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 - 中国兵家 - 张鸣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中国兵家 >

《文韬》

《文韬》讲的是政治战略,它认为政治统率军事,战争决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抗衡角争,而是一种政治运行形式。战争要以道义为本,得人心者得天下,而非单纯暴力可以征服天下。要想顺乎民心,必先“爱民”,因为天下绝非君主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必须本着天下共同利益的原则,去处理政务。换言之,要想争得人民的拥护,就必须让人民获得益处。这种益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物质方面的包含勿使农民失农时,而享土地之利;作君主的不与民争利,能轻薄赋,省刑罚,救人之难,解人之忧。精神方面的有以德驭民,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总之,战争的最后胜利必须借助于人民,要想取之于民必先给予人民一些他们所希望的东西。

《文韬》发挥了《孙子》战争五要素中“道”即获得人民拥护的思想,将这全面展开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行为。也就是说,要想获得人民的拥护,应着眼于平时政治而非战争的国事措施。其要点首先是要求君主要清静无为,不贪天下之利,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其次要任贤避不肖,只有上贤才能使整个社会风气淳正。《文韬》详列了举贤的标准和办法,明确划出了十三种不能任用的奸人,作为君主用人的参照。再次要赏罚必信,严肃行政法纪,避免官吏贼民害人,以权谋私利。最后,还要贯彻合理的经济政策,发展农、工、商以民富国强。一旦要想进行战争,准备工作必须暗地进行,时机成熟,要开战之先应公开召国内以正出师之名,吊民伐罪,激励民心士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