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一次创业会议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章第一次创业会议

第二天,杨三明带着张海生来到公司,几个人吃了早饭后来到办公室,杨三明主持了公司的第一次会议。

“各位,到目前为止,咱们的农场和店面都准备好了,下一步就要开始餐饮公司的正式的筹备工作了。现在我们分一下工。”杨三明停了一下,说道:“李哥,你在京城这么多年你,地头熟,店铺装修、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手续就交给你负责了,店铺暂时挂在农业公司名下,以后时机成熟了,在单独申请公司。另外大后天约一下,咱俩去见一下管理公司的人。”

李学渊点了点头,说:“手续的话好说,毕竟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关键是装修,我们采用什么风格的,这个的先定下来,后期还涉及到家具和餐具的采购。”

对于店铺的规划,装修是重中之重,往往一家店铺的装修风格如何,就能决定这家店铺往后的生意如何。

其实时代不同,对于装修风格的审美也是不同的。

这时候的京城人们讲究怀旧风格,一些装修风格老旧,一眼看上去就很有年代感的店铺,大受欢迎。比如,老bj火锅用的是传统的长木凳,大口鸳鸯火锅,就连筷子茶杯什么的都贴近那个八十年代的感觉。还有甚者服务员做知青打扮,在店铺的墙壁上贴上时代的画报,例如什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毛爷爷说过,浪费粮食可耻’……

一大堆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杨三明说:“这样,咱们的店铺本来就是准备走年轻时尚路线,让装修公司现按这个思路设计个方案,咱们再定。”

这时候张婉接口说道:“咱们的餐厅叫什么名字,定了吗?最好是和装修方案一致。”

听了张婉的话,大家都觉都有理,于是望着杨三明等他起名字。

杨三明记得有本书上说,店铺的名称最要紧的是要突出策划性质,让人一目了然,很明白你是做什么的,在此之上是要有一定的矛盾性,让人一眼就充满好奇,忍不住要探究。想了一下,自己开的是烤鱼店,当然要加上烤鱼,那么矛盾只能出在前半部分,灵光一闪的说到:“咱们的店就叫‘毛乌素烤鱼铺’怎么样?很吸引人吧?装修的话就按着西北风格,要求粗狂里要不失雅致。”

众人一想,确实吸引人,沙漠里的烤鱼铺谁不好奇?所以就一致同意了。

见大家没有意见了,杨三明接着说道:“厂房这边改建和设备采购这块就交给张大哥了。”看了张婉一眼后对她说:“张大哥刚来京城,有点不熟悉,张婉你就跟着张大哥跑几天。”

见两人都没意见,接安排道:“旭子,你抽点时间,咱们下午和张大哥去买一辆面包车,另外还的买一台箱货,最近拉家具和将来从农场这边拉货都要用,另外抽时间找个会做泡菜的四川人,将暂时卖不了的菜做成泡菜和酸菜,以后饭店里用。”

然后说要是没问题的话,就先这样吧,我最近要忙鱼塘和调料的事情,以后每三天碰一下面,暂时就在这里,等店铺装修好了,就去总店或加工厂碰面。临走的时候,又把打出来的炖料配方交给张海生,让他最近试着做一下,大家试试味道。高兴地张婉和张旭直说有口福了,搞得李学渊很是郁闷,他不可能每天过来吃饭。

分好了工,当天大家就开始忙活了,杨三明先去老村长家让他把前几天介绍的以前给镇上看过水库的钱富贵找来,杨三明之前就答应过继续雇他们两口子看鱼塘。考虑到钱富贵还有个二十多岁的智障儿子,听说是小时候受过惊吓,然后智力就一直停留在七八岁上,但也能帮着老钱干点活,索性两千四百块钱把他们一家子都雇上了。带着钱富贵去和王晓江把鱼塘交接了后,就安排他开始给新鱼塘蓄水。

杨三明自己这开着车奔市里的种子站去买水草种子。到了种子站后才知道水草种子也是有很多种,如何选择水草种植也是大有学问,有的水草适合养鱼、有的适合养蟹、有的适合净化水域、有的适合给水体增加氧气,搞不好除了起不到作用,没准还能把养的鱼给搞死了。好在杨三明目前的脑力也不是盖的,首先寻思了一下自己的水塘情况,然后向售货员索要了各种水草的资料,结合自己鱼塘的情况,很快就按照密集型养殖的模式为自己搭配出了合适的水草养殖方案并购买了相应的种子,听了售货员提醒的注意事项后,就准备离开种子站。

路过大厅的的时候,看见有人在买药材种子,杨三明好奇的过去看了看,发现有卖人参种子的,这个东西杨三明知道一点,什么依山参、山移参、大棚参的,说法很多,但是想靠这个发家致富,基本没有可能。后来想到,可以买一点种子扔在空间里,让他自然生长几年,不为了卖,仅是觉得舅爷年纪大了,到时候可以给舅爷用,于是捡一些稀有贵重的药材种子买了一些,就离开了种子站。

觉得既然要去市里,路过菜市场的时候,想着好长时间没见过大哥了,再说既然来一趟索性连调料的事情一块解决了算了。掏出手机给卖水果的郭万里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下午有时间没。郭万里说刚发完货,现在没什么事,让杨三明过去找他。

杨三明到了的时候,郭万里正和人在门口下棋,看见杨三明到了,把棋交别人,领着杨三明进了铺子。杨三明先是感谢了一下上次帮忙办驾照的事情。然后说起了自己的近况,最后杨三明提出自己的饭店开业后每天都要采购一定量的水果,到时候样数还不少,问郭大哥能不能办。

郭万里听了很高兴,对杨三明说,零售的事情归你嫂子管,要什么的话和你嫂子说,跟着把他媳妇叫了过来,说:“三明这边过阵子饭店开业,到时候他需要每天走一部分水果。”

杨三明对郭大嫂说:“大嫂,是这样的,我最近在城里准备开饭馆,目前房子已经租好了,正在装修,等开业以后,每天会需要一部分水果装果盘,每天量有多大,我现在也不好定,但肯定是挺杂的,不知道你这方便不?”

郭大嫂一听杨三明要开饭店,顿时就惊呆了,回过神来之后急忙连连摇手说:“没问题、没问题,做买卖的还能嫌卖货麻烦,只是到时候准备什么时间来拿?”

杨三明说:“一般头天晚上统计第二天的补货种类和数量,并且通知供货商配货,第二天上午农场送菜的时候顺别过来提走,一般在上午9点以前,再晚就耽误中午上菜了。”

郭大嫂说:“那就没问题,这个时候我正好闲着,就是咱们自家的货不全,市场里我也给你找齐了,保证所有货都是市场里最好的!”

听了郭大嫂的表态,杨三明很高兴,想到前几天阿福交给自己的几个酿酒配方,又接着说道:“大嫂,我最近没空,等饭店的事情好了后,准备在我农场里建个小酒窖,试着自己酿一部分果酒,。这个要找便宜的水果,但是用量很大,你可以把你们批发剩下的水果攒起来,到时候一块卖我。”

说完后杨三明又对郭万里说:“大哥,我这次过来还有件事,就是准备找几个固定的调料品供应商,你在这市场里这么多年,那家的货好,那家的信誉好,一清二楚。所以找你帮我介绍一下。”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在郭万里的带领下,杨三明仅去了三家就解决了调料问题,并且三家老板在知道杨三明要开七家烤鱼店后,都知道这是大主顾,主动提出每月一结,节省大家的时间。甚至就连杨三明买的晚上让张大哥试做烤鱼的调料都被误认为杨三明是在试用,不仅给挑的最好的,还硬是没有收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