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军思想
曾胡讲治军,具有浓重的儒生气息和理学风格。
首先,他们治军带兵讲究行仁义,认为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强调不能因扰民而坏了士卒的品性。当然,湘军绝非什么仁义之师,不扰民的兵在那个时代很难存在。但是湘军中的家族伦理或道德气氛却是存在的。曾胡认为,他们带兵就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既要养育之又要保证其品德的纯正。湘军是曾胡门生弟子按乡里宗族系统组成的,以儒生领农民的军队,确有些象个大家族,再如上“崇正学”的卫道宣传,以理学治军倒也有点影子。所以,曾胡在强调治兵的“恩威相济”时,提法上与传统兵家有些不同,他们认为“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其中,“仁”意味着带兵存一份仁爱之心,并给他们以较为丰厚的饷银,当时农村雇工,全年工资才银五两,而湘军兵勇,全年可得银五十一两,比一般绿营兵也高。而礼则意味着以礼教带兵,合于礼者发达,不合于礼者逐斥。当然,曾胡也照样离不开传统的“赏”与“罚”的法宝,他们认为,用兵必须先明赏罚,赏罚不严,兵就没法子带。赏无非是银钱与保举,罚则要脑袋搬家。曾胡也强调军队听从指挥的必要性,在号令未下达之前,不允许人有恃勇轻进,在号令已下达之后,不允许胆怯者萎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