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勿容忘却的祭奠 - 绝处逢生 - 黄标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绝处逢生 >

后记勿容忘却的祭奠

勿容忘却的祭奠

(后记)

上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但,对历史、哲学,也有所涉猎。曾记得廖沫沙“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的论断;英国乔治·屈维廉“历史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别人。”培根更有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

2015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一个值得纪念、祭奠和不容忘怀的年份。

众所周知,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国家和民族万分危难之际,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前赴后继,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英雄史诗。这场长达8年的战争,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中有这样的记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死亡人数为1000万以上……”

重温历史,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简而言之,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不堪外辱欺压而兴起的保家卫国行动,是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抵制列强、反对压制的民族解放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只要是一名中国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一份子,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忘记这段历史,必须深入地洞察历史,以理性的态度冷静地审视、辨析过往的教训,弘扬民族、民主、科学的精神,营造向上、向善、和谐的生存状态,力避人类悲剧的重演。现今的我们必须要有担当,以“中国梦”、“复兴梦”来祭奠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做好自己的家国梦,为国之振兴、家之和谐,献出自己的拳拳之心和赤诚。

作为一名作家、一名政协委员、一名公务人员、一名社会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深深地眷恋着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为迎接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两年前我就着手准备并陆续写出了一点东西:一是与人合著30余万字的长篇抗日题材小说《湘西黄昏》,被列为“中国作家协会2015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二是长篇抗日小说《三棒鼓》,被列为“湖南省作家协会2013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三是创作、整理、收集了多篇抗日题材的小说,现结集由黄河出版社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绝处逢生》。小说集收录了《永恒的眷恋》、《绝处逢生》、《马三娘》、《太阳河边》、《暮色苍茫》、《灵蛇岗上的嗲嗲》、《王老巴式的抗日军》、《血色黎明》、《二爷的故事》、《银狐》、《绝唱》、《纤夫队》、《颠婆子水仙花》等,共14篇计25万余字。讲述了中国政府和底层的普通民众不屈不挠、英勇机智的抗日故事,宣示了抗日儿女同仇敌忾的悲壮情怀,描摹了血浓于水的人性大爱……

《绝处逢生》出版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致敬民族精神,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反侵略战争胜利。二是“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期希国人勿忘历史、勿忘国耻,为当下人浮躁的心境谋一隅,为良知寻一安放处;使年轻人从书中不仅观照到自己的命运,更要观照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在精神上获得启迪,明白自己、民族、国家从何而来。三是小说集当是一部“勿容忘却的历史祭奠”之书,激励人们爱国热忱和奋发有为之书。

尽管自己在出这个集子的前期,做了一些准备,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水平所限、时间仓促等因素,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黄标

于湘西北

2015年9月18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