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大洋服装厂
周云志和石达离开了市长的小会议室,周云志长长地吁了口气,转身看向石达,“石达,你怎么没提前告诉我,今天是市长要见我?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你小子,当了副部长之后,变得深藏不露啊!”
石达不以为然,“市长多器重你啊,有问题可以随时到市长办公室去找他,到现在为止,你还是第一人,可见市长对大洋服装厂重视的程度,咱们先去大洋服装厂看看再说。”
郑国雄的司机把周云志还有石达送到了大洋服装厂,把车子一直开到了厂子里,这几天市长还有副部长接连到厂子里来,工人们也司空见惯了,工厂的工人们都急得眼睛冒着蓝光,可现在问题一堆,哪能轻易地就解决,每个月就拿那么点的工资,三根肠子闲两根半,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哪个工人能不急,有些工人上班时,偷偷地织毛衣,衲鞋底,甚至还有叠无宝的,还能少挣点,贴补下家用,总不能让孩子挨饿。
石达和周云志一路上谁也没说话,都各自想着什么……
石达和周云志下车后,司机小王把车开走了,周云志向厂里四下望了一眼,老旧的厂房,多为二屋和三层的楼房,外墙还是水泥的,墙上留有各种标语留下的痕迹,在厂房的外墙上,有一幅大的标语很显眼: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厂房的后面,绿树成荫,一些杨树的直径有一人多粗,还有些槐树,目测树龄也有不少的年头,在那些树的旁边有一个花坛,还种着些鸡冠花,开得十分的显眼,通红通红的,这是偌大的厂区里,唯一色彩最艳丽的地方。
石达带领着周云志往厂区里走着,石达一边走一边说:“我先带你去车间看看,然后我们去见见厂子里的老领导,听他们汇报一下厂子里的情况!”
周云志走在厂区里,心情一点也不轻松,也不敢轻松,市长亲自布置的任伤,周云志自然清楚它的意义,可面对毫无生机的一个厂子,周云志顿时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压过来,呼吸都有压迫感,同时觉得石达的压力也不会比自己小,他是来撑控大局的,把握大的方向,而剩下的都要靠自己去摸索。
到了车间,听到了缝纫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听起来是因为缝纫机太老旧,发出笨重的声音,只有为数不多的缝纫机在运转着,车间主任见市里的领导又来了,连忙一路小跑过来,“石部长,您又来考查了,随便看,现在运转的共有三十四台机器,也就是一上午,生产出来的衣服还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派出去负责销售的人员还没回来,所以只能把生产出来的衣服堆在仓库里。”
周云志走到一台正在运转的缝纫机前,拿起一件成品的衣服看着,是最普通的那种灰色的上衣,还是四个口袋,工人领,样子很老,在加工所有的衣服都是一样的款式,在以前,这种衣服需求量很大,可现在却不一样了,周云志的铺子里,做这种衣服的人已经很少了,而工厂里还生产这种衣服,并且做工也不是很精细。
车间主人殷勤地陪着石部长,和周云志还是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对周云志也是挺客气的,满脸堆笑,然后对石副部长说:“石部长,现在工人们的反响很强烈,强烈要求足额地发工资,工人们让我把这一情况反应给您!”
石达点点头,“我知道了,让工人们再咬紧牙关坚持一下,这种情况会改变的,市里的领导,包括市长都在想办法,让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也知道工人们不容易,告诉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石达知道一定要安抚住工人们的情绪,不然工人们要是闹起来也是相当棘手的。
车间主任问石达,“石部长,厂子里的领导都在会议室里等着做汇报呢,你看你们要不要先去会议室?”
石达对周云志说:“云志,走,我们去会议室,听一下厂领导的工作汇报!”
车间主任答道:“好,那我带你们去会议室,走,从这边走。”
车间主任把石达还有周云志一起带到了会议室,见厂子里的领导正等在那里,见石副部长来了,还带着位年轻人,那位代理厂长快步走上前来,握住石达的手说:“欢迎石副部长,快请坐!”
