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请辞
隔了一日,我单独去见陆俊州,我穿了男装,十分低调地出了客栈。到了他的府邸,只见公主府已经戒严,陆俊州愁眉苦脸地缩在房中,十分忧愁。大公主死了,他当然是第一个被怀疑的人。我刚刚来的时候,看见魏殷周的车驾刚刚走。
好巧不巧的是,陆俊州与靖王爷走得十分近,大公主又跟魏殷周十分亲厚,这下子,三方之间的关系倒十分有戏可寻。
陆俊州听了我的来意,又见我穿了男装,便有些焦急:“这个时候正是非常时期,你们贸然离开秦国,会不会找来杀身之祸?”
我笑道:“不劳陆驸马操心了,我们已经在秦国叨扰了多日,晋王的信函中也多次催促我们,一定要赶紧回去,如今晋王有许多事情,还需要我从中操劳,更何况,贵国的公主嫁过去,也是要提前准备好一些礼仪的,总不能失了礼数。”
陆俊州无奈,只好答应下来:“那也是,等我忙完了这两天,便为你们去请辞。”
我得了他的应诺,就告辞出来。回到驿站,苏息和赫连七也都等在了那里。
这些天,苏息经过多方走动,跟秦国的一些权贵的关系还不错,都纷纷答应下来,一旦我们请辞,便为我们说话。
我稍稍安心,剩下的事情,就只有两件了。
第一,严缓秦国公主出嫁的日期。
娶公主是一定的,只是什么时候娶,是我说了算。在我还没有回到晋国之前,我是不会容许秦国的公主不在我的眼皮底下,就进入掖庭的。
我很放心姜堰,他不容易被美色迷惑,可他很容易被公主身后的秦国迷惑,到时候为了秦国与晋国的关系,他定然是要宠幸公主的,于我不利。
第二件事,我一定要想办法,去一趟南越。
这件事的着落点,自然还在苏息身上。这一次南下,我想秘密而行,不能给任何人知晓。一旦王后娘娘的车驾离开秦国,我便要托病放缓行程,余下三到五天的时间,悄然南下。
苏息自然是不能带去的,赫连七更不能让他知晓,这件事就有些难办。
苏息要留在车驾中,保驾护航。外人都知道苏息奉命保护我,有他在就一定有我在,那么,我只能单独而行。如云也不能带去,大家都知道她是我的侍女,若是不见,未免遭人怀疑。
我让苏息给我寻觅一个身形与我相似之人,到时候,等我的车驾一离开秦国,我便轻装简从,往南越去。而那个人,则代替我留在出使的队伍中。
苏息很快去办好,还顺带给我找了个高手,作为贴身婢女,保护我南下。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魏殷周说一句:放行。
三天后,大公主出殡,我便趁机请辞。魏殷周还要留住我,我边说:“我已经离开晋国多日,零零总总算起来,也快有一月。晋王多次来信,说我再不回去,就必然要算我通敌。我季家阖家都在京都,我不能弃之不顾。还请秦王成全!”一边说一边哭,显见得委屈之极。
苏息的人脉这个时候都齐了作用,我是在大殿之上请辞,陆俊州就第一个为我说话:“王上,两国来使,自然不能久居,否则,在这关键时间,便有扣押使者的嫌疑。”
“此言有理。”其他人附和着。
我又哭道:“如今公主婚事已定,算起来,我也是晋国的一国之母,怎能在秦国久居?更何况,以后公主嫁到晋国,与我便是姐妹相称,如今相处得好也就罢了,要是公主出嫁,晋国失了礼数,最后还要算到我的头上,与秦国而言有损国颜,于晋国而言显得小家子气,只怕晋王要怪罪于我。”
魏殷周笑道:“如此,倒是孤思虑不周,不日,孤就亲自送王后娘娘启程。”
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那时候,魏殷周一定想不到,我在他的国土范围内,已经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那时候,他诚然以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子,掀不起什么惊涛骇浪。所以,等我离开秦国国都云沧,他忙着对付争夺政权的靖王爷时,也不曾想到,我曾经在这起宫变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三日后,魏殷周亲自送我们出云沧。来的时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礼物,作为出使的诚意。走的时候,魏殷周同样也送了许多东西,作为回礼。
我的车驾下,沉甸甸的五座城池的印玺,是他给的最贵重的礼物。
马车一路往前,出云沧不过是一日的事情。
也就是这一日,苏息下令隐藏在秦国的暗卫和隐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杀了陆俊州。大公主刚刚故去,陆俊州继而身亡,这一系列的事情,自然都归结到靖王爷的头上。
苏息的动作很快,办事情也小心谨慎,他给我说,如果魏殷周足够聪明,大约五天的时间,就能回过味来。等他想起来要阻拦我们,飞马传讯到达边境时,我们的车队大约也已经进到了晋国。
那时候我不知道,就是我这一次出使秦国,给我的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变故。
那时候,我不曾畏惧魏殷周,直到很久以后,我在秦国生活,开启军旅生涯,我也不曾畏惧他。
大约便是,这时候玩弄了他一把,在心里已经轻视了这个人。
离开云沧城的第七天,离晋国的过境越来越近,魏殷周就算明白过来,也追不到我们的行程了。我便再次服下了苏息给的另一种药,不过一晚上,我的脸上长了许多红点点,导致我无法下地,就困在了马车中。马车的速度很慢,但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再继续行走人前。
苏息下令缓慢行进,多休养,而那时候,我已经飞骑南下,接近了南越的国境。
苏息给我找来保驾护航的人,是一个年约三十的青年男子,整张脸都隐藏在面具里,看不见真实的容貌,我见过他的身手,果然十分不凡。
接近南越的过境,就必须要穿过秦国的军界线。这是我第一次感到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