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人到用时方恨少
杨三明的饭店取得了开门红,开业第一天,七家店的总计销售额就过了二十万块。大家反映饭店的菜品中,除了烤鱼是大头,各种蔬菜也卖得不错,尤其是那道野菜沙拉,很早就卖光了。个别店里晚上出现了客满的现象,很多客人是中午的回头客又带着别人来进餐的。可以说,杨三明的饭店一炮打响了,毛乌素烤鱼铺开业大获成功。
杨三明考虑到店里的人除了烤鱼师傅,其他人都是由陶一萍和崔文泉公司发工资的。为了给大家鼓鼓劲,也为了给员工留下印象,让他们知道公司大老板是谁,当下宣布今天每人发一百块的红包,钱由他出。大家听了纷纷感谢杨三明的大方,就连收拾东西的手脚都快了很多。陶一萍白了杨三明一眼,很显然,她明白杨三明的意思。
因为是开业第一天,杨三明在店里一直陪着大家待到十一点,等大家收拾完了才离开。时间太晚了,打电话问了问老张他们都已经回到了镇上,自己就在附近找了家宾馆住。
关上门进入空间中看了看,土地上种的玉米已经开始结苞抽穗了,湖泊里的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游去。湖泊中的鱼,除了不多的一些大鱼,剩下的都是前一段时间放进去的清江鱼和罗非鱼、武昌鱼等鱼苗,现在平均二三两左右,最大的已经快半斤了。杨三明刚蹲下看了看鱼,阿福报告说,空间里中的那些蔬菜可以采摘了,问杨三明要不要采摘。
杨三明想了想,觉得摘出来也不好处理,就对阿福说不要摘了,在空间里进行良种选育吧。转了转感觉也没什么事,叮嘱了阿福给自己生产一部分狗粮,就去睡觉去了。
到了加工厂,院里的几个工人正在给赶早洗出的蔬菜打包装,张婉、刘建兵正和老张一边核对出库的东西,一边指挥工人装车,准备往各个餐厅里送,看见杨三明过来,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杨三明看看没什么事情就上楼往财务室去了。李国毅整带着几个财务在算账,没有注意到有人来来,杨三明就敲了一下门,等李国毅抬头看过来后,问道;“怎么样,昨天的账算出来了吗?”
“你等一下,我们马上就算好了。”李国毅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杨三明时,答了一句,就又转头和人对账。
杨三明回到办公室,等过了一会,李国毅推门进来,来到办公桌前,对他说;“算好了,昨天一共营业收入二十二万一千三百八十六块钱,扣除各种费用和成本之后能盈利接近十万块钱,算是不错了。主要是餐厅新开,我们又是七折销售,过一段时间,价格恢复正常,餐厅也有了回头客之后,营业额就能够大幅的增加了。”
杨三明一听见这个数字,开玩笑说;“前后投入了将近三百万,忙了好几个月,才赚了这么点钱啊!我还以为一天能赚个百八十万的呢!”
李国毅瞪了杨三明一眼,一边将手里的报表递过去,一边没好气的说;“你以为你要开的是银行啊,我过去在粮库,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下来也就挣这么多钱,那是多大的成本,多少的人手。”
“行了,开个玩笑,不要当真。”杨三明接过报表看了起来,过了一会,说道:“李叔,你这个账上的各项成本都统计到一块了,不好。这样你组织大家把账目分开,不仅要把成本分开,食材也要分开单独计算。比如这个鱼,加工厂从鱼塘拿鱼要计价,从鱼塘运输开始到送到店里,期间的费用成本记在加工厂。同样鱼塘和各个餐厅也是各登记各的,你就当他们都是独立的公司。”
李国毅听了,说:“那价格怎么定呢?这个财务部可定不出来!”
杨三明想了想说:“这样,趁现在餐厅还没有开始营业,将管理公司和旭子他们都叫过来,咱们商量一下。”
张旭很快就过来了,过了一会陶一萍和李学渊也到了,杨三明把大家带到会议室,开始讨论这个问题。
陶一萍没什么意见,他们当初就约好了餐厅使用的原料按市场价格计算成本,就是鱼干也是按照市场当月鲜鱼价格的双倍计算价格,现在各个餐厅独立核算到是省了她的力气。
但是老张和旭子都反对加工厂和农场分家,理由是加工厂是依附与农场的,其他农场产品也是由加工厂包装好后才送到超市上架的,独立核算,不利于今后发展。
杨三明觉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但是对众人的分工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划分成了两个大部分。
一个是供应部由农场和加工厂组成,张海生担任经理,负责各种食材的整体调度以及加工厂的日常管理工作;张旭担任农场场长,负责农场的日常管理;刘建兵担任运输队长,负责仓储和配送工作。
另一个是第三产业部,主要负责对外经营,由李学渊担任经理,负责各餐厅经营监管及扩展工作;张婉担任后勤主任,负责各店面食材调度和配送工作。
财务部暂时不变,但杨三明要求李国毅必须在内部将人划分出来,两大部门必须有自己的专属会计,定时向自己和各自主管经理提供财务报表。
大家走后,杨三明躺在办公椅上闭着眼睛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安排以及公司以后的运营情况。不定时的到仓库去倒腾肥料和鱼食,不定时的还需要去各个餐厅露个面,每天固定的审批各种调料采购,人工安排,还有将来的店铺扩展、农场扩大规模。这一总结,杨三明发现自己将来没有一天能闲着,自己的公司都是土台班子出身,搞实物没问题,搞管理都没什么经验,急缺一个行政高手。
杨三明觉得有必要和陶一萍谈一下,让他给自己物色一个行政总监,好把自己解放出来,要是一直这么忙碌,杨三明感觉自己可能会疯,公司早晚会出乱子。
钱富贵打电话过来,告诉杨三明鱼饲料不多了,杨三明才想起来,最近忙着餐厅开业的事情,没有往回倒腾,只能告诉钱富贵自己下午去拉,让老钱找张旭安排人把小货车送过来。
刚挂了电话,张旭的电话就过来了,告诉杨三明小货车正用着呢,现在农场那边每天给加工厂送鱼送菜一天要送三四车,晚上还要帮刘建兵往餐厅送鱼,根本就没空,让杨三明自己找个车吧。杨三明想了想,自己在空间里倒腾东西,雇车也不合适,决定自己再买一辆小箱货。
下楼找到刘建宾,让他跟自己去买辆小箱货去,结果刘建兵一听对杨三明说:“杨总,我正准备找你说呢,给餐厅送货的车也不够,小箱货白天不能进京城,晚上帮着送下鱼还没问题,可菜就不行了。咱们的菜都是大早上洗出来,十点前送到餐厅,这两天送菜用的都是张经理和你的面包车,你看是不是配两台专门送菜的车?”
杨三明一听,用自己的车送菜确实不太方便,于是说道:“可以买,再买两个面包够不够?”
刘建兵说道:“咱们这次就不能买小面包了,装不了多少东西,不合算。”
杨三明说:“那你说买什么车?”
刘建兵说:“买金杯面包吧,那个车大,进京城也没有问题,拆了后边的两排座椅装货的话,顶两个小面包车。”
杨三明说“行,你去找两个会开车的,咱们现在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