大洋服装厂的原厂长已经退休,新的厂长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由原来的副厂长代理厂长一职,他接到了通知,说是市里的领导今天要来厂子里听自己的汇报,也是足足准备了一天一夜的时间,足足记了半个笔记本,小字写得密密麻麻,也是勾勾改改,力求把工厂的问题都反应出来。
马厂长坐在副部长的对面,问道:“石副长,你们刚来,是休息一会儿,还是立刻就开始?”马厂长试探着问一下,马厂长现在还不清楚,自己让秘书精心收罗出的问题,会不会引起市里领导的重视,之前市里也有领导来过,问题反应完之后就没有了下文,领导来的到是挺勤快,可没有一位领导解决得了实际问题,对于这位石副长,马厂长也没报太大的希望。
石达直拉进入了主题,说:“不用休息,我直接做汇报就可以!”说着石达拿出了笔记本,准备做下记录。
周云志见这种情形,用手推了一下石达,小声地说:“石达,我没带笔和纸!”
石达让马厂长为周云志拿来一个本子和一管钢笔,然后对马厂长说:“你现在可以开始了!”
马厂长的汇报开始了,可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进入正题,先是分析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厂子的自身原因,讲了十分钟,还没有进入正题,石达知道这是形式主义遗留下的后遗症,每次发言的汇报都要盖个大帽子,而有实效的东西都被掩盖了。
石达很是着急,说了一句,“马厂长,你可以直接进入主题,我们不想听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
马厂长一听,觉得石副长跟以前来视查的领导不一样,以前的领导并不关心你说什么,他们只管记,记完了之后,就没了下文,这种情形数不胜数,可像石达这样认真的领导不不多见,于是他把发言稿的大帽子去掉,真接进入主题。
马厂长把工厂里的所有问题都简单扼要地罗列出来,的确反应出了大洋服装厂的所有问题,大的,小的,轻的,重的,工人们反映强烈的,以及他发现的,还有将会出现的问题都进行了汇报,汇报一直持续了一上午的时间,期间石达还对某些内容简单地提出了问题。
周云志也一直在记录,他大致纪录了些大的问题,对于那些细节的问题,周云志没有记,觉是解决了大的问题,那些小的问题就都不会有问题。
听完汇报,石达和周云志离开了大洋服装厂,在路边找了家面馆,点了碗肉丝面,两个就吃了起来,忙碌了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是饥肠辘辘,周云志风卷残云般把面吃完了,石达随后也把面吃光了,两人把嘴擦擦,面对面坐着。
“听了马厂长的汇报,有什么感想?说说。”石达想听听周云志的想法,知道他肯定憋了一肚子的想法,想要一吐为快。
“马厂长在汇报提到的很多问题,我都想到了,要按常理去解决,恐怕很难,比如资金的问题,政府能解决所有的资金缺口吗?”在问出这个问题之前,周云志心里就有了答案,政府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投入到工厂的生产当中。
石达也看出周云志早就有了答案,只是想从自己的嘴里套出答案而已,于是说:“云志,像你这么聪明的脑袋,一定猜到了答案,政府也没能力解决资金的问题。”
这时服务员走了过来,问道:“二位吃好了吗?吃好了就把帐结一下!”
石达连忙掏钱,可今天早晨换了衣服,左掏右掏就掏出了六毛钱,还缺六钱,于是看着周云志,周云志从口袋里掏出六毛钱递到了石达的手里,石达交到了服务生的手里,周云志一拍大腿,说:“石达,我们能不能让大伙凑钱,就像吃面一样,大伙凑钱,大伙吃面,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石达立刻领悟到了,十分兴奋地说:“你的意思是说,让工人们自己凑钱,入股,然后分红,是这个意思吗?”
“对,我觉得这个法非常好,拿钱越多的,到时候分的钱也越多,并且还跟工人的利益挂钩,他们一定把工厂看作是自己家的一样,会劲往一处死,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连带着解决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对,一举两得,我看不仅是一举两得,一举多得,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还有工人的收入也增加了,不仅有了工资的收入,还有分红,好处可能还不止我们想到的这些!”石达也是很激动很兴奋地分析道。
“这碗面吃得太有价值了,一碗金面啊!”石达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