杨姑娘活泼可爱,哪里会添麻烦。”
杨崇婧对杨崇贵做了一个鬼脸:“还是太子殿下会说话,哥你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
杨崇贵笑着摇头,没有介意自己妹妹的调侃。
一旁的刘承钧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杨姑娘,我们这就出发吧。”说罢就当先起身离去。
杨崇婧扬了扬小脑袋,对杨崇贵说:“哥,你就等着我把你救出来吧!”
留下这句话,杨崇婧就与刘承钧一起离开了,二人去了太子府,刘承钧领着杨崇婧来到书房坐下,他对杨崇婧说:“我已经安排人去刑部调取卷宗,杨姑娘稍坐片刻。”
杨崇婧连连摆手:“不着急,不着急,太子殿下您做您的事就是,我先等着。”
“那倒不急,我也没那么多事要做。”刘承均随即和杨崇婧闲聊了起来,问的大抵是些河外三州之事,杨崇婧也都一一作答,他们杨家是将门出生,杨崇婧生的是个脱缰野马的性子,这在刘承均看来格外特别。
杨崇婧说的意气风发,刘承钧则在一旁看着她,她的眼神明媚而灵动,一颦一笑都令人喜欢。杨崇婧侧过头去,正要说话,却发现刘承均正笑着看自己,随即便不好意思起来,低下头去说:“太子殿下见笑了,我一说到感兴趣的事就有点刹不住车。”
刘承钧笑着回答:“不会啊,杨姑娘这样很好,简单可爱。”
杨崇婧听到刘承钧的夸奖有点脸红,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承钧也察觉自己的话有些不妥,岔开话题:“杨姑娘,不知道昨日见到的你的那位叫杨哲的侍卫……”
听到刘承钧提到折赛花,杨崇婧的心瞬间紧绷:“杨哲他怎么了?太子殿下之前见过他吗?”
杨崇婧问完这句话,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万一让刘承钧想起来折赛花就不妙了,杨崇婧赶紧岔开话题:“他是不是得罪过太子殿下?让殿下看他不爽?也不知我的侍卫到底做错了什么,太子殿下好像格外关注他?”
刘承钧看到杨崇婧小心翼翼的样子,以为杨崇婧在担心杨哲,脸色阴沉了下来。
“我先前倒是不认识他,只是这种不能在主人遇险时候保护主人的侍卫,不要也罢。”
杨崇婧也不知道刘承钧为何看折赛花不爽,只能小心翼翼地说:“他,昨天那只是个意外,以往,他表现还是很努力的。”
看着杨崇婧为杨哲辩解,刘承钧越发的不开心,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脾气来的没有道理,顿时沉默了下来。
杨崇婧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屋子里一安静,便只剩下了尴尬。杨崇婧坐立不安,恨不得立刻就起身冲出书房,好在这时候下人带着公主遇害案的卷宗进来,打破了里面的僵局,杨崇婧长出了一口气。
刘承钧也有些不自在,他地将卷宗交给杨崇婧说:“杨姑娘,卷宗都在这,你就在这看,有什么问题你直接问我。”
杨崇婧不住点头:“好的好的,多谢太子殿下。”
杨崇婧有些慌乱地打开卷宗,迅速向下开始浏览,杨崇婧的精力就集中到了卷宗上,她看的很仔细,虽然口头上她不服气杨崇贵对自己的看法,但她自己心里有数,自己确实不擅长分析案情,这种事还是要交给其他人来,她此刻看的格外认真,是在逐字逐句的背诵。
虽然先前答应了刘承均不将案件细节告知他人,但折姐姐又不是他人。杨崇婧这样想着,努力记住卷宗上的全部细节。
卷宗不是很厚,因为现场非常简单,也没有太多线索。
杨崇婧不时向刘承钧发问一些自己不懂的名词和概念,刘承钧在一旁看着认真阅读卷宗的杨崇婧,发现杨崇婧在这里,自己就没办法去做别的事,只想看着她。
杨崇婧记住了卷宗上的全部内容后,合上卷宗,抬起头,却发现刘承均正看着自己,那眼神令她感到紧张,不由地心中一颤,但很快她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刘承钧说:“太子殿下,卷宗我看好了,情况大概也了解了,我哥的案子就拜托您了。”
听到杨崇婧的声音,刘承钧这才醒过神来,眼神有些复杂,点点头:“杨将军的案子我一直在调查,现在卫家人入狱,总会有几个知道内情的,只要从卫家打开缺口,杨将军自然能摆脱嫌疑。”
杨崇婧认真地看着刘承钧道了声谢,她此时的心情也有些烦乱,就向刘承钧提出告辞。
刘承钧没想到杨崇婧真的只是看卷宗,没有别的事,他想再留一留她,但又没有好的理由,只得起身将杨崇婧送出门外,看着杨崇婧离去的背影,沉默不语。
杨崇婧近乎是落荒而逃地回到杨府,她找到折赛花,将自己看过的卷宗向折赛花复述了一遍后,就找了个借口迅回了房。
一向活泼的过分的杨崇婧,此刻像是霜打的茄子,提不起兴致,她回了房之后,折赛花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杨崇贵的大案当前,也就顾不上杨崇婧的小心思。折赛花分析了卷宗上的情况,确实没有太多的线索,但她察觉到了其中有几点不对的地方。
杨崇贵在事后问询中提到公主穿的是侍女的衣服,那就是说公主一开始是假扮的侍女,那么对方的目的就不在于是要杀谁,而是要把所有人都杀了!而那个穿着公主衣服死去的侍女全身伤痕累累,从现场可能的情况分析,很可能是凶手知道此人就是侍女,而侍女则一直在阻挠凶手对公主下杀手。
这侍女身上的累累伤痕都是徒手造成的,说明对方的力量很大,但要做到这种全身多处骨折的程度,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侍女用生命拖延出了这么长的时间,公主却不跑,最终还是死在了这个偏殿内,这就实在是说不通了。
公主在死前还有明显的挣扎痕迹,但身上没有捆缚伤,而她身上也只有脖子有被扼住的伤痕,并没有在死前受其他重伤……这些都足以说明公主可以自由行动,没有昏厥也没有受重伤,那公主没能利用这段时间离开偏殿就只有一个解释了。
凶手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