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不武败者丢胜--周郑蠕葛之战 - 中国兵家 - 张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中国兵家 >

胜者不武败者丢胜--周郑蠕葛之战

周王朝自平王东迁,王室衰落,天下共主之地位渐渐变成了空名。诸侯越来越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大鱼吃小鱼,相互吞并,就在周室的眼皮底下好勇斗狠,恃强凌弱。不但如此,连朝贡之礼也渐渐化为空文,周天子变成了年迈体衰的家长,眼见儿孙们越来越放肆无礼,却只好徒呼负负。

最可恨的是近在眼前的郑国。

郑国先世与周王室的关系一度十分密切,郑国国主长期兼任王室的卿士,在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在驱逐犬戎,收复镐京的战斗中,郑武公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自武公之子在庄公继位后,由于他治国有方,国势日强,在诸侯中颇有声望,渐渐就瞧不起周朝王室了。需要利用时,就打起王室的大旗,不需要时,就丢开管。

周平王当时曾想把郑庄公的卿士免掉,起用虢国公继之。不想事不机密,他尚未动作,郑庄公已打上门来兴师门罪,吓得平王只好取消前议,为平息郑庄公的怒气,周平王居然把太子与郑公子交换为质。这样一来,天子与诸侯互换人质,等于把自己降了格,更让人看不起。

平王去世后,在郑为质的太子也随之死去,他的儿子也就是平王之孙继位,是为周桓王,桓因父亲丢脸地客死异乡,对郑庄公恨之入骨,干脆下令免去了郑庄公卿士之职,把全部政务场交给虢公林父处理。这一下,周郑开始闹翻,郑庄公一怒之下,派兵强行收割了王室辖地的庄稼,而周桓王对朝觐来的郑庄公则予以冷遇。后来,郑庄公就不去朝觐了,双方矛盾日见激化,到了剑拔驽张程度。

终于,到了周桓王继位第13年的时候,他眼看着郑越来越强,觉得再不动手将永无报仇雪恨之日,于是爆发了一场周王室衰落以来自争颜面的战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