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第285章
有些专业性的领域,在府衙招人的时候,也会偏向这些专业性的人才。像是税务、水利、修路等方面,擅长科举的反而没有偏科的专业性人才吃香。
府衙是长宁县的新建筑,目前住在附近的居民不算多,但还是有生意人早早的就看中了这片地。且因为府衙的设计跟县衙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来看热闹的人也不少。
锣鼓一敲,许多人就围了过来。
长宁县这几年出台了许多政策,还都是对老百姓有好处的。所以大部分人在听到府衙这边的锣鼓响起来以后,就直接敢过来了。
听到是要读书的消息,有人没有所谓,有人很是激动。
“你这么激动干啥?读书能有啥用?”
“咋没用了?就算考不中秀才,那或许还有别的方面的天赋呢?指不定还能学点其他的本事,等到衙门再次招人的时候,说不定我们家孩子就能够被招进去呢。”
今年长宁县招的人特别多,总有熟悉的人进了衙门工作的,吃皇粮去了。
而且,随着衙门出台的各种手续规范,不少人还发现,衙门里面有人,办事情都要方便许多。
面子上好看,待遇好,不少人都想往里面挤的。现在衙门说要开办学校,不喜读书的后期就去学技能本事,这可真是太好了。
“嗨,就算是学个小学毕业,认识几个字,那也是好的。”
不认识字多吃亏呢。
这个认知,别的地方的人或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过来,但长宁县的百姓是早就明白了,不识字是很吃亏的一件事。
不过,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上学收费的问题。
半大的孩子在家里确实能算一个劳动力,但很多时候大人都是能克服一下的。然而读书要交束脩,要买笔墨纸,要买书本,这些才是最贵的。
没钱供应孩子们读书,那还不如留在家里帮着干活儿呢。
衙门的人又敲了一遍锣,说道:“先安静一下,你们关心的问题这里都有解释。首先是小学,暂时先分为两个班,男生班和女生班,两个班是隔开的。之后的府学不招收女学生,大学目前暂时也只有男子班。不过咱们规划是,要另外选择地点,建设一座女子学校。所以,家里有适龄的孩子,不管男女,都可以送去学校。”
“咱们长宁县的继承法已经修改过了,皇上也盖上了大印,承认女子继承财产、家业的合法性。所以,让女儿学点知识、技能总是没错的。”
一开始说要开办学校的时候,老百姓们还是讨论居多。他们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讨论的基本上都是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要不要将自家孩子送去读书。
可是现在听到女子也能够继承家业的时候,就有人坐不住了。
其实,律法上对于女子不能继承家业的规定,写的还是比较模糊的。但这一条规定,男人们享受到了好处,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一条一看就不合理的规定。
因为女人始终都是要嫁出去的,所以女人不能继承家业。女儿生下来,就是别人家的,所以秘方是传男不传女,家业传儿子,没儿子就给侄子,实在不行宁愿过继出五服的孩子都不给亲女儿。
而在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中,男人们的地位被无限的拔高。
他们享受到了好处,于是没用的男人纷纷闭嘴,他们天生就懂得如何凌驾在女性之上。而有用有本事的男人,还会就这一条再加深,充分的压榨女性生存的空间。
首先是参政的权利被一步步剥夺,随后是自由,再之后就连生存都受到了威胁。
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榨以后,女人能怎么办呢?为了生存甚至是生存的更好一点,她们只能讨好男人。
讨好父亲,在家里获得一点点地位;讨好兄弟,如此才能在嫁人之后得到兄弟的撑腰和庇护;讨好丈夫,在婆家过的稍微好一点点;讨好儿子,因为指望他养老。
而这种讨好,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是更进一步的将自己送到悬崖的边缘。
当生死都不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你也就只能随便别人摆弄了。
当下就有人激烈的反对。
当女子也能够继承家业的时候,他们的权利岂不是受到了侵犯?
这些人不会考虑他们所拥有的,本身就是特权,现在只不过是给了女子一点点她们该有的权利罢了。
抢来的东西,天长日久下,被一些文人用笔杆子粉饰一下,就变得合理起来了。他们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
其实长宁县的大部分人,在看着长宁县这几年的种种变化之后,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反对最为激烈的人,是那些年纪偏大的老学究。
“你们不用这么激动,皇上都同意的事情,你们要是想反对,那就只能走到京城,敲响登闻鼓,找皇上阐述你们的想法了。若是你们能够说动皇上,那指不定就能够名垂青史了呢。”
敲锣的上个月才招进衙门的文书,主要就负责一些文件的起草和通知。他本人是有个三岁的女儿的,在家是个女儿奴,从不认为女儿有什么不好的。
他之前都打算好了,女子不能继承家业,那他就把家产分两半,一半给儿子一半给女儿当嫁妆。
现在这样,才是刚刚好呢。
反对的人,明确知道自己好像是受到了嘲讽。
当即就有人说道:“你也不用说这样的话,让女人继承家业,这不是牝鸡司晨吗?”
“继承家业就是牝鸡司晨了?等出台了只能女人继承家业的规定的时候,你再来说这四个字好吗?这种只能男人继承家业的规定,我还说是公鸡下蛋,不伦不类呢。”
“你……你……你好歹也是个读书人,怎么能……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这种话怎么了?”
眼看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被气的两眼直翻,魏大杰到底是住嘴没有再继续说了。
这要是将人气出个好歹来,指不定还要他赔偿医药费呢。
“好了,这政策只是给了女娃娃相对公平的权利,又没有剥夺男人的权利,一个个那么紧张干什么?要我说,有点家业的人家,就把家里娃娃全都送去读书,以后选继承人的时候,谁有天分就选谁。凭本事将家业发扬光大,省的唯男人就选,选个败家子出来,将家业都给败光了。”
魏大杰这话说的敞亮,并且他自己的心里还真就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