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辽帝的心思
看着耶律和古典离开的背影,耶律璟收起了那副漫不经心的表情,对一旁的侍卫说:“给我盯住她,但不要阻碍她,我要看看她背后还有些什么力量?”
侍卫点头应诺,退了下去。
耶律璟身边的一个男侍从好奇地问耶律璟:“大王,不需要派人保护大汉的使臣吗?”
耶律璟听到男侍从的问话,突然又微笑了起来,笑的非常的灿烂:“那不过个借口,我倒是要看看我这个侄女到底有多大的借口。”
男侍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突然一双手扼住了男侍从的脖子,男侍从瞬间喘不上气了,很快脸色就变得青紫,不一会这个人就窒息而死了。
另一位男侍从见到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跪伏在地,浑身颤抖。
耶律璟在一旁边喝酒,边慢慢欣赏这一幕,随后踢了踢死去的男侍从尸体说:“我最讨厌的就是好奇心太强的玩具,尤其是这玩具还是别人的。拉出去喂狗吧。”
扼死这男侍从的侍卫随即默默行礼,拖着尸体退了出去。
耶律璟则默默地喝着酒,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耶律和古典离开皇宫后,一路上都一言不发。她回到长公主府的书房,将桌上所有能看到的东西摔了一地,嘴上大骂着:“凭什么!为什么!耶律璟你这个疯子!可恶!”
卫融与萧啜里匆匆赶到,看到被摔的乱七八糟的书房,都有些惊讶。
卫融小心翼翼地问道:“长公主,发生什么事了?”
耶律和古典瞪着卫融:“为什么在河外你没有杀死杨崇贵。”
卫融没想到耶律和古典会又提起河外之事,一时语塞,过了会才说道:“河外之事是下官失策,但是如今杨崇贵送上门了,公主殿下要取他的性命还不是手到擒来?”
耶律和古典盯着卫融,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他的面前,猛地一巴掌扇在卫融脸上。
卫融也没料到,险些被这一巴掌打倒,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萧啜里拉住了还要继续动手的耶律和古典,他想让她冷静一些,但耶律和古典却更加急躁了,猛地甩开萧啜里的手,反手对着萧啜里也是一巴掌。凭萧啜里的身手,本可以躲开,但他站着没有动,就这么任耶律和古典在自己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萧啜里沉声道:“长公主还请息怒。”
耶律和古典抓着萧啜里的领子吼道:“为什么你在河外没有杀死杨崇贵!你个废物!说好的替我哥报仇呢!为什么!”
萧啜里任由耶律和古典发,泄着怒气。
好一会,耶律和古典才平静下来,才颓然地坐倒在地,沉默了片刻说:“耶律璟说,杨崇贵在上京期间不能死,否则就要我好看。”
卫融惊讶至极:“大王为何下此命令?”
耶律和古典眼含恨意,看着空气的眼神就像是在看耶律璟:“他告诉我的理由是因为杨崇贵杀了我哥哥,给他铺了路。不过这显然是借口,真正的理由我还不清楚。”
卫融之前在城门口被羞辱,本以为能借着耶律和古典的仇恨将他除之而后快,此刻听耶律和古典这么说,事情一下子就超出自己的预料了,他试探着问耶律和古典:“长公主,难道我们就这么算了?真的任杨崇贵活着离开上京?”
耶律和古典刚刚平息的怒意再次爆发,猛地一拍桌子:“当然不行!萧啜里,你现在就去,带着人去给我杀了杨崇贵!明的也好,暗的也好,我要他的命!”
萧啜里听了耶律和古典的话,并没有动身,只是平静的看着她。
耶律和古典霍然转身,大吼着问他:“为什么还不去?”
“公主,您的心乱了,他不杀杨崇贵的真正理由我都能想明白,智慧的你冷静下来自然想的到。”
耶律和古典看着萧啜里平静的眼神,对视了片刻,试图让自己冷静一些。她知道萧啜里不会无的放矢,他一定是留意到了自己没有想到的细节。放下了家恨,耶律和古典就想明白了,眼放精光感激的看了一眼萧啜里:“辛亏有你,我险些犯下大错。”
这两人的对话像是在打哑谜,卫融听见了两人全部的对话,却一个字也没听懂。他只看明白了一件事,但还是不死心地再确认了一下,他问耶律和古典:“长公主,您真的不打算动手了?”
