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渔村 - 杨三明的飞扬人生 - 我在庄里种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渔村

“朋友,要不要玩玩船?”杨三明刚走了两步就听到有人对着自己这边招手推销着生意。看着杨三明站住了脚,这一位脸上的笑容更胜了几分:“五十块一天!船上有鱼竿、筒网和抄网,还能自己抓鱼。”男人对着杨三明推销着自己的船。

杨三明刚想抬手拒绝,后来又想,这不就是个接近大海,给空间充能的时候吗,于是问道:“你这船我要是包下来,能去远海吗!”

男人立刻摆手说道:“当然不成了!我这是舢板,最多离岸两里远,想往远走的话要换机帆船,可那价格就贵了,一天最少的一千二,也走不了多远,最多走个二三十公里。”说完又强调道:“主要是我不能在海上过夜。”

杨三明一听觉得这个男人挺实在的,于是说:“这样吧,你换机帆船,八千块我包一个星期的,怎么样?”

男人看了看杨三明,立刻说道:“可以!你上来吧,我带你去换船!”

很快男人就载着杨三明到了一个渔村,来到渔村的小码头上,开始将舢板上的网具和钓具往机帆船上倒腾。边倒腾东西边向杨三明笑着问道:“朋友,需要我准备吃的吗?”

杨三明想着海边的东西贵,就掏出了一千块递了过去,说道:“老兄,你看着准备吧,这7天我就跟你一块吃了!”。

看着那叠钱,男人局促的说道:“海上人的家常饭菜,那用得了这么多钱!”

杨三明听了笑着说道:“那你就把你们这边的特产和小吃准备一些吧,我是西北来的,没怎么吃过海味。”

男人这才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码头上的人喊了两句方言,一会有人送过来一个筐,杨三明看了一下主要是一些瓶瓶罐罐的调料。之后请杨三明上了船后,这个男人就从船舱里拿出了一个小桌子,给杨三明倒了杯茶,在桌子上放了几盘油蚕豆、鱼干片、干贝等小吃。

“这些您慢慢吃,要是喜欢哪样你再和我说。”男人说着说完指了一下船舵“我开船去了!”

很快杨三明就听到了船上的发动机响了起来,柴油机的声音很响,不过也不影响杨三明看海的兴致。

中午吃饭的时候,才知道这男人叫张海生,年纪并不太大,也就二十五岁,比杨三明大不了几岁。张海生炒了个菜心,又烤了两条鱼,一条川式烤鱼、一条传统的干烤鱼。看着张海生烤好的两条鱼,杨三明轻轻的夹了起来,放到了嘴里各自尝了尝,川式的外焦里嫩、香气四溢,干烤的爽口弹牙,满口鲜香,两人就着两条烤鱼和一些小零食聊了起来。

“有这本事为什么不自己出去开个饭店?”杨三明伸手指了一下面前的两条鱼说到。

张海生说道:“咋不想呢,可村里没人花钱吃这个,城里我又没本钱,再说,可我家里也离不开人,……”。一说到这个张海生就打开话匣子对着杨三明说了起来。

张海生是家里三个孩子,张海生是老大,高中毕业的时候没考上大学,就去部队当兵去了,这手烤鱼的本事就是在侦察连和一个老班长学的。由于人实在,能吃苦,练出了一副好身手,后来提了士官,也很受领导重视,本来计划着是要考军校的。结果父亲跟着船出远洋遇了海难,母亲听闻消息后突然中风瘫痪,虽然经过抢救后能下地了,可家里也离不了人。弟弟和妹妹又在上学,自己只能复原回家,不能出去打工,这些年近海没什么渔获,于是除了早晚下笼子赶海,平时有人出海玩的时候,就兼职干干游船。

两人一边吃着一边侃着大山,不知不觉之间杨三明和张海生越聊与投缘,后来决定这几天就在张海生家住了。

晚上进空间看了看,阿福报告说,空间能量已经达到8%,只要能量达到50%就可以启动主控系统,以后只要能量不低于10%,就没问题了,不过由于空间设备损坏严重,阿福建议重启前最好将能量充满。由于是在别人家里,杨三明怕引起别人注意,只是来了解了一下,能量补充情况就出了空间。

接一来的日子杨三明就如同一个渔民一样,跟着张海生每天出去体验渔村生活,在自己带来的树看念完后,还去镇上书店买了一些。可惜,书店生意不好,找不到杨三明想看的一些经营管理、经济政策类书籍,杨三明只能买一些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神话传说的书来看。

张海生果然是个实在人,在收了杨三明的一次钱后,就不再肯收杨三明的钱了,用他的话说,杨三明坐船除了不影响他打渔外,还充当了帮手。在听说了杨三明是西北高原上长大,第一次来看海后,在杨三明呆在这里的日子里,变着花样带杨三明去体验渔村生活。早晨带杨三明去赶海抓螃蟹、挖蛤子或者去采海带,白天就带着杨三明开船去海钓,途中还教杨三明撒网捕鱼、下笼子抓虾,其间还带着杨三明去参观了附近的几个无人小岛。或许是见杨三明喜欢吃海鲜,每天变着花样的给杨三明做海鲜,虽然没有什么名贵品种,但都是自己抓上来的新鲜货。杨三明在尝试了张海生的手艺后,尤其对一种川式烤鱼干特别喜爱,就是先将杀好的鱼风干脱水至四、五分干的时候,刷上配好的酱料和油脂和干辣椒、剁椒、麻椒、花椒、豆豉等焖烤,出来的鱼香气四溢、外焦里嫩、爽口弹牙,越爵越香。

而随着杨三明在海上呆的时间越长,空间里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本灰白色的天空逐渐变成了绿色,又变成了青色,最后变成了淡淡的蓝色。沟壑纵横的荒原逐渐变成了一块块细腻如沙、漆黑如墨的黑土良田。环绕着良田的沟渠中多了一口泉眼,将沟渠变成了一条一米宽的小溪,清澈见底的溪水沿着农田七转八绕,最后注入了空间的湖泊。

这天,杨三明正和张海生收鳗鱼笼子,忽然脑海里传来了阿福的声音,惊得杨三明将手里的笼子差点扔了海里,定了定神,刚想着是不是幻听了的时候,脑海里又传来了阿福的声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