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七十九,洛南王就藩
第145章七十九,洛南王就藩长孙安玄请沈错在府内吃了顿饭,当然这饭也不是很丰盛,一碗粟米,一碗豆汤,还有两条小鱼干,这就是现在长孙安玄吃的东西。
沈错吃起饭来,笑道
“哎呀,长孙大人,你真累啊,这么吃,会很饿的。”
长孙安玄说
“沈公,我拿不好办法啊,我当初在豫州处理强聚堂吞并田地的那个案子,大公子对我颇有微词,现在我要是说了态度,要不就是韦党攻击我,要不就是大公子烦我,可是丞相,为什么要问我关于洛南王就藩的问题呢?”
沈错笑道
“哈哈,哎呀,大公子,真是贪得无厌啊,长孙大人,你给大公子的屁股,擦了不少次了吧?我想,你需要一个人来帮你表达你的意见,我呢,接到了这封信,我就知道,桓府会问你这个问题了,你现在在各地推行均田令,成效卓著,同时,稳固了一下户籍,把许多的流民给收编回来了,大家都开心,所以呢,丞相想问问你,是怎么个想法。”
长孙安玄道
“我想让沈公说,就是我们两个商量好了,所以我支持洛南王就藩,您在内长史府是丞相的得力助手,大家都信任您,所以呢,我就说我本拿不定主意,经过您开导了,所以我很支持您的意见。”
沈错笑道
“啊哈哈,呃,长孙大人,想的好啊,今天我来,我就是来帮您的,别让您难堪嘛,这是沈错写的一封上疏,长孙大人,就不必写了,您看看,如何啊?”
长孙安玄看了这封上疏,点点头,写的不错,自己的想法都让沈错写进去了,安玄即刻跪在沈错面前,揖礼跪拜道
“多谢沈公!”
不久后沈错的信送回到桓府了,本身不是很喜欢长孙安玄的桓震坐在一边,不吭声,但是呢,桓盛点头,道
“哼,长孙安玄真是笨,他应该有自己的决断的,他支持沈错。”
说罢,桓盛把沈错的信丢在一边,道
“让洛南王就藩,同时,我要让长孙安玄去收那四十三万五千石的粮食。”
这一年,长孙安玄三十一岁,洛南王归来了,他回到了洛阳,但是他回到洛阳就藩,没人等他,只有一些礼部官员的门人,大鸿胪的门客等等,洛阳的庾仑没来迎接他,他归来之后,只见万亩的田地在此,农民在阡陌上行走,背着一娄娄的泥土,种子还有收获物离开。
洛南王问一边的官员,为什么他的封地会有人在耕种
一边的官员抱拳,说
“奥,洛南王殿下,是长孙大人推行了均田令,由于您一直没有就藩,所以洛阳根据长孙大人推行的均田令,在这里种田,一年以来的收获有两万一千石(晋石)米啊。”
背后的随从本以为洛南王会因此很开心,但是洛南王十分愤怒
“怎么可以这样,这可是我的田地,是我的皇土,怎么可以让这些农民来耕种呢?这些农民是属于我的吗?”
背后的那些官员吓坏了,这洛南王真不识抬举,应嘉帝已经下了罪己诏了,大家都在节衣缩食,全国不发工资两年,你怎么在这里说这种话?
背后的秦日弼和许长年也没想到,秦日弼告诉洛南王
“大王,不可这么说啊,先前,关中大饥,应嘉下了罪己诏,这下子,面子咱们得挽回来啊,应嘉自己都把自己的内粮叫了出去,咱们也应该交啊,不然的话咱们的面子往哪搁?”
洛南王神情凝重,心情很不愉快
“这是我大晋的皇土,岂可容他肆意为之?”
大家听了觉得很紧张,但是,自己的主,你开心就行了,洛南王又说
“不可以,我要见长孙安玄,我要让安玄给我一个说法!”
洛南王就藩,但是呢,长孙安玄收到一条消息,朝廷要他去收那四十三万五千石的粮食,就这样,在差不多十年后,长孙安玄又要见到洛南王了。
安玄来到洛阳的时候,看见洛南王已经满脸胡子了,当年的洛南王,其相貌,可谓是惊为天人,不过如今的洛南王,面目憔悴,他四十多岁,但是呢,眼神充满了忧郁,长孙安玄跪在洛南王的面前,心里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抬起头,对洛南王道
“殿下,重耳复位,也花了十九年,复位时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您不可以如此忧郁啊,小心伤了身子。”
但是洛南王不管这个,他问长孙安玄,说
“您心中的天下,是如何的?”
长孙安玄不知道该说什么,得想办法忽悠忽悠这位天真的大王了,安玄道
“天子皇权为重,君子为德,社稷为公,义于苍天,断不可因士族之利而结党悖逆天下苍生也!”
这句话呢,陶骏急跟长孙安玄说过,但是这句话呢,长孙安玄记得很清楚,因为陶骏急是个很理想的人,所以呢,陶骏急说的话估计洛南王很喜欢,所以长孙安玄说了出来,他告诉洛南王这句话,可是洛南王却问
“对啊,安玄,皇权为重啊,可你为何要支持桓府,而悖逆天下苍生呢?”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长孙安玄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怎么回答,心想大晋是司马家的家天下啊,我长孙安玄以前也想大展抱负啊,但是现在我在桓府打工十几年了,但这可是给国家打工,尽量帮国家消灭困难啊,我爱我的工作,但是,我不能说我爱我的工作就是我爱你,就是我忠于天子啊
长孙安玄说
“苍天是苍天,社稷是社稷,我这些年秉公执法,也是社稷为公,所以我义于苍天,而且我推行了均田令,令兖州的粮食收入多了二十一万石,更不可能是因为士族之利而悖逆天下苍生啊?”
洛南王很伤心,他说
“安玄,你真的要,拿走我的四十三万石粮食,还有这些田地吗?”
长孙安玄说
“殿下,陛下给了一万亩的良田分给百姓,您也应该以身作则吧,这四十三万五千石的粮食,是交给百姓的,他们过得好,日后您若复位,他们就会支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