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 绝处逢生 - 黄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绝处逢生 >

看着那些飘飞的炊烟,马三娘内心深处升腾起了一层紫色的欣慰。她用自己的善良救活了所有的乡亲,让这些家庭重新过上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这种自豪感是她从来都没有过的,它们在她的筋骨间到处游走,充盈着她的身体,使她有了一种想飞升的欲望。慈母的圣光在她微胖的脸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阿妈你在看什么?”小儿子钵头好奇地问。

“我在看炊烟。”

“炊烟?”

“你看炊烟多好看。”

“真好看。”两个儿子又雀跃起来。

这时,马三娘发现麻保长和石甲长的脑袋从她下面的田坎上冒了出来。看样子,他们正在匆匆地朝她家里走来。马三娘和孩子们便站在院坝里等着他们的到来。

“马三娘,”一露面,麻保长迫不及待地说,“还有一些事情我们没弄明白,我和石甲长只好又来问问你。”

“先到屋里坐。”马三娘说过,将麻保长和石甲长迎进了屋。

“我们心里还是不停当。”坐下后,麻保长说,“回来后,我和石甲长又挨家挨户地给那些当家人嘱咐,让他们不要放松警惕。”

“一百多人的身家性命,可不是一件小事情。”石甲长说,“为了把事情做牢靠,麻保长和我一起又安排人到山的路口去监视日军的动向。一旦有日军朝梁山方向过来,我们依旧按照先前确定的撤退信号,向山后撤退。”

“同时为了弄清日本鬼子的动向,我们安排人去刘家坝一带打听战事的消息。”麻保长说,“现在我们感觉奇怪的是,日本鬼子为什么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又撤退回来了呢?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只有把消息弄准确了,我们才能够安安心心地生活。”

马三娘说:“那是。”

“我们现在是想问问你,日军会不会真的放过我们梁山的人?”

“你这样一问,我还真拿不准。”

“我们就想详细了解一下你见到日军的时候的具体细节。”麻保长说。

马三娘便把她见到日军时的详细情况原原本本地向麻保长和石甲长说了。

听后,麻保长和石甲长一时没说话。他们同样被马三娘伟大的母爱所深深地折服了,内心里的感动堵住了他们话语的通道,让他们一时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大一会,麻保长才说:“按照你说的这个情况,那个日本军官确实是真诚的,他应该不会说谎。”

“应该是。”石甲长对麻保长说,“如果日本鬼子真想杀掉马三娘一家,对他们来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既然他们放过了马三娘,同时又让她回家在门上插一把蒿子,那么就充分说明马三娘确实是安全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其他的梁山人会不会是安全的呢?”麻保长说,“如果按照那个军官说的,其他人在门上插一把蒿子,日本人会不会放过其他人呢?”

“应该会放过。”马三娘说,“我当时看见那队日本鬼子是朝前面录水方向开去的。看样子应该是离开了战场,朝后方撤退的。我在想,那些撤退的人不可能再回来,其他的日本鬼子要经过我们梁山的话,也只能是从战场上撤退下来的人。”

“有道理。”石甲长说,“马三娘门上也没刻上她的名字,如果马三娘是安全的,那么其他人在门上插一蒿子,也应该是安全的。”

“好吧,我们就走一着险棋试试看。”麻保长说,“现在最为紧要的,是我们必须到各家各户再检查一遍,看看他们的大门上是不是插上了日军所说的那样一把蒿子。同时也要把我们的安排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提高警惕,得到撤退的信号的时候立刻撤退。晚上也不要睡在家里,哪怕是睡在屋外,睡在树下都比在家里安全。特别要给大家强调清楚的,是他们千万不能到山里去把那些妻儿老小接回家来。”

马三娘说:“我和你们一起去通知。”

“你就不去了。”麻保长说,“你带着两个孩子不方便。”

“没事。”马三娘说,“我让两个儿子在家里玩。”

说过马三娘便做她的鼎罐和钵头的工作,让他们在家里玩,她跟着田伯伯和赵伯伯去各家各户通知,让他们也不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懂事的鼎罐和钵头乖乖地点点头,答应了。这样马三娘从屋里出来,和麻保长、石甲长一起挨家挨户地检查他们的大门上是不是悬挂了一把蒿子,同时也把甲长和保长的决定,一一给那些当家人交代清楚。

那些当家人再次见到马三娘时,都对她感激不尽,现在已没有任何危险的感觉了,完全掉进了生活的沼泽中,有些人已在喂猪、牵牛、赶羊,甚至在忙地里的事了。他们觉得麻保长和石甲长现在的所作所为是多此一举。

“他们两个本来是好心。”有人不满地对马三娘说,“但是这两个人也太迂腐了。你说日本鬼子想要杀你们的话,他们早杀你们了。既然你们没被杀,那么证明我们不可能被杀。”

“还是小心些为好。”马三娘说,“日本鬼子是天底下最大的魔鬼。我原先碰上的,可能只是极个别善良的日本人。其他的日本鬼子就不好说了。”

“即便按你说的其他的日本鬼子都是魔鬼,那么他们在部队里总该执行命令吧。”乡亲们说,“既然那位军官让你在门上插一把蒿子,那说明在大门上插蒿子的人家是不可能被日军所杀的。”

乡亲们这样一说,马三娘再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反驳了。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

尽管如此,马三娘还是按照麻保长和石甲长的吩咐,挨家挨户去通知,去嘱咐。这样一直到太阳辛苦地落下西山,她和麻保长、石甲长一起,才将梁山百十来户人家跑完。

当马三娘站在一处山坡前,环视了一眼梁山之后,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黄昏听见了,也欢快地一摆尾,村庄渐渐地变得暗淡了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