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权阉的算计
杨保保嘴角的微笑一闪而逝,但还被女帝林无双捕获到了,不过,对他的那点小算盘,林无双洞若观火,无非就是斗倒高拱,他的司礼监少一个强劲的对手。
如果林无双还是以前那个无欲无求的女帝,那么,杨保保替代高拱之后,将成为一大权阉,但现在不可能了。
杨保保还是老的眼光来看待女帝,以为她要动高拱,不过是再也无法忍受其飞扬跋扈,殊不知,女帝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女帝。
她的见识比原来强数百倍,她看过飞机、坦克、航空母舰,她曾生活的时代,大多数国家已经没有君主,而代之以民选的总统。
她曾生活的那个世界,有电脑、手机、互联网,还有各种电子设备,高铁每小时可行进三百五十公里,相当于后唐国七百里的距离。
她曾生活的那个时代,除了极少数国家都是一夫一妻制,没有小妾这样的概念,当然,那个时代有钱的男人们在外面也可以有很多女人,但都是见不得光的。
从林沐到林无双的转变,开始的时候,让她手足无措,但现在的她已经开始适应了自己的角色。
“后唐国虽然局势混乱,但是未尝不是我施展才能的舞台,征战列国,巾帼不让须眉,留名于青山,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
杨保保的话将林无双从遐思拉回到现实中来,“回禀陛下,是礼部尚书刘守礼。”
林无双道:“他不是高拱的同年兼老乡吗?”
杨保保适时拍马屁道:“陛下,果然明察秋毫,对朝堂的事情,事无巨细,都了如指掌。”
林无双虽然知道是奉承话,却还是很受用,对杨保保稍微好了一点,奴才要是忠心,有一点自己的私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林无双问道:“你对刘守礼这个人如何看?”
杨保保以为女帝在考察他,哪里知道林无双对刘守礼此人根本没更深入的了解,她不过是刚才在御书房翻开了后唐国开国以来的进士名录而已,上面有学子的籍贯。
后唐国官场,将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而高拱与刘守礼又在同一年通过殿试,同中进士,他们又是同乡同村,关系非比寻常。
所谓“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高拱年少成名,确实有骄傲的资本,而他在担任首辅后,倒是也挺“仗义”,提拔了不少他的同年和同乡担任要职。
如今,后唐国六部的堂官和副职不是高拱的同乡就是同年,难怪高拱在朝堂上能够一呼百应。
原本,林无双是想留着高拱为自己的股肱之臣,但现在看来,他党羽甚多,如果不加制约,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高拱此人必除,我不能养虎为患,更何况他都想置女帝于死地,如果不是我的出现,他们的阴谋就得逞了,恐怕现在后唐的江山已经姓高而不姓李了。”此时,林无双已经转变了想法,决计不再留着高拱了。
“至于人才,以后唐之大,并非只有朝廷有人才,民间也会有人才,根本在于科考上。”
林无双动了变革选拔人才制度之念,特殊时期,就应该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靠科考太慢了。
林无双厉声道:“杨保保听旨,朕命你调集东厂和锦衣卫的精锐,密切监视高拱和其他同党,有确凿证据的犯官,立时锁拿到昭狱。”
杨保保大喜过望,有了女帝的旨意,他就可以对高拱的人大动干戈了,他原本与高拱的交锋中处于下风,是因为女帝偏向于高拱,她不忍心对先帝的顾命大臣动手。
现在,风向变了,女帝终于下决心铲除高拱这颗毒瘤,那么,他杨保保就是最锋利的剑。
杨保保心道:“该死的高拱,你完蛋了,现在,陛下不再护着你了,你还能斗得过我吗?东厂和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杨保保马上向女帝告辞道:“陛下,老奴这就亲自盯着东厂和锦衣卫,让他们早日发现高拱谋反的证据。”
女帝林无双道:“你去吧,不过,不要屈打成招,不要乱杀无辜,即便是死罪之人,也要公开审讯之后再行刑。”
杨保保恭敬地道:“老奴,记住了。”杨公公离开后,林无双也随即离开了司礼监。
如今的女帝林无双要置高拱于死地根本不要帮手,不过,她乐得看到下面的臣子互斗,从而形成制衡,以便她大权独揽,她可以杀光那些不听话的大臣,不过,后唐国的政事终究需要人来管理,她不能什么事情都事必躬亲,不然,这样的女帝迟早会累坏。
她在前世学习过管理学的课程,自然懂得集权与分权的道理,将那些最核心的权力攥在君主手里,至于那些非核心的政务可以委托给大臣。
前世的林沐是一个精明的人,她重生为女帝林无双,阴差阳错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她不可能将自己活成一个任权臣摆布的傀儡。
她明明可以直接弄死权臣高拱,但还是先慢慢折腾他,死太便宜了他,必须榨干他的剩余价值,让他发挥余热,死在后唐国内阁首辅的任上。
林无双甚至不介意给替女帝辛劳政务活活累死的高拱一个好的谥号,一个虚名可以给他,但高拱必须活得憋屈、死得光荣。
林无双让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督主杨保保去大张旗鼓地搜罗高拱及其同党的罪行,并非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而是抓住他们的证据,以便控制。
年轻的君主威权不够,但是如果有大臣的把柄就不同了,不过,林无双也有些担心,高拱不肯合作,而是选择狗急跳墙。
“高拱有谋害女帝的嫌疑,结党营私也有铁证,但我还是准备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寿终正寝,而不是被千刀万剐,但如果他一意孤行,不领情,就怪不得我了。”
从司礼监又回到了御书房,林无双继续恶补后唐国的典章制度,虽然她的脑海中女帝的却全部记忆,但死去的那个女帝有点不学无术的疑问,其实也难怪她,她本是后唐国的公主,按理说皇位怎么也不可能落到她的身上。
她的父皇对她的哥哥们功课抓得很严格,读的书除了四书五经,就是《历代君主治国之道》。
而林无双作为皇家公主,只要求读书识字,学习女红即可,而治国之道对她来说,太遥远,更何况是那些枯燥的典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