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审问胡惟庸,胡惟庸被气得直吐血
“父皇,走,儿臣带您亲自去审问胡惟庸。”
朱标目光睥睨,掠向满地尸体,看着兵众正在剥脱尸体上的铁浮屠重盔盔甲。
他亲自骑上自行车,侧着身子拍拍车后座,对面露惊色的朱元璋道:
“父皇,来,儿臣载您。”
侍卫统领二虎一脸谨色,忐忑出声:“陛下?”
朱元璋虎目泛笑,龙颜一乐:“无妨,咱也试试这铁车。”摆开龙袍,侧坐了上去。
车子缓慢往前行驶,朱元璋扭脸看着大跨步在后面紧跟的禁军侍卫群,忍不住笑道:
“咱的好标儿,你是越来越让咱惊讶了。这铁车配合神机营,绝对可以神兵天降,千里之遥亦可数日内直捣黄龙。”
朱标声音冷冽,道:
“父皇,外敌无所惧,敌在内部。”
“兵器再利,若失民心,王朝也不过大厦将倾。”
他看到,策马追随在左右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等,都听到他这一句,脸色微变。
朱元璋更是脸色冷下来,声音威严,气势汹汹:
“对,咱要严加审问,咱提携胡惟庸,也待他不薄,他何以冒诛九族之大不韪,也要行此谋逆造反之事。”
汴都府外城西郊,新建成的新昭狱。
铁栅栏内。
光线昏暗,外围墙壁上煤油灯盏,灯火哔哔啵啵。
胡惟庸手脚戴着铁镣铐,萎靡在地。
瞧见他朱标陪伴在朱元璋身侧,在毛骧、郑惟彦、徐达、汤和等人齐齐陪伴下,来到铁栅栏门前。
胡惟庸更是状若疯癫地哈哈大笑一番后,剧烈咳嗽一阵,笑问出声:
“朱屠夫,你要在咱死前还羞辱咱吗?没有朋党,更没有勾结,咱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是看不惯你这儿子朱标的倒行逆施!”
朱标直接拎起木桌桌面上准备好的一桶冰块化成的冰水,泼地一声浇他个满头满身。
眼神如寒风凌冽,目光锐不可当,咄咄逼迫,厉色质问:
“姓胡的,咱广开财路,造火车、弄热气球、搞水泥建筑、兴工学、设文工部、派船队东巡东瀛挖金银矿、赈灾以工代赈给黎民百姓活路、设工厂培养兵工,哪一件不是为了大明?倒行逆施?你从何处得来这个词,用在咱身上?”
胡惟庸越听越怒,直接一口吐沫就吐了出来,骂咧咧出声:
“朱标!枉我们文臣士子把你培养十几年,原来你是如此狼心狗肺之徒!心狠歹毒之辈!”
“大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大元朝,也把孔圣尊为圣人,把我等文人士子捧为上宾。”
“我们士子文人,是辅佐你们朱明江山的!你这搞这些种种,毁良田,提拔勋贵武将,捧起商贾,连那些泥腿子贱民你也广撒钱财!我们士子,寒窗苦读十几年好容易才做官,哪朝哪代不是给你们皇室维护统治的?忠心为国如斯,却落一个什么下场?”
他更是把目光抬起,桀骜不驯地厉瞪朱元璋,歇斯底里愤怒嘶吼:
“空印案,株连几万人,多少苦读读书人好容易才做了官,因为路途遥远弄个方便,就杀那么多人!”
“还有前不久莫名被杀的那几个御史,陈宁等人,哪个不是为国献策,忠心体国?”
“灵璧县呢?乡绅大户纳妾之举,不是在平常不过的小事吗?直接株连三个大族!”
“朱屠夫,你忘了你这江山怎么打下来的吗?没有张昶、吕本等前元大臣投诚,没有刘基、李善长等文人谋士辅佐,给你献良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让你先夺取集庆路也就是南京城定鼎南国,你如何得来这天下?”
朱元璋冷冷一哼,嗤笑道:
“咱夺江山,靠的是承天运,顺民心,更靠的是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将,更靠的是前元残暴不得人心,咱驱逐鞑子外族,连年征战打下来的。”
“咱原名朱重八,现名朱元璋,璋,玉器也,诛灭元的玉器。”
“即便刘伯温、李善长的确献征战国策有大功,你呢?你胡惟庸当年不过是咱元帅府一个小小奏差,从主簿、知县一步步爬上来的,一个专权跋扈的势利眼小人,你有什么功?”
胡惟庸被噎住了,却还又色厉内荏,目光盯向他朱标:
“朱标,咱是在建国时候没有什么大功,这么多年当丞相施政呢?”
“孺子大家宋濂是你恩师,前不久你对他做了什么?他教诲于你,也不知道你说了什么,他返回府中就一病不起,再不入翰林院给皇子们讲课!你简直就是欺师灭祖!背信忘义!”
朱标眼神脸色颇为不屑,瞥向这胡惟庸,不屑道:
“咱当时只是当着他的面说了一句,仁义道德是用来律己的,而不是用来责人的。”
“这句话同样送给你。”
“咱自诩处身立世,仰无愧于天地,俯无愧于人心。光明磊落,正大光明。”
“而你,你胡惟庸勾结那都指挥使雷大彪,幸而咱跟咱父皇这一招引蛇出洞,让你准备时间非常短暂,否则的话,再让你私下勾结党羽多年,多少兵灾战祸都未必不可能。”
更是眼神转厉,厉斥脸露震惊怔然苦思的胡惟庸,目光锋芒毕露,口舌犀利如刀,冷笑道:
“六朝何事,只做门户私计!”
“整个朝廷,算起来撑起来也就是几座庙堂,几个衙门罢了。”
“在你们眼中,家事国事天下事,国事、天下事,都远不如你自家家事重要。在你们眼中,朝堂上这几座衙门都需要让你们把持,你们这些蛀虫必须趴在整个王朝大厦吸血才行!”
他更是在胡惟庸的惊骇目光中,掰着手指头一桩桩一件件地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