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一二六铸鼎论礼
第239章一二六铸鼎论礼
太子景得到了安玄模棱两可的答复,回到京城了。这两天大家积极在商讨,这个铸鼎的问题怎么说,但是韦清之又不来门下省了,他转而去找扶风官学,那里有位老儒生,这个人叫做宋子虚,是位大儒,桓府当政的时候就当过大鸿胪,但是呢,老了,退了下来。
宋子虚被许多人认为是古书籍全都看过,当然这是传闻,韦清之来找他,他来到书斋,见到宋子虚站在书架前,反复观看论语,便言
“君子无所争,争,则公平,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宋大人!”
宋子虚回头了,他看见韦清之揖礼,他见过韦清之,那时候自己头发还没白,如今又见到韦清之了,他问韦清之是什么事情,韦清之便言
“宋老先生,如今,丞相复立太子,太子欲铸鼎以示朝廷礼制,君臣礼节,所以,我想请您说服长孙丞相,以丞相的态度,他肯定不支持铸鼎,他是乱臣贼子而已!”
宋子虚把论语放下
“欸?你说得不对啊,韦大人,如果长孙丞相不遵守礼节,那现在朝廷全是他的是非了,他有没遵守过礼节的时候么?不过,您要我引经据典,说服丞相铸鼎,也着实不行,因为太子实在是因为咎由自取,满朝公愤而废,听闻连陛下身边的‘四日’也是颇多微词啊。”
韦清之埋怨道
“不,宋老先生,这都是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罢了。”
宋子虚哑口无言,既然如今要说服长孙安玄了,韦清之来请,不去好像真的不给读书人面子,假清高,那么,自己还是去吧,但是宋子虚说
“韦大人,我答应你,但是,时候我要求拿五十万钱来修缮扶风官学。”
韦清之“宋老先生一言,晚生自当从之。”
几天后,安玄回到京城了,首先是回到门下省,因为这时候陛下还是很辛苦,没时间见太子景,陛下在卧榻上听到铸鼎的事情,便告诉身边的太监何果,说
“何果,你就跟安玄说,铸鼎之事议定,再让太子见朕。”
何果“是,陛下。”
门下省聚集起很多官员来了,韦清之刚刚想说铸鼎的事情,高始就问了
“丞相,今说为太子铸鼎,那,若按古礼,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我想问问韦大人,您想给太子铸鼎多少?”
韦清之便言
“太子乃是未来天子,自然九鼎。”
高始便疑问道
“如今陛下一息尚存,您说铸九鼎,陛下会如何看待此事呢?”
韦清之“我有陛下口谕,陛下自然支持!”
高始便不说话,但是高始又说
“既铸九鼎尊统,自然九鼎要用于祭拜先祖,所以必然要有慎终追远的大孝观念,不论是祭礼,上供,酹酒,叩拜等等仪式,俱应一一遵守,若今铸九鼎,为了太子之统而铸,日后陛下要拿九鼎祭拜先祖了,他该祭拜谁呢?他该不会来祭拜太子吧?”
韦清之答不出话来,背后的宋子虚发生了
“高始大人,自古以来,铸鼎应遵守的礼节有很多,未必有祭拜先祖一项,况且,如今祭拜先祖,也不用鼎了,所以这些鼎,只不过是尊示皇权而已。”
高始对宋子虚说
“宋老前辈,晚生不才,斗胆请教宋老前辈几个问题。”
宋子虚揖礼,笑道
“那,高侍中,请问吧?”
高始说
“自古忠臣上殿,应恪守君臣之礼,所谓剑履上殿,赞拜不名,朝堂礼节,丞相做到了,然而太子殿下携剑上殿,又言丞相非忠臣,若为太子铸鼎以显皇权,难服群臣,若铸鼎,也只能为陛下所铸,太子铸鼎,不可以君臣之礼所铸。”
高始又告诉宋子虚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节的根本在于节俭,如今,铸造这么多的鼎,以彰显王权,一是不合节俭的礼节本意,二是太子曾经被废,现如今在朝廷上没有太多的功绩可数,若铸九鼎,留名青史,昔秦皇汉武也未有,后谁可服之?”
宋子虚对高始说
“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太子虽不才,虽鲁莽,但知孝义,有他自己的人格和自己的思想,便是士人,所谓君王者,必先修士人,可为合格的君主,如此,太子殿下,定然也是合格的君主了。”
宋子虚又对长孙安玄说
“丞相,太子殿下虽然格外冒犯您,但是他至少知道何谓之对,何谓之错,您的政策,其实他也没有过多反对,因为他心知肚明,或许这些政策都是对的,这便是太子殿下作为士人的价值,您说是么?”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长孙安玄说
“太子殿下固然如此,然而士人常以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为己任,作为目标,宋老前辈,太子殿下固然支持国家的均田制,固然支持租调制的进行,然而太子殿下在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评头论足,若想修身,必先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可以喋喋不休的评价别人,修身,养心,才可以治理天下,这一方面,太子殿下还做不到。”
长孙安玄又说
“铸鼎可以,鼎只可铸一鼎,鼎为三角鼎,不可多用铜。”
韦清之突然暴跳起来
“丞相,如果铸鼎,铸三角鼎,不可多用铜,那如何展现天子皇权和太子的权威呢?”
高始问韦清之
“韦大人,您有见过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高贵厚重的鼎,铸的又大又精美的么?如今,且不论太子是否有功德,本身太子复立,是明诏,如果还要铸鼎证实太子的正统性,这本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