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身死五丈原 - 中国兵家 - 张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中国兵家 >

六出祁山、身死五丈原

五出祁山因乏粮而退,深深刺激了诸葛亮。他知道蜀地贫乏,国力不支,不宜连连兴师。遂决定“休士养民”,整理内政,增加生产,着手改革兵器和制造合适于山区的运粮工具。他主持革新了一发十矢的连弩,适用且威力大,改制的钢刀也比往常的锋利,用来装备蜀军,大大增强了战斗力。为了适于山区运输,诸葛亮发动能工巧匠,创制了独轮车和回轮车,使蜀军粮食运输得到了解决。为了不再因乏粮而退兵,他事先在斜谷中建粮仓,储备了将近够一年的军粮。

经过三年的周密准备和蓄力量,于公元234年初,诸葛亮率军十万,再出祁山。事先,遣使约东吴同时出兵,以牵制敌人。

魏国深知经过三年准备,蜀国的这次进攻非同小可,因此,司马懿率二十万大军前来抵御。两军对峙于渭水之南。

司马懿此次尽管多于诸葛亮,但仍采用过去坚守不出,拖垮蜀军的战略,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蜀军百计挑战,魏军只是装聋作哑。一次,诸葛亮捎一套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羞辱他没有男人的胆量,可是司马懿不为所动,便仍龟缩不出。诸葛亮无奈,只好准备长期对峙,于是分兵屯甲,以为兵久之计。两军对峙半年多,八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病死于军中。部下姜维等按照诸葛亮临终的安排,秘不发丧,引兵悄然西撤。司马懿得知,发兵追赶,姜维按预先部署,大张诸葛亮师旗,作回击之势。司马懿唯恐有诈,遂罢兵止追,蜀军得以从容退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