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周旋
一千二百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尤其是接临晋国这段路,可以说没有山路,一路平坦,一旦城池被大军所围,难逃城破下场,而主力又在南越,没有太多兵力,分散出去实为不智,所能做的选择就只有一个--焦土政策,集中兵力守护都城。
这是唯一的抵挡方法,可是这种方法也紧紧能够抵挡两三个月,如果在这期间大军仍没有解决南越,那么……
国破家亡!
一定有后招!魏殷周绝不会这么简单就失败!
看来问题的关键,就在那个陆俊州身上了。我笑了一笑,魏殷周绝对是个自诩聪明的角色,所以,他一定不知道,他的一切姜堰会了解,而我也能猜到。姜堰派我来迎接使者,高,真高!
成也好,败也好,都是王后的事情!
到时候,姜堰只需要将我推出来,王后是女子,不能觉察这些,也不稀奇。所以一旦秦国有了异动,他则以居心不良、欺辱晋国为由发兵!
又有什么能比一国之后遭受愚弄,使者无视晋国尊严这个理由更好更适合呢?
我想通这一点,整理了一下仪容,重新换了一身衣服,回到正厅。
进得大殿里,好巧不巧,正巧看见苏息和陆俊州正在交谈。再细细一看,此刻的陆俊州与苏息说话,坐得笔直,双手自然交叠,毫无戒备。非但没有了刚才那怨恨的眼神,还透露着一股子的钦佩。
不过片刻的时间,苏息就能让陆俊州打开心扉,和苏息交谈甚欢,我心中不由暗叹:苏息果然是全才。
“咳咳……”
故意轻轻咳嗽两声,打断两人的交谈,我在主座上坐了下来,略微欠身表示失礼,眼见着陆俊州略显不适的神情,有些好笑。
对于这样的人,要探听魏殷周具体的动向,实在容易。
魏殷周想要用陆俊州来迷惑晋国,却不想有利有弊,也很容易暴露自己。
“抱歉,刚才身体略有不适,怠慢陆驸马了。”嘴上虽然这么说,也只是含笑点了下头,等待着陆俊州的反应。
陆俊州连忙站起身来,躬身施礼道:“不妨,王后如若有事,在下可先行告退,改日再聊不迟。”
不着急何谈?
还是说,对我的怨恨已经达到了不顾国家安危的地步?
我仔细看着陆俊州的眼神,没有刚才的那种怨恨,只是很平常的说辞,甚至还看了苏息一眼。我微微瞄向苏息,可是他却安稳坐着,一动不动,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无关一样。
不对,很奇怪,一向对我言听计从的苏息,现在怎么会如此模样?
还是说他已经看出了什么来?
既然苏息不给我任何信息,看来只有自己来了。
“陆驸马如此着急退席,可是怪本宫?如果不是怪本宫,就是瞧不上本宫。难道在陆驸马的心里,秦国的灭亡与陆驸马无关吗?”我轻轻一笑,说得轻佻,却仔细看着陆俊州的反应。
陆俊州轻蔑一笑,鄙夷道:“一个小小的南越,不会对我泱泱大秦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再加上一个晋国呢?”我嘴角轻挑,沉声说道:“如今秦国正在同南越开战,其八十万兵力还剩下多少能够守卫秦国?如果我晋国百万兵力直扑秦国国都云沧,秦国又能如何?都到了这个地步了,陆驸马你还有闲心在这里跟本宫绕圈子,本宫实在佩服!”
陆俊州这才稍稍动容,惊声说道:“你如何得知……”
这话一出,就是应承我说对了一半。
还好他反应不算慢,立即改口道:“王后娘娘,这一次来,我的目的不单单是要和晋国和谈,更重要的是我王希望跟晋国结亲。”
“结亲?”我挑眉。看着陆俊州不慌不忙的把目的道来,心中越发疑惑起来。
陆俊州刚才的惊讶不是装出来的,可是这就跟其目的有些矛盾了。
如果只是来结亲,防止晋国背后偷袭,这绝对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魏殷周会看不透这一点吗?可为什么刚才我说透秦国顾虑时,他又会如此惊讶?能够出使别国的使臣不应该会如此低能吧。
“秦晋原本属于一脉,如今大德名存实亡,未来天下只会出自于姜魏两姓。”
说到这里,陆俊州看了一眼苏息,见其毫无反应,便再次说道:“不管是谁掌管了天下,那么另外一人的下场不用我说,王后娘娘也应该明白吧。”
“斩草除根,不死不休!”我斩钉截铁地吐出八个字。
陆俊州眼中惊讶一闪而过,连忙掩饰了起来,说道:“正是因为这样,我王才希望两家能够结亲!我大秦将会把公主嫁于晋王,只需日后生育一子取魏姓即可。等吾王百年之后,自会让其子来掌管秦国,到时候天下将会是姜魏两家之人之天下!”
我心中冷笑:好你个魏殷周,如意算盘倒是打得十分响亮啊!
嫁个公主过来,生个儿子取魏姓?若真生了儿子,这个儿子不回秦国,非要赖在晋国争夺王位,这个天下,可不是唾手可得?
“哦?秦王尚且年轻,哪里来的公主嫁人?”我摇头冷笑。
魏殷周实在是异想天开,什么两家之天下!等到魏殷周解决掉了南越,羽翼丰满之后,就将会是晋国亡国之期,期代价也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
陆俊州躬身道:“王后娘娘有所不知,我王虽然没有适龄女儿出嫁,但王上倒有几个嫡亲妹妹,都待字闺中,可以嫁到晋国为妃。”
“那你觉得,本宫作为王上的妻子,会坐视你们的公主嫁到晋国王宫来?”我冷笑。
“这个,就要看王后的意思了。”陆俊州看我一眼,又低下头去。
真是越来越奇怪了,矛盾也越来越多,让我不得不赞叹一句:魏殷周奇才!
这个陆俊州非常之古怪,要说其没有丝毫才能,其不能掩藏其表情就是最好的解释,可是却因为他表现出诸多矛盾之处,又能让其出使的真正目的掩藏起来,实属高明之举。
我决定再试探一下,缓声说道:“如果我让贵国公主为妃,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