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七十四,激烈争执
第135章七十四,激烈争执东平陵闹事,这件事情一路传到还在兖州北面的相州练兵的安玄处,长孙安玄对下属们道
“出事了,赶紧去边界。”
待到安玄等人来到兖州和青州的边界时,华廉已经把闹事的学生处理完了,处理的结果是这批学生,被带出了乐安官学,华廉派遣一支支的小队,把这些学生送到了规模较小一些的临淄郡国学去,把他们安置在那里读书。
这些学生纷纷坐在临淄郡国学前的空地上,他们的态度十分明确:就是这个书,我们不读!
不论是话里话外的不配合,还是行动上的拒绝,东州府军都没有对这些学生作出侵犯,他们是世家子弟,不能碰,是情理之中,但是,华廉和元休却在桓峰面前大吵大闹起来。
“元休,你为什么不帮我,我在东平陵遇到了青眉盟的刺客!我差点就被刺杀了,你到底在想什么?你在作壁上观吗?你这样以私愤而待公事,实在是恶心!”
元休指着华廉的鼻子问
“你在东平陵内屠杀官学的学生,难道我要来帮你?是你说的当初要从东军府的经费中抽出点钱要祭拜孔圣人,是你所说!如今你却背道而驰,甚至把乐安官学的学生带到了临淄来,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桓峰握紧酒杯,府内气息十分紧张,华廉的手下和元休的手下纷纷剑拔弩张,这气氛总让人感到窒息,随着刀光剑影的闪烁,桓峰背后的亲卫觉得事情不妙,他们喊道
“想干嘛!?”
这些士兵把剑慢慢缩回去,桓峰问
“华廉,你是不是真的在乐安官学恶意杀人?”
华廉解释道
“他们是青眉盟成员,不信可以点齐乐安官学的读书人,看看够不够数?”
元休大笑道
“哈哈哈哈,可耻!好啊,你去点点,看看够不够数,我就不信你丢了三千人进了东平陵你只是杀了几个闹事的刺客!你一点都没有君子的廉耻!”
华廉问
“我无耻?那好,咱去点个数,看看够不够!”说罢,很是自信,华廉拂袖而去。
长孙安玄来到了边界,他看见一群东州府军在边界查哨,而且还收过路费,安玄带兵走了过来,那些东州府军看见眼前这位将军穿着黑云明光铠,很亮眼,背后打着“兖州”的旗号,他们纷纷跪下,安玄看见哨塔上树立了着个大大的“東”字,长孙安玄问
“你们这是明摆着以东军府的名义盘剥过路费啊?是谁想的这种馊主意?至少我知道,二公子不会这么做!”
士兵们低着头,屯长说
“我,我是,是华廉大人要求这么做的,他说营建临淄官学十分必要,因为临淄以外的官学其实多少有私人讲学的性质。”
长孙安玄把这个“東”给拆了去,安到自己的旗帜上,一边的屯上急忙上来求道
“长孙大人,不能这样,这,这不合规矩啊!”
长孙安玄问
“什么规矩?我是二公子的门人,我就是规矩,上面的人问是谁拿了你的军旗,你就说是兖州府的长孙安玄拿了,快,我要去东平陵,你不要拦着我,否则,休怪我背后的兖州府军不客气!”
屯长无奈之下,只好请求道
“那,长孙大人,小的跟着您吧!”
安玄点头,带着大队人马一路往东平陵赶去了。
另一方面,乐安官学处送来的读书人聚集整齐,果然,华廉没说错,读书人们都到齐了,元休闷闷不乐,干脆这些天是闭门不出,而华廉在郡国学的广场上,将一本本书籍放好,既然你们不读书,那我也不逼你,就靠自觉性学学。
这样一来,华廉转高压为温和,那读书人们,逐渐开始慢慢拿起朝廷提供的书本,坐在地上,看了起来。
长孙安玄来到东平陵,东平陵的大街小巷冷清了很多,没有人清扫大街上的残枝败叶,有一座屋子被烧毁了,黑烟升天,一边的百姓打开窗,看见街上有一队兵马路过,上面打着东军府和长孙氏的旗号,这些百姓才纷纷走出门来,因为呢,长孙安玄推行了均田令,至少大家觉得安玄不是个很坏的人。
人们纷纷站在路边,安玄看见街角边躺着一些尸体,郡府边,冯苌垂头丧气,坐在郡府的门口,见安玄出现了,他跑到安玄面前,道
“将军,将军!卑职,卑职做不好事情,可是您给二公子求求情,如何?”
安玄说
“我一路来,听说是读书人闹事,肯定是因为清查贪腐规矩了吧?我去和二公子说说,你先留在东平陵。”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安玄又问“这些尸体是怎么回事?”
冯苌告诉长孙安玄,他走到尸体前,说
“华廉大人认为这是青眉盟人的刺客,但是就不带回去了,因为内外侯府的探子就留在这里,他们经过辨认,认定这些青眉盟人极有可能”
长孙安玄指责道
“什么叫做极有可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那我就认定这些人是青眉盟人,我现在回到临淄去找二公子,道明情况。”
桓峰告诉元休,说
“你不应该太痛恨华廉大人,他做对了,他做得没错,他根本就没有欺压乐安的官学生。”
元休仍想辩解,但是却见桓峰不看他一眼,眉头紧锁,只好丢下一句“我”
桓峰怒火中烧,他把茶杯砸到元休身上,骂道
“我告诉你!东安的沈错来信,说你行为不检点,叫我趁机杀了你!如果不是你为人做事兢兢业业,我早就取你性命!你回到东安去,好生检讨自己!”
元休无奈之下,回府,但是他已经跟华廉撕破脸皮了,如今又受到桓峰的刺激,一个极其极端的想法,再元休心中,萌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