耶律和古典冷哼一声:“耶律璟一定在盯着我!”耶律璟根本就不怕耶律和古典动,怕的是她不动,这位叔父是想利用侄女的仇恨剪除她全部的羽翼。
卫融听耶律和古典这么说,也就随即也反应了过来,小心翼翼地说:“长公主的意思是,大王不让您动杨崇贵只是个试探?他的目的是要将您手里的力量一网打尽?”
耶律和古典因为河外之事对卫融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没想到自己漏了点话头,卫融就听明白了,难怪此人能在汉人的朝廷中活这么久,她对着卫融点点头:“不错。”
卫融还是有些不甘心:“就这么算了?”
耶律和古典眼中的恨意完全不加掩饰,咬牙切齿地说:“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
大汉使节团入了城,便有大辽鸿胪寺卿接待,将他们安顿在了驿站。一切安顿稳妥后,郑珙和杨崇贵随李铤来到使团的别院。
左右环视确定没有人在屋子附近,李铤示意侍卫关门、去门口守着,见到大门关拢,他转向郑珙和杨崇贵。
“这里应该可以安心说话,屋里检查过,没有铜管。”李铤所说的铜管常用来行窃听之事,他已经检查过了整间屋子。
郑珙点点头,脸色严肃地问李铤:“李舍人,之前你寄回去的信很多内容语焉不详,大辽与周人的谈判进展如何了?还有卫融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铤表情凝重,对郑珙说:“据我们打探,大周派来谈判的是中书侍郎李谷,他们比我们早到近一月,据说是早就搭上了线。至于他们给契丹开出的条件,我没能打探到更多的情报,称臣和岁贡十万缗还是从契丹长公主的口中得知的,其他有什么条件我就不是很了解了。连这两点也无法证明。”
郑珙点点头:“是我们前期的情报工作不到位,看来我们也需要契丹方面的内应来搜集情报。”
李铤点点头,随后开始说卫融一事:“卫融的情况,我打探到的情况来看,起初他来上京倒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但契丹长公主回到上京后,召见过卫融一次,卫融就此彻底倒向了契丹。他似乎这个长公主言听计从,也将我们的情报都告知了对方。今日和杨将军动手的那个护卫,就是契丹长公主的人。”
杨崇贵听了心中一动,问李铤:“李舍人,你可清楚这个护卫是什么人?”
李铤有些好奇杨崇贵为何要对一个护卫这么有兴趣?但也没多想,只是回答道:“那人出身翰鲁朵,契丹名字不清楚,汉名应该是叫萧啜里。”
杨崇贵慢慢地咀嚼了一番萧啜里这个名字,终于知道他的名字了。当日折大哥就是死在此人他的手中,他发誓自己一定要为折大哥报仇!
杨崇贵的这番心理活动并没有引人注意,见他不再多言,郑珙又续上了先前的话茬,他问李铤:“你对现在的辽帝耶律璟有什么了解吗?”
李铤听了他的问题,他的神情变得有些古怪,不确定地说:“从我们打听到的看,对辽帝此人的评价大多两极分化,要么极度贬低,要么大肆赞美,贬低的说他极端残忍、常滥刑滥杀、赏罚无章、朝政不视、荒耽于酒、畋猎无厌……我只见过他几面,不过也能看得出这些传言不假,除了第一次觐见是正式场合,自后每次再见,这位辽帝都在喝酒玩乐。但奇怪的是,同样有人说他是个明君,礼敬臣下,没有大臣因为犯罪而被杀,多次下诏减免赋税,这一点,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太看出来,但不少大臣和百姓都很拥戴他,应该也是真的。“
郑珙看着李铤不确定的眼神,感觉忧心忡忡,性情暴,虐确实不影响一个人做个明君,但辽帝这种情况却不多见,一个不视朝政的人,又怎么会行善政?一个暴,虐滥杀的人,怎么有怎么可能不杀大臣?那么他的滥杀之名到底从何而来?
郑珙摇摇头,将这些念头先放下,对李铤说:”大致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具体的等明天见到辽帝再说吧,李舍人辛苦了。“
李铤笑了笑:“辛苦谈不上,我能提供的消息也十分有限。倒是在这上京城里待着,契丹人好吃好喝地供着,若非此地是异国,我都有些乐不思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