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于死地而后生 - 中国兵家 - 张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中国兵家 >

置于死地而后生

汉军杀出关中以后,由于刘邦的轻躁冒进,使得战争趋于胶着,双方相互拉锯。而居于中间的诸侯,也是忽尔左袒忽尔右袒,摇摆不定。刘邦虽然对韩信的才能十分欣赏,但对他能否始终效忠于已心里没底,所经常突然如其来拿走韩训练好的精锐之师,给他换上些新兵弱旅。

公元前205年,韩信率军击破了依附于楚的代国,战斗刚一结束,刘邦就把韩信的精兵调走。第二年,又派韩信率数万刚召募的乌合之众前去攻打赵国。

韩信此时面临的对手赵军统帅陈余也是一时之选,手下有20余万能征惯战之士,而且,赵军据守的井陉口,易守难攻,如果赵军固守不出,纵令孙吴再生也无可如何。当时有隐士李左车就是建议除余坚壁不出,另派人从小道往截汉军粮道,然后韩信可擒也。但是自负的陈余见汉军人少且弱,认为不主动出击是示弱,所以没能采纳李的建议。韩信开始打听到李左车有这样的建议,心中十分惊恐,后来又听说除余没有用,十分高兴,遂挑选两千骑兵,令其每人持面汉军旗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翼侧,隐蔽待命,只见河边厮杀我方一胜,便乘机把旗帜遍插大营左右。然后他派人下战书给陈余,约好来日决战。次日,韩信命士兵饱食一顿,率军渡过绵蔓水,使全军背水列阵,以待陈余。陈余见汉军背水列阵,不觉大笑失声,遂下令部队进攻。在赵军冲击下,汉军稍一向后退,发现前有虎狼之敌,后有河水阻隔,欲退无路,只好返身死战,以一当十,反把赵军击退,这时,后退的赵军发现自己大营已经飘出汉军旗色,一时人心慌慌,斗志全失,汉军乘势掩杀,全歼赵军,俘虏了赵王歇,除余战死。

仗打完后,将士们感到迷惑,问韩信为什么这种不合常规的布阵反而赢了?韩信答道:“孙子兵法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汉军俱是新招来的乌合之众,只有把他们置于无退路的“死地”才能令他们为自身生存而死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