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与市长的谈话
周母还是有顾虑,“真的吗?”周母不敢相信,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穿旗袍都没人管了,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这让周母亲觉得太不可思议,这么多年什么不敢穿,什么也不敢说,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的,这样的日子可算挨过去了,可自己的丈夫没能等到这一天,心里很不是滋味。
虽然让穿旗袍了,可周母亲觉得自己都当奶奶了,穿旗袍有些太扎眼,于是说:“不穿了,我岁数大了,你们年轻人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吧!”
周云志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以前的旗袍只是注重年轻人的群体,却忽略了中老人群体,而中老年人却是一个潜在的群体,她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觉得这块市场要深挖一下,便说:“妈,是你提醒了我,我想设计一个系列,适合不同年龄段穿的旗袍,还有,妈,我想专门给你设计一件旗袍,就只为你,世界上唯一的一件旗袍!”
听了云志的话让周母很感动,周母很欣慰地点点头,她很信得过自己的儿子云志,她去过几次周云志的裁缝铺,发现他的铺子生意非常好,还有不少外地的生意,做好后,通过邮局寄过去,也看到周云志设计好的一些服装样品,无论是做工还有样式都很精湛,也练就了一身的本事,做衣服不用量尺寸,眼睛扫一眼,比尺子量得还要准,一剪刀下去就可以把一件衣服裁完,看得顾客眼花缭乱,他这样做不是噱头,而是一种实力,没有一番苦练是做不到的,周母看着都高兴。
“妈,我想跟你说件事!”周云志还有个习惯,有大事愿意跟母亲商量,不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而是想让母亲站在父亲的角度,来为自己把关,父亲不在了,而母亲最了解父亲。
小满走了过来,把一块糖递到了奶奶的手里,周母接过糖,小满又跑开了,周母问道:“什么事?说说看。”
“妈,我想去管理大洋服装厂!”周云志看着母亲,很严肃地说道。
周母听后也是一惊,他说的话跟当年他父亲周秉臣说的一样,“秀茹,我想把市里的商场盘下来!”恍惚之间,周母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周母见儿子说得很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觉得太突然,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问道,“具体说说看!”
“妈,你还记得石达吗?”
“记得,石师傅的儿子,在高中时你跟他的关系不是一直很好吗!有时他还到家里来玩。”周母也是好多年没听到石达的名字了,在高中时期,周云志总会提起他。
“妈,他现在可是咱们市最年轻的副部长了,现在主抓工业生产,他跟我说,大洋服装厂正处于半停产的状态,有很多的困难,他想让我去管理这个服装厂,你觉得我能行吗?”周云志坐在母亲的面前,又好像看到了父亲,如果父亲活着,他会给出中肯的意见,可父亲走了,走了好多年,可在云志的心里,一直还有着父亲。
“云志,你说的话跟当年你父亲盘下商场时说的话如出一辙,当时我跟你父亲说,你要是想好了就去做,你父亲后来就把商场盘了下来,当月就盈利了,大洋服装厂跟商场还不一样,可你要是想好了,你就去做吧!”周母很温柔地鼓励道。
周云志点点头,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周云志的心里更是有了底,知道要是父亲还健在的话,也会像母亲一样支持自己的。
周母特意去市场买了条鱼炖上,做了晚饭,云健并没有回来,他要在八点之后才回来,他要是回来早的话,鹤芳芳肯定会骂他的,所以他每次回来都会很守时,鹤芳芳从食堂回来时,还从食堂里拿了些土豆,说这些土豆都切了,没用上,扔了怪可惜的,就拿了回来,家里人多,也就吃了,用水泡上,明早吃的时候还不会变色,见云志来了,鹤芳芳倒也是热情,一家人吃了晚饭,周云志便回到了铺子。
第二天,周云志骑着自行车,去政府见石达,一路上,周云志的眼睛一直盯着熙熙攘攘的行人看,好像是一夜之间,马路上就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商店里播放着一首很柔情的歌曲,“甜蜜蜜,我笑得甜蜜蜜……”周云志觉得这道歌确切地表达出了自己此时的心情,比蜜还要甜,大街上就如同春日里的梨花,千树万树地盛开,大姑娘小媳妇一下都涌到了大街上,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路过理发店的时候,看到许多的年轻人在排队,出来的年轻人立刻变了样,把头发烫成了卷,脸上荡漾着春天的笑容。
在路过父亲曾经经营过的商场时,也是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橱窗里摆着吃的,用的,穿的,衣服的颜色也多了起来,也变花哨了,就是样式变化不是很大,又想起了更夫,后来更夫在身体不好的时候去了乡下,还是周云志送去的,当时周母亲想让他留下来,他拒绝了,说他喜欢乡下,后来才知道,原来更夫的女儿死了,他的妻子改嫁了,就剩下他一个人,更夫也是很可怜,周云志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一路骑,一路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市政府,跟那个门卫说明情况,可门卫说要介绍信,可周云志拿不出,正当周云志犯难的时候,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他,“云志!”
周云志回过头,一看是石达,赶紧停下脚步,等着石达。
“云志,你来得够早的,快走,到我公办室去谈!”说着石达拉着周云志一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周云志在去石达办公室的时候,路过了何宥金的办公室,他正拿着暖瓶打热水,却意外地见到周云志与石达走在一起,并且副部长还拉着他的手,二人看上去很熟稔,这让何宥金觉得很纳闷,自从石达到市政府上班,真是接连升职啊,让何宥金都看得眼红,并且石达可是市长眼里的红人,现在主抓市里的工厂的生产,虽然看似有困难,可谁都知道,国家政策变了,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只要国家的政策有倾斜,就一定会投钱的,那简直就是个肥差,现在很多人都想巴结石达,没想到他跟周云志肩并肩一起走着,何宥金猜不透他们到底是怎么认识的,究竟什么关系。
何宥金觉得现在走过去还为时过早,自己大会小会保证与周家人断绝关系,更何况现在的形势何宥金还没把握准,担心万一风向变了,不宜轻举妄动,何宥金打了热水就回去了。
石达把周云志带到了一个小会议室,然后对周云志说:“你先坐在这儿等一会儿,我马上就回来。”
约五六分钟后,石达与一位中年男子一起走进来,中年男子看上去约五十多岁,穿着件白衬衫,掖在裤子里,身材偏胖,一张圆脸,脸上挂着笑,石达走上前去介绍道:“市长,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周云志,是周秉臣的儿子!”
市长主动伸出了手,很是热情地说:“你好哇,年轻人!”
周云志一听是市长,真是吃惊不小,自己见到最大的领导就是副市长了,没想到站在眼前接见自己的居然是市长,周云志连忙伸出两只手,紧紧地握住市长的手,说:“你好,市长,见到你真是太激动,太高兴了!”
市长对周云志说:“快坐,今天可是我有事求你啊,所以年轻人,不用太拘谨!”
周云志看了一眼石达,眼里流露出嗔怪的神情,责怪石达并没有把实情告诉自己,让自己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石达假装没看到,继续说:“郑市长,情况我跟周云志简单地说了一下,实际情况其实更糟,问题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多,现在的工人已经懒散惯了,对工作态度不积极,技术不行,管理跟不上去,工人的工资只能开出百分之二十,不至于挨饿,政策宣传不到位,一些工人还在观望,大洋服装厂的问题不是个案,而是全市的工厂面临的普遍的问题,我们现在可以把大洋服装厂设为典型去抓,大洋服装厂抓好了,其他工厂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市长轻轻地叹了口气,几年的时间,让全市的支柱产业,轮落到这种境地,心中也是很遗憾,大洋服装厂仅是一息尚存,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一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对政府来说压力不少,郑国雄市长最近一直在思考全市工厂的所有问题,中央的精神已经很明确,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要解决民生问题,可这么长时间存留下的问题,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又谈何容易,在这种情况下,郑国雄知道急需有胆识的年轻人涌现出来,郑国雄第一眼见到周云志印象还不错。
“周云志,石达跟我说了你的情况,我跟你第一次见面,可好多年前,我跟你父亲经常打交道,那时我还不是市长,你父亲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你也错不了,你的名气在市里也不小啊,比我这个市长还出名呢!”郑国雄也在暗地里走访了周云志的情况,知道他的名气不小,并且口碑非常的好,像他这样的有胆有识有技术的年轻人不多见。
郑国雄也深知,这几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大都年轻气盛,手高眼低,好高骛远,不务实,要想从年轻人堆里找出个全才的是不容易的,周云志是郑市长眼里不错的人选。
“市长,我就是有一个担心,怕我做的不好,辜负了市长对我的信任,也无法向大洋服装厂的那些工人交代!”周云志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论胆识,论魄力,论技术周云志还是相当有自信的,可自己毕竟没有管理过这么大的工厂,一旦出现问题,就是个大问题,那个责任自己一个人担不了的。
郑国雄市长笑了,“年轻人,思想上不要有包袱,放开手脚去做,只要一心为公,一心为了工厂,本着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握好方向,就不会有问题,还有石达,他会全面地配合你的工作,还要我,有什么困难直接到市长的办公室来找我,我们力争把大洋服装厂的整顿,树立成全市的典型,也可能是全国的典型,年轻人,放手去搏吧!”
“石达,我让司机开车送你俩去大洋服装厂,实地去考查一下,把发现的问题汇总一下,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让司机小王送你们去!”郑国雄深和这个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是块硬骨头,硌牙,可无论多硬也要啃下来,它关系着全市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周云志和石达一起站起来,说:“市长放心,我们会努力地完全任务的!”
郑国雄冲着周云志和石达投去信任的微笑,石达和周云志也深知在笑容的背后,有市长殷切的希望,大洋服装聚集了全市的目光,他们都在期待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