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咱大明有了海外来的财,又何愁大明江山不稳呢 - 大明:我朱标,真长生了 - 兵峰所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25章咱大明有了海外来的财,又何愁大明江山不稳呢

昏暗走廊里,墙壁上煤油灯火苗摇曳。

徐达钦佩语气,对他朱标恭维道:

“太子殿下英明,慧眼如炬,咱这粗人从未想过,咱大明建国以来历年来,文臣贼子设了这么多奸计。”

朱元璋脸上有些讪讪无光,尴尬干笑:

“咱到底还是老农民,真没想到啊,这些个会读书的士人文臣们,那么多弯弯绕绕,把咱往一个个圈套里骗。”

他更是转眼就虎目生威,声音冷冽如冰,杀气凌然:

“杀!这些个文臣奸贼,各个都该杀!”

却又转念一想,忍不住喟然叹息,看向他朱标问道:

“标儿啊,历朝历代都是重用文臣,咱杀多了文臣,用什么呢?”

瞥看向徐达、汤和,摇摇头道:

“武将只有打仗的时候才能累积军功,咱这朝自然打的仗多,但将来皇位传到子孙那里,总不能年年打仗吧?”

朱标胸有成竹,语气沉稳老辣道: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科举既要设文举,又要设武举,又要设工学的工举。谁说不要打仗?武举出来的武举人,我朝宝船巨大,船队可远洋征战!正如父皇您现在推行的政策一样,把藩王与勋贵彼此联姻,同时,咱要把藩王子弟、勋贵子弟都派往海外,征战周边同时,更开枝散叶!”

汤和忍不住苦笑,插嘴道:

“兵、钱、粮都是大问题啊。”

朱标笑道: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则兵精粮足。钱嘛,杀那些贪官污吏,杀那些文臣士绅,他们自有敛财方法,咱们就杀!”

看到自己随身跟着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郑惟彦,脸色发白的战战兢兢样子,他拍拍他肩膀,更是给面露谨色的徐达、汤和道:

“回头咱就给勋贵武将们以及二代们立些规矩,只要不是谋反篡逆之类的重罪,咱对开国功臣中的勋贵武将绝不杀,哪怕犯了重罪,发配往海外,也不杀。”

他看到朱元璋眼神一凛,质问他:“标儿,乱行必用重法,为何勋贵武将就不杀?”

朱标浩然正气,豁达洒脱口吻道:

“父皇,咱老朱家的皇室,到底还是需要外戚拱卫的。太监、宗室、外戚是维持光武之后汉朝的三驾马车。”

“开国功臣都杀了的话,今后谁还给咱大明老朱家卖命呢?”

他更清楚,历史上的大明,就是因为历史上的朱标考察西安之后暴疾而亡,老朱这个自幼父母双亡、身世凄惨的庄稼人,一直都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结果老婆马皇后洪武十五年病逝,辛辛苦苦培养了三十多年的大儿子也薨逝,彻底发了疯,也才满目皆是贼子,杀伐凛冽,把满朝文武几乎屠了个遍的。

历史上,明堡宗时期,好容易有个千锤万凿出深山的于谦于少保,凡言南迁者斩,扶大厦于不倒,挽狂澜于将倾,结果后来堡宗复位,被反攻倒算,身死易首不说,还声名狼藉。

再之后,万历后期,戚继光死后,立下赫赫战功的戚家军被以讨兵饷哗变之由,整军坑死在大同。

再之后,本来创下松锦大捷的袁崇焕,立下五年平辽计划的袁督师,却在北京城被皇太极从塞外穿过长城卫所后围城,直接被凌迟处死。

再之后,孙传庭从监狱中被启用,然后兵败潼关。

再之后,整个大明,就再没有什么武将愿为大明忠心效力了。

而终明一朝后,鞑清与后面民国,哪怕再怎么腐败到没边,都再没敢因为功高震主就立即直接杀功臣武将,拖欠兵饷的了。

哪怕真的杀,也是找遍了个别将领真正的具体罪名,也只是个别地杀,比如年羹尧。

徐达拱手施礼道:

“谢太子殿下仁慈,但臣自愿辞掉刚接手的右丞相一职,也万望陛下海涵。”

汤和也道:

“微臣不胜惶恐,也万望陛下与殿下收回丹书铁券。”

朱标看出来了,这二位都是人精,立即就怀疑他话里有话,担心他们位高权重了。

他却目光扫向他们,问道:

“两位可知,纵使你们想要功成身退,若是不想出良策,勋贵家族以及两位后辈也必竟死无葬身之地?咱父皇不杀你们,咱不杀,后面呢?文臣们岂会饶过你们?”

更是看到徐达、汤和露出惊疑之色后,出声道:

“父皇没有杯酒释兵权,即便杯酒释兵权了,你们也不会答应回归乡野做个富家翁。即便你们想答应,你们兵将、家族都不会答应。你们勋贵集团是退无可退的!”

“嫡长子皇位制,意味着,我之后,哪怕是朱雄英也好,或者其他皇孙也罢,只要继承皇位,辅佐他们的,绝大部分会是什么人?”

朱元璋虎目露出惊愕之色:“文臣!”

徐达也是目光望向昏暗的走廊尽头,叹息道:

“开国也好,征战北元也罢,功勋良将终究是少数。读书人是源源不断的,他们文臣终究将要遍布朝野,我等勋贵武将纵使承蒙陛下与殿下皇恩,三代则尽。这也将是我们的宿命。”

朱标更声音冷冽,气势凌冽问:

“若是年幼皇子他们那些抱起团的文官集团不满意,岂非又有霍光等权臣之事?”

朱元璋目光落在了郑惟彦身上,终于恍然顿悟,笑道:

“标儿,咱明白你为何要弄太监了,更要设司礼监掌印太监这种职位了。届时,咱们后面的儿孙皇帝们,作为孤家寡人,至少有太监这种贴己人陪着。”

又不禁愤怒握拳头,拳头攥得格格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