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一二七韦清之辞官 - 世家三代录 - zotman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世家三代录 >

第240章一二七韦清之辞官

第240章一二七韦清之辞官韦清之指责高始道

“太子持剑上殿,虽似是目无朝纲之举,然而丞相却时常另辟门户,于别处议定国事,这便是无父无君之举措,如今,国体存疑,究竟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还是长孙丞相的天下,必须铸鼎,以礼视之,此乃孔孟尊王之道,古今应效仿。”

长孙安玄问韦清之

“韦大人,我于别处,开府处置国事,确实如此,可是你看看,这陛下的御剑,就插在公堂之上,你说我违背陛下的旨意,您觉得,这事情,传到陛下耳中,陛下如何看我,陛下本就身体不好,所以他把御剑赐给了我,如今四方民心平定,虽然在铸制新钱的国策上,出了点纰漏,但是,至少国库没有像前两年那样,拆东墙,补西墙了嘛,至少证明,我们的政策是对的,所以我们符合了尊王的礼制。”

华哲告诉韦清之

“韦大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共之,我们现在已经高居庙堂之上,所以当即要做的事情,便是弘扬圣人的法度,推广轻徭薄赋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完成了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重任,国家的千斤重担,不是由陛下一个人来背的,我们作为朝廷,必须要为陛下共同担负这个千斤重担,我们是他的臣子,天下虽然是陛下的天下,但是陛下一个人是无法治理好这个天下的,不然的话,还要臣子有何用呢?既无臣子,那,天下的礼节就消失了。”

长孙安玄又说

“鼎,是古代炊具,三足两耳,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鼎是用来煮东西吃的,如今要铸鼎,天下人必以为重,这件事情,就问问京兆的老百姓答不答应吧,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要吃东西,他们说是,我们就说是,又闻孔子言,夫礼者,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失之则天理灭,人欲肆,焉得不死。”

宋子虚虽然是当世大儒,但是,刚想说话,就被长孙安玄说的这句话驳的哑口无言,安玄最后拖着语气,他告诉宋子虚

“宋老先生,您一定知道这句话吧,是啊,饮食是礼节的根本,有吃的,那就有礼节,文化礼制的精神,是先王以之承天之道,用以调治人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失之则天理灭,人欲肆,焉得不死。何谓之天啊,黄河发大水,淹了田,老百姓没东西吃了,关中闹蝗灾,老百姓又没东西吃了,所以天道就是用来调治人情的,有些人失去了礼义,人情就死了,天道自然也就容不下我们的人情了。”

高始直接了断地告诉韦清之

“韦大人,宋老前辈,孔子之言,甚是经典!失去礼义的人,走向了死路,得到礼义的人走向了生路。失去了礼义那么天理就灭亡了,人欲就会放肆流行,哪能不走向死路?如今天灾多端,天开二年,黄河大水,天开三年,关中又闹了旱灾,接着就是如今的三吴台风,百姓苦不堪言,为什么上天要降下如此多的灾难,不就是因为这长安宫的人欲不灭吗?”高始走到门下省大堂中间,对着诸位说

“各位,鼎虽是天下权威之基,也是天下饮食之始啊,我们连自己的人情都没有修好,便要铸鼎向天启示人情,如此,上天也定然会因为我们的悖逆,降下更多灾难的!”

高始这话,说的所有在朝大臣面面相觑,韦党不吭声了,鲁资同段昭,本以为当世大儒宋子虚能够把长孙安玄和他的门下省说的一言不发,没想到高始的话,引经据典,更加出色,宋子虚也不吭声了,朝堂大臣表示

“高始大人说得好啊!”

“对对对,高始大人说得好!”

长孙安玄告诉宋子虚,言

“宋老前辈,我总算不大信奉儒学,我是北天师道之人,道教的天师,天师真经(道德经)有言,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是啊,我本学法家道家之术,从此知道,人最蠢的事情就是认死理,死理就是学完了一个东西,便觉得别的东西是错的。”

宋子虚不吭声了,长孙安玄和华哲,高始,实在是太厉害,他也不知道怎么反驳,宋子虚就问长孙安玄

“丞相,以您的意见?您该。”

长孙安玄对着宋子虚揖礼,说

“就这样啦,铸鼎的事情,我们说了不算,天下的老百姓说了算,到了长安去,问问整个长安的老百姓,他们愿不愿意,他们愿意,我们就铸,他们不愿意,我们就要承接万民之意。”

那铸鼎这件事情就传到长安的大街上去了,另一方面,何处安快押解到京城了,这一路,走过一家餐馆,旁边的卫兵去买些饭菜给何处安吃,何处安坐在囚车里,他看见很多百姓,在抱怨

“他这个太子做了什么呢?还要给他铸鼎?哼,放屁!”

“是啊,想当年,司马昭持剑上殿,挟权乱政,擅杀曹魏忠良?如今他大晋有个狗屁的正统性?”

“对嘛对嘛,我倒是觉得,这天下就算不是长孙大人的,未来也是别人的,反正,长孙大人问我们答不答应铸鼎,我们坚决不答应,答应了咱们就是傻子!”

“哎呀,你可别声张了啊,那些可是朝廷的官差,内外侯府你知道吧,全天下都有,乱说话,可是要遭到死罪的!”

何处安押解到长安的时候,铸鼎的结果出来了,由于论礼的失败,长安百姓的不愿意,太子党尴尬万分,学识遭到严重怀疑的韦清之也不得不辞官返乡,韦党覆灭了,如此,礼部的位置,长孙安玄把它交给了崔虞,宋子虚作为侍郎,作为顾问存在。

宋子虚夜里来相府,见长孙安玄,问长孙安玄

“丞相学道教,为何知道这么多儒家经典?”

长孙安玄说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遵奉儒家,道家,法家,无非是想让国家富强,但是如果只学一种道理,不断的学,学久了,那就是认死理,我之前在朝堂和您说过,韦清之便是认死理,此前,韦清之已经被桓府的刘苞辩的体无完肤,如今,他也应该消停消停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