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书生与猎户06
次日休沐,孟玉书带着茶叶和一张上好的鹿皮上门拜访。宋庭对孟玉书是真舍得,好皮子大多没拿去卖,一张张全送到孟玉书手中。
“学生见过江大人,江大人安好。”孟玉书跟着管家走进中堂,知府江安端坐在首位。孟玉书作揖见礼,江安起身将他托起。
“玉书不必如此客气,你我之间亲近些也无妨,不如叫江伯父。”江安脸上挂着笑意,眼神透着欣赏。
“既如此玉书就不推托了,江伯父,玉书此次前来一是告罪,二是有事相求。”孟玉书态度摆得很谦逊,也不去绕弯子说得恳切,“实不相瞒学生已有心上人,自幼相识感情深厚,只是总有人对男子间的感情以白诋青,当日人多眼杂,学生不愿张扬惹人非议,故而未曾言明,还望江伯父海涵。”
孟玉书想得明白,他还要在州府待至少一年,当朝风气还算开放,断袖不影响科考。与其东瞒西瞒不如坦诚相告,起码能留下一个待人真诚重情重义的好印象。
果不其然,江安虽然可惜这好苗子不能为婿,却觉得孟玉书人品足以匹配学识,愈加青眼相看。他笑道:“良人难遇真情难求,这是喜事。你我没有翁婿缘分,强求不得,这告罪就不存在了。那有事相求,又是何事啊?”
“谢江伯父谅解。学生所求是为心上人,前些日子不慎摔断了腿,大夫说会落下残疾。听闻温御医告老还乡落脚在州府,能否请知府大人替学生引荐。”
孟玉书站起来上前几步作揖,眼神诚恳,姿态恭谨。全然一副诚心求医模样。
“倒也是情深义重,温老头与我乃是忘年交,你且等着,我书信一封。”
江安倒也是个性情中人,命人拿来纸笔当场写下交给孟玉书。
孟玉书出了江府直奔温家老宅,宅门外将带的茶叶和狐狸皮并着江安的名帖一起交给守门小厮。
孟玉书让到旁侧去等,以免挡别人道。他负手背对宅门,眼神落在巷子口,心中默数路过的行人。
“孟公子,我们老爷请您进去。”小厮脚程很快,站在孟玉书侧后方微微弯腰低声叫孟玉书。
“有劳小哥前面带路。”孟玉书温声应答,端的是君子如玉温文尔雅的做派。
顺着抄手游廊进入小花园,参天古树下有一老者守着鱼竿垂钓,风吹过湖面掀起阵阵涟漪,这宅院很是清净,一路走来似乎没见几个下人。
孟玉书在侧方两米的距离站定,躬身行礼:“学生见过温老,今日是为求医而来,冒昧打扰,还请温老见谅。”
“过来坐,说说什么人什么病。”温老打量两眼又收回视线继续盯着湖面,只随和招手示意随便坐。
孟玉书上前几步坐在石桌对面,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温老,伤者是个猎户,不慎摔断了小腿,大夫看过说会落下残疾,听闻温老擅长外伤,故而想请温老再看看,这腿还能不能……”
“把人带来看看,看过才能下定论。”
……
孟玉书站在宅院外还有些恍惚,这温老果真如江大人所说,率性随意,相当和善。
夜风和煦,宋庭推着轮椅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数星星,手上还拿着上次孟玉书塞给他的蒲扇打蚊子。
说好的三五日便回,已经过去三日,该回了吧。宋庭望穿秋水,恨不得飞上天去把太阳拽出来,一点也不勤快。
也不知事情顺不顺利,有没有被为难,这人成天只知道读书,万一被书肆坑骗了怎么好。想着宋庭锤了捶腿长叹一声,当真是不争气,要是没有摔伤就能陪着一起去。
一把蒲扇落在地上扬起细微灰尘,孟玉书刚到院门口就见这人跟小孩儿闹脾气似的,手里有什么扔什么。他憋着笑意悄声走近:“可是这蒲扇招惹宋大哥了?竟要落到在地上吃灰的结局。”
笑意没憋住,从声音里钻了出来,他索性就不忍了,带着明快笑意蹲在宋庭脚边,双手交叠搭在他膝上,很亲昵的姿势。
宋庭从听见声音那刻起就愣住,直到温热自膝盖传来,他缓缓抬头和一双藏着揶揄的眸子对上,巨大的惊喜漫上心尖,又下意识伸手去拉孟玉书起来。
孟玉书就势绕到轮椅后方,将人往屋里推:“宋大哥可是在惦念玉书?”
清朗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宋庭还沉浸在惊喜未出来,忽然听到直白的问话一个激动呛得直咳。
孟玉书伸手在背后轻抚顺气,动作温柔嘴上却不饶人:“宋大哥如何是这般反应?”
“咳…自然是惦念的。”宋庭清清嗓子有些不自然地回答,他不太习惯说这种话,脸上不知是咳得太猛的缘故还是不好意思,泛着热意。好在光线昏暗,又是健康的小麦肤色,应当是不显眼。
宋庭抓住孟玉书的手,阻拦他往外走的动作:“做什么去?”
“挂念着宋大哥在家中等候,玉书一刻不敢耽搁往回赶,现下渴得厉害,宋大哥让喝水不让?”孟玉书转身居高临下注视宋庭,忽而一笑语调拉长,好好一句话让他说得别有意味。
宋庭心里泛起涟漪,拇指下意识在孟玉书手背摩挲,又烫手似的松开。佯装自然的回视:“怎能不让,去吧。”
只是人在故作镇定的时候总会用力过猛,若是平时他应该会口是心非告诉孟玉书不急那一时半刻,身体要紧。
见好就收,孟玉书不再调侃,的确是渴了,他一连喝下好几杯才止住,看得宋庭有些心疼。孟玉书向来是斯文体面的,喝得这么急想来是渴狠了,也不知有没有饿肚子,他问:“路上吃东西了吗?”
“出城的时候买了肉饼,没饿着。”
说着孟玉书向宋庭走去,站定后从包袱里掏出一套衣服和一对护腕放在宋庭腿上,一字一句说得郑重:“中举后府衙发了些赏银,不算多但也称得上有意义,玉书能心无旁骛的读书宋大哥付出良多,这套衣服算不得多好,宋大哥别嫌弃,待玉书再努努力挣更多好东西回来,只愿日后每一个意义重大的时刻宋大哥